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希新
在當前立德樹人、全員育人的大背景下,詢問任何一個班主任他們的職責是什么,相信他們都會把育人當成自己班級管理的終極目標。但是,如果問及育人的具體目標以及如何實現這些目標,并不是每個班主任都能給出滿意的答復。
如果班主任不知道要培養學生的哪些優秀品質,不清楚在帶班過程中要發展學生的哪些個性,其育人職責難免有淪為空洞口號之虞。班主任只有明確具體的育人目標,才能有計劃地規劃和設計主題班會和各種活動,才能預測自己的班級文化建設最終要達到的效果。說到底,班級的育人目標本質上是“培養什么樣的人”這個重大育人課題在班級管理中的具體化和目標化。
班主任的育人目標不是憑空產生的,是長期深入細致研究的結果,是在班級管理實踐中的專題研究和個性化研究成果。優秀班主任的個性化育人目標的建構與實施過程讓我們不僅可以領略他們深邃的教育智慧,也更加相信:一線教師有能力做班級育人目標的個性化研究,班主任應該做班級育人目標的專題研究。
連老師是一位北京的小學語文教師,她從自己教授的語文課中深刻體認到蓮花清雅、高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并從蓮花的生長特性中看到其背后深刻的教育隱喻。因為她所在的學校毗鄰北京的蓮花池(那里是孩子們探究學習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樂園),她愈加明晰了打造班級“蓮文化”,并圍繞“蓮文化”培養學生良好品格的教育目標。她認真分析校訓隱含的育人目標,且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系統整合,最終把“愛國、正直、向上、團結、奉獻、友善、勤奮、節約、自信”作為自己幾年內要實現的教育目標(其中,“愛國、正直、向上”指向校訓的“守真”,“團結、奉獻、友善”指向校訓的“從善”,“勤奮、節約、自信”指向校訓的“修美”),并圍繞這9個目標設計班訓和班級口號,從教室環境布置和學生習慣培養兩個重要維度出發,實現自己的育人目標。更精彩的是,連老師還圍繞培養目標系統籌劃了以“蓮花池”這個實踐場景為核心的班級主題教育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指向具體的教育目標,還充分關注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以“蓮文化”為核心的實踐活動、自主探究活動體系,連老師可謂做足了“蓮文化”的文章。她是一個心里裝著自己教育目標的播種者,更是一個有耐心、有定力、有智慧的播種者。相信每個班主任都有能力成為這樣的播種者,都有責任、有理由成為這樣的探索者!
每一個班主任應該對自己立德樹人的責任和擔當有充分的體認,從職責上明確自己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技能訓練者,也不是聯系家庭和學校的簡單橋梁和紐帶,而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主導者,是影響學生精神成長和品格發展的“重要他人”。班主任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引路人”的要求,深切體認自己的育人擔當,通過對《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相關要求的深刻領悟,以及《中小學生守則》和學生核心素養目標體系的系統學習,進一步明晰自己育人的目標和方向。同時參照所在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結合自己的學科教學特點或班級文化建設的方向,確定自己引領學生精神成長和品格發展的方向。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找尋自己的育人目標,細化自己的育人目標,到最終實現自己的育人目標,這應作為其長遠的班級文化建設方略和系統的班級主題教育計劃。班主任的育人活動不應該是外在的任務驅動和學校的規制與安排,而應該成為每一位班主任享受創新樂趣和育人幸福的主動行為。
(作者單位:北京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