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較大,但實際上計算機專業人才就業整體情況并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關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一定問題。以下內容將針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實際培養情況,對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探索與研究,從而為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指明方向。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教學
計算機已經普及應用至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計算機技術得到了明顯提升、計算機專業的教育也得到一定發展。但計算機專業教育中普遍存在著學生應用開發設計能力較弱的問題,無法將自身專業知識靈活應用于實際生活之中,而社會對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較為迫切,專業學校和相關人員不得不提高對計算機專業教學的重視程度,對教學模式進行適當調整。
一、進一步推進教學體系改革
計算機專業要求學生具備過硬的實操能力、學會靈活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既是如此,老師和學校便要大力推進教學體系改革,保證教學體系的現代化與合理化,為開展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基礎保障。
在教學目標設置方面,老師和學校應當正確認識社會需要何種類型的人才,發揮市場的導向作用,在此基礎上將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職業道德規范等作為教學目標。 由于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一直處于變化的過程,故校方和老師應當及時根據外界變化調整教學工作[1]。在課程安排方面,數據庫的學習、軟件開發、計算機網絡等課程都屬于計算機專業的必修科目,理應安排充足的課時。為保證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充足,學校也可以開展一定數量的公開選修課供學生選擇性地學習。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還應當根據課程內容所需和教學目標要求合理安排實踐活動、全面保障實踐活動的數量和質量。
推進教學體系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這既是一項長期工程,也是一個長遠目標,不同的學校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定奪教學體系改革的諸多事宜,切不可生搬硬套其它學校的改革措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推進教學體系改革并保持自身獨特的教學特色。
二、盡全力開展學校企業合作
課程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實踐、實踐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學校和企業合作教學的模式已經比較常見,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對于培養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具有很大幫助,值得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大力推行。
首先,學校可以積極尋找企業展開合作,在企業內建立學校的人才實踐基地,結合實際情況簽訂長期合作協議,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運用知識、學習經驗、吸取教訓,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讓學生在企業學習期間掌握和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對人才的技能要求,以便于學生日后畢業順利就業。其次,企業在資金方面可對學校進行支持,學企通力合作、共同舉辦計算機技能大賽并設置一定的獎品和獎金,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2]。除此之外,學校可以與企業簽訂畢業生實習合同,安排校內畢業生在合作企業內實習,企業可將實習期間表現良好的員工轉正,一方面可以解決企業迫切需要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問題,一方面學生就業率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學校和企業展開合作的教學方式被應用于多種實踐性強的專業教學之中,將成為未來專業教學的發展趨勢,對于提高人才的實踐能力和技術很有幫助。時代在發展進步,學校絕不能停滯不前,應當關注教學發展的這一新趨勢、順應潮流,從而全面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
三、斥巨資加強師資團隊建設
從目前計算機專業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團隊的師資力量并不高,這一問題在中職院校尤為突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才培育工作。解決教師專業水平問題已經是計算機專業教學所需考慮的重點問題之一,解決這一問題對于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學校要充分利用好老教師和新教師的自身優勢,將老教師豐富的教育經驗與新教師的先進理念結合,以學校為單位讓教師們互相學習與交流。其次,校方應當定期安排教師培訓活動,帶領教師團隊參與計算機專業培訓,從而提升教師素質和能力。另外,學校也可以邀請國內外專家進入校園、為全體老師和學生開講座,讓老師從專家經驗中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專家講座中激發學習興趣。或許打造一支專業化水平高、教學素質強的教師團隊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但投入和收獲成正比、學校也可從中收獲一定效益。學校要在打造教師團隊方面舍得花錢、花對錢。部分職業院校可能資金并不沖充分、無法教師團隊建設工作方面投入過多資金,這時可以積極向教育相關部門匯報情況或是尋求企業、社會組織等展開合作[3]。
師資力量是學校的門面和招牌,加強師資建設是任何學校都不可忽略的一項重要任務。這一任務不僅需要學校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還需要教師的積極配合,為人師表應當提高對自身能力的要求標準、不斷學習成功的教學經驗和先進的教學方法,讓自己的專業素質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提升。這既是對學校、學生和家長負責的體現,也是對自身工作的一種尊重。
四、結束語
通過以上內容分析可以得出,目前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缺乏對學生主動性的培育,師資力量也有待進一步加強,如若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學校積極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共同向同一教學目標邁進,則教學質量會得到明顯提升,學校教學聲譽有所提升、學生的就業問題得到改善、企業的人才需求也得到滿足,可謂是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1]胡海霞,楊聲英,段雨梅, 等.基于數學建模的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以錦城學院為例[J].數碼世界,2020(9):232-233.
[2]趙志偉,楊秀偉,王占云.校企合作下的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視界,2020(25):43-44.
[3]何芳.基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計算機專業為例[J].中國市場,2020(16):15-16.
作者簡介
葛莉(1978—),女,漢族,河北省石家莊,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職教育、電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