梁小玲
[摘要]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地深入推進,人們的教育理念也產(chǎn)生了深刻變化。老師和學生家長逐漸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加深。對學生的教育逐漸從“學校教育為主”轉(zhuǎn)變?yōu)椤凹彝ヅc學校教育并重”。甚至有些學者還提出家庭教育應高于學校教育的論斷。教育理念的變革也同時推動了家校合作的發(fā)展。探尋與學生家長溝通較為高效的途徑,找到與學生家長有效合作的多樣方式,是當前小學班主任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 家校合作;小學班主任;學生家長;小學生
新時代的學校教育以培養(yǎng)“完人”為重要目標。“完人”并不是說完善的人,而是指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是德與才兼具的未來人才。然而,應試教育的不利影響并未完全消除,部分老師和學生家長依然將家校合作的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還有的學生家長對自己身擔的教育職責并不清晰,把對學生的教育重任完全推給老師;有的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合作和溝通還停留在較為基本的層面,比如開家長會強調(diào)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布置一些基本的作業(yè),讓家長配合監(jiān)督。家校合作流于形式、實效性難以實現(xiàn)。以下筆者將結(jié)合小學班主任工作實際案例,就提升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問題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實施策略。
一、強化對學生家庭的全面調(diào)查與研究,是家校有效合作的基礎
充分全面對小學生的家長進行了解,了解班級中學生家長在家庭教育的認知、家長所具備的自身優(yōu)勢,是班主任開展有效的家校合作工作的首要步驟,也是關鍵步驟。很多教師在這一方面做得不到位,因此學生家長在家校合作上往往容易被動。班主任應對學生家長的情況充分了解,以學生和家長為主體,學會挖掘并充分利用家長優(yōu)勢資源,促使學生家長主動承擔家庭教育責任,提高積極性,產(chǎn)生與班主任合作溝通的強烈內(nèi)在動力。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過調(diào)查問卷的形式,面向班級學生和家長分別做調(diào)查。調(diào)查問卷應具有全面性和針對性;班主任還可以進行深入的家訪,走訪學生家庭。這樣班主任才能對學生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知做出相對科學的評估,才能找到正確的與學生家長溝通與合作的方式。學生家長因水平層次不同,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勢必會存有很大的不同。筆者認為班主任就是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家長對家校合作態(tài)度不同的深層次原因,諸如有的學生家長是因為存有“學習成績才是第一”的錯誤認識,對學生的教育僅僅停留在學生的學習方面,寄希望于學校教育,而忽視自身教育的作用。還有的學生家長主要是因為忙于工作,雖然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迫切希望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與學習環(huán)境,因此而忽視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在與學校班主任配合上也做得不夠到位。
二、充分借助學生家長資源優(yōu)勢,突出學生家長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
通過對學生家長資源的研究,班主任可以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家長所具有的教育優(yōu)勢,然后借助其優(yōu)勢,讓學生家長在家校合作活動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改變以往家校合作主要以學校為主、家長配合的模式。例如開展“家長微課”,讓學生家長也充分參與到學校教育中。班主任在組織小學生學習文明禮儀時,可以讓學生家長作為教師也參與進來。如,學生家長是在銀行工作的,可以為學生示范在工作中的一些禮貌用語、行為舉止等等。還有的家長是從事服務行業(yè)的,諸如賓館、商場等,可以邀請其給學生講一講自己在接待客人時的一些注意事項。讓孩子看到平日看不到父母的一面,真正實現(xiàn)了親子關系增強的目標。同時,也讓學生家長通過親身教育的體驗,認識到自己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更加深刻、更加直接的。
三、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家校合作走出校園、走出家庭
綜合實踐活動是展開家校合作的最為有利的時機。因為小學生一般紀律性較差,尤其是中低年級小學生,單憑班主任等學校教師的力量組織走出學校、深入到社會中去,可能會相對困難。借助學生家長的力量,不僅能夠幫助班主任分擔一部分責任,還能讓學生家長通過實踐活動,更好地了解班主任、了解自己的孩子,可謂是一舉多得。例如,在植樹節(jié)活動中,讓學生家長和學生結(jié)成植樹小組,讓學生家長指導并幫助學生如何插苗、挖坑、澆水,共同體驗植樹的樂趣,感受到種植的辛苦與不易,促使學生產(chǎn)生愛護樹木、愛護自然的積極情感。
再如,每月或者半個月組織學生家長與學生到圖書館進行親子閱讀活動,班主任給學生家長指導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然后開展一些親子閱讀比賽活動,比一比哪些家長與學生在親子閱讀活動中配合比較好,讓表現(xiàn)優(yōu)良的家庭分享經(jīng)驗,給其他學生和家長提供一些有益經(jīng)驗,讓其認識到自己在親子活動中做到的不足,看到自己的教育與其他家長還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此不斷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
綜上所述,良好的家校合作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轉(zhuǎn)變家長不正確的教育觀念,促使家校合作朝著深層次發(fā)展,小學班主任的任務極其艱巨。全面了解學生以及學生的家庭,利于班主任找到與學生家長溝通和合作的更優(yōu)方式,能夠為實現(xiàn)有效的家校合作做基礎;變革家校合作中學校為主、家長次之的合作方式,挖掘家長資源優(yōu)勢,讓家長在家校合作中發(fā)揮更大作用;積極開展家校合作實踐活動,讓家校合作走出教室,讓每一個學生、家長和教師都在家校合作過程中有更多的收獲。本文主要是通過以上三方面內(nèi)容對如何實現(xiàn)有效家校合作提出策略。從根本上講,就是希望廣大小學教師能夠真正從學生家長的角度構(gòu)建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讓學生家長真正意識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意義,激發(fā)其積極性。本文的論述有限,家校合作必然還有很多的有效方法,還需在今后的教育實踐中不斷予以豐富和充實。
[參考文獻]
[1]常遠志,王寶華.深化家校合作維度研究 ?搭建家校合作實踐路徑[J].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2020(09):19-20.
[2]張周.新時代高品質(zhì)教育視域下家校協(xié)同共育實踐路徑初探[J].教育科學論壇,2020(25):37-42.
[3]嚴成芳.灰度教育:家校共育的新樣態(tài)——試論“妥協(xié)、寬容、開放”共育模式的構(gòu)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9):190-191.
[4]曹永鄒,王艷.依托家校共育深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實踐研究[J].現(xiàn)代教學,2020(Z4):115-117.
[5]朱曉宏,王帆.重構(gòu)家校生活 讓兒童體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道德情感[J].人民教育,2020(Z3):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