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巍
摘要:本文闡述了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的關系,分析了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策略:加大建設綠化工程和退耕還林還草的力度,推進林業生態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擴大相關產業的規模,提高經營效益;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力度;有效利用資源節約型生產創新方式,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建立和完善林業生態與產業經濟協調發展保障制度,有的放矢給予補償。
關鍵詞:林業產業發展;林業生態建設;關系;問題;對策建議
林業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和戰略資源,林業建設是改善生態環境和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手段。同時,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對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實現林業產業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長期以來,隨著黨和國家對林業生態的高度重視,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法規、扶持政策,使得林業生態建設取得了重大發展和良好成效,為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從全國林業生態的整體來看,我國很多林業生態建設脆弱區由于前期的大面積開墾林草地、產業布局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等因素影響,導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仍舊嚴重,這不僅制約了我國林業產業整體健康發展,對林業生態安全也構成了威脅。因此,分析這些問題的原因,以改善林業生態建設為目標,促進林業產業經濟的良性發展,是我們林業工作者面臨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
一、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的關系
林業產業發展和林業生態建設既存在著矛盾制約關系,又存有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辯證統一關系。具體表現為:一是兩者的矛盾制約關系。這種關系主要是由于人們在林業生產中不同的利益取向與勞動者切身利益關系不一樣所致。即在林業生產過程中投入和耗費勞動的同時,會產生相應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但這兩種效益對勞動者而言是完全不同的。從林業產業發展角度來看,主要體現得是經濟效益,這種效益的產出是勞動者可以直接看到的,也直接關系到勞動者的切身利益;而從林業生態建設角度來看,主要體現得是生態效益,這種效益不論在時間還是效果上都是一個累積過程,不能立馬被感覺到。二是兩者的依存促進關系。此關系與人們對林業產業和生態的認知和利益取向緊密相關。首先,從兩者的統一性來說,林業生態建設的目的是恢復森林植被,增加林業面積,提高林業質量,進而實現林業生態效益的最大化,若沒有了森林,林業生態建設也就無從談起。而林業產業發展也是以森林為前提的,如果沒有森林,林業產業發展也無法實現。其次,從兩者的依存和促進關系來看,林業生態建設是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只有不斷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才能促進林業產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在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也可以通過調整產業結構來保護和建設林業生態,使二者相得益彰,取得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互統一。
二、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雖然我國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取得良好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態環境的惡化,使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達到了相對平衡的狀態。但是,從林業生態建設的整體而言,還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比如,現有的森林資源不足,無法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進而影響了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的協調發展。
一是我國森林資源相對短缺,供不應求。根據我國當前的森林資源分布來看,由于受到地形的差異性因素影響,西部地區相較于東部地區的森林資源來說,植被偏少,無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此外,個別地區為了迎合當下的市場經濟需求,加大了人工林的建造力度,然而受到經營水平的影響,使得森林資源的浪費和短缺現象嚴重。
二是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經濟迅速發展,對森林資源的需求量也加大,為滿足社會的需求,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導致森林資源短缺。
三是當前在林業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中雖然加大了資金投入力度,但從長遠的可持續發展角度來看,不僅這些資金投入遠遠不夠,還缺乏完善的保障體系。
四是一些地區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征占林地資源比較多,導致林業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矛盾頻現。同時,在當前我國林資源總量不足和質量下降的形勢下,能夠采用的資源逐漸減少,而如何調整林業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林業部門亟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之一。
三、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
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發展的聯系緊密,加大林業資源建設,能夠為林業產業提供原料保障,增加人們的就業率和收入;反之,通過銷售各種林業產品獲得的收入又能夠為森林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通過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的協調發展,不僅可以實現林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還可以發揮林業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居環境中的積極作用。然而,當前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協調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此,進一步加強林業工程建設、擴大林業產業規模、加大資金投入、做好資源有效配置、健全協調發展保障機制顯得尤其重要。
1、加大建設綠化工程和退耕還林還草的力度,推進林業生態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
進一步做好造林綠化工程建設,強化濕地公園、生態公園以及山坡荒地造林等生態建設項目。加強退耕還林還草,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恢復自然生態和提高環境質量,以更好地實現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發展的同步、協調和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
2、擴大相關產業的規模,提高經營效益
加大林業生態建設灌溉技術和林業產業硬軟件設施的投入;擴大與林業產業相關企業的規模和數量;此外,還要提高物流產業的運輸力度,以增強林業產業規模的經營效益,促進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經濟協調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3、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力度
林業生態建設投資與相關產業的投資越大,對生態建設與產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越有利。因此,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林業建設和產業發展的投入力度至關重要。具體來說,(1)在林業生態建設方面,除了國家和政府給予資金投入外,還要做好宣傳,積極發揮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來籌集資金,確保林業生態建設項目的順利開展;(2)在林業產業發展方向方面,除了要加大相關產業的投資力度外,重點要發展和提高環保型產業的規模和投入力度。
總之,林業產業發展和林業生態建設要取得長效發展,就需要總體規劃布局。近年來,雖然我國向林業生態建設給予了很多扶持政策,使得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存在的問題還不容忽視。因此,在今后的林業發展道路上,我們還要長遠考慮,從全局出發,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做好林業產業發展和林業生態建設二者的相互促進與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