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華 杜娟 李欣
摘? 要:學生會是所有高校發展和建設不可或缺的學生組織,其有效運行直接影響著高校管理制度,同時也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重要橋梁。學生會干部作為學生會組織的中堅份子任務重、責任大、影響力廣,直接影響整個學生會的工作作風、工作能力。因此學生會干部合理準確選拔尤其重要,該文重點分析高職院校學生會干部選拔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學生會? 干部選拔流程? 考核? 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715?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0(c)-0201-03
Abstract: Student union is an indispensable student organiz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s effective opera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bridge between schools and students. The cadres of the student union, as the members of the student union, have heavy tasks, great responsibilities and wide influence, which directly affect the working style and ability of the whole student union.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elect students' union cadres reasonably and accurate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lection of students' union cadr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solutions.
Key Words: Student union; Cadre selection process; Assessment; Desig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學生會作為高校學生與校方之間的橋梁,作用不僅體現在服務同學,組織同學開展各種活動,更是學校聯系廣大學生的橋梁和紐帶。2018年3月,共青團中央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轉發《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會研究生會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和工作創新,使各級學聯學生會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得到顯著增強。同時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關于印發《學聯學生會組織改革方案》中明確指出了學生干部必須以公開競爭方式產生。
高職院校作為高校屆的主力軍,高職學生普遍高考成績偏低,生源質量整體偏低,對學生會尤其是學生會干部的引導,尤其重要。根據高職院校生源的特點,分析和解決學生會干部選拔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 學生會干部選拔存在的問題
1.1 干部選拔制度不完善
制度的建立是學生會正常運作的基礎和保證,學生會干部選拔制度的建立更是學生會隊伍建設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制定合理科學的選拔機制,嚴格執行“公平公開競爭”的方式,最大程度降低主觀隨意性,才能保證學生會中學生干部的質量和學生工作開展的良性循環。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忽視學生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很多學生會干部的產生沒有制度的依據,或者制度就像擺設一般的存在。正是對制度的忽視,才導致了學生會干部選拔現象混亂,甚至出現拉幫結派、直接“空降”的現象,使得學生會的運行出現消極的惡性循環現象。
1.2 選拔流程不科學
各高校對于學生會成員組成及各部門職責范圍都有詳細的規章,但是其中學生會干部的選拔任免很不明確,一般只有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和可以參與選拔的對象范圍。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會干部選拔方式幾乎都是由上一屆學生會干部或者老師“欽點”。即便選拔的過程中設置競職演說或者面試,也只是流于形式化,最終的結果也會被老師或上一屆干部的主觀判斷所影響。這樣就會干擾學生會穩定的工作和學生會內部人機關系,甚至會造成學生會同學消極的心態。一旦學生意識到自己并非“欽點”人員,就會在任職后期消極怠工甚至直接退出學生會。
1.3 干部選拔標準不明確
高校學生會組織為校園文化建設做出很大的建設,因此要求干部要有嚴謹、認真、合作、創新的工作作風。根據學生會章程學生會干部選拔標準一般包括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個人品質、團隊協作、學習能力這5個方面的內容。但是高職院校學生會干部選拔過程中往往只重視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忽視個人品質和學習能力。造成學生會組織功利性增強,官僚化氣息濃重,造成學生會服務意識弱化,影響學生會工作開展的質量,甚至有些干部出現掛科現象。
1.4 干部選拔監督考核機制不完善
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會干部選拔過程流于形式,并沒有經過嚴格篩選,選拔過程缺乏監督,往往就是由負責學生會的老師或上一屆干部參與,形式簡單,感情色彩嚴重,這樣的選拔得不到廣大同學的監督。這樣產生的干部上任后在學生群體中缺乏威信,造成工作消極配合的現象。且學生干部產生后,缺乏階段性考核,一般只有在每學期末進行一次工作總結和梳理。而在整個任職期間缺乏干部考核監督,進而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
2? 學生會干部選拔體系的建立
學生會作為學生群體的代表,對學校學生活動能否順利有效地開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學生干部作為學生會的骨干力量,直接影響整個學生會的工作作風、工作能力,因此建立一個科學完善的學生會干部選拔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2.1 完善選拔制度
建立科學完善的學生會干部選拔制度,是提高學生會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徑。建立學生干部培養機制和選拔機制,通過開展培訓、建立檔案、互相交流等途徑多方位培養干部,提升學生會干部的綜合能力,改變“重使用,輕培養”的現狀。
建立合理的學生會干部監督制度,學生會日常工作是非常繁瑣的,幾乎涉及學校各個部門,目前對于學生會干部的監督僅限于最后期末總結或者述職,這樣的總結結束后既沒有對干部自己起到很好的積極作用,也沒有對下一任干部有很好的啟發。而責任量化監督模式就是注重過程,將學生會日常管理進行責任化、目標化、細節化,在過程中鍛煉、總結、反思,不斷提高自己。
完善學生會不同崗位的選拔標準。學生會干部的選拔標準普遍存在招聘條件千篇一律,不能突出不同部門的專業要求。學生會不同部門工作差異很大,比如宣傳部需要有一定的繪畫、攝影或者文字功底,體育部需要有一定的體育愛好或體育競賽常識等,在設立學生會干部的選拔標準應該細化部門的專業要求。而且所有的標準應該建立在學習成績的基礎之上,量化考核標準,減少定性考核。
2.2 細化明確選拔流程
學生會干部的選拔一定不能通過一次或幾次面試、筆試中產生,這樣很容易受主觀因素的影響,甚至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學生會干部的選拔是一個長久持續的過程,要在這個過程中選拔學生干部。各部門建立學生檔案,并對檔案進行實時更新,并張貼或電子公示。這個檔案就是學生會干部選拔的“平時成績”,占據最終成績的40%。
在學生會干部選舉流程中從開始的公布崗位人數要求,到成立考察組、初試、復試,都要做到公開化、透明化。初試中設置4個部分的考核:上一屆學生會干部對候選人測評;個人綜合素質測評,包括成績、所獲獎勵、參與活動等;面試,進行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質的測試;輔導員對候選人日常表現打分。初試后,結合候選人的“平時成績”,將候選人進行排序,按照1∶1.5比例進行復試。復試過程設置團支部書記、輔導員、往屆學生會干部成員、學生代表作為評委,這樣選舉的學生會干部,尤其是主席團成員就會有很高的支持度和滿意度,保證了所有人公平競爭的機會。
2.3 建立干部檔案
學生會干部選拔結束后,建立干部檔案,檔案內容涵蓋學生基本信息、寢室星級、成績、技能等級、特長、獲獎情況、組織策劃參與的活動、對活動或工作的總結和建議、工作創意等。實現檔案及時更新和公示,這樣既可以起到監督作用,也能增加大家對學生會干部同學的了解。對以后學生會工作的開展起到很好的積極作用。
建立干部檔案,并要求對參與活動進行總結也是為了保證他們在忙碌的工作中有所反思,并在過程中檢討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避免庸庸碌碌、虎頭蛇尾的干部生涯。
2.4 制定干部輪崗制
學生會干部中經常出現正職“一人獨大”,副職消極工作的現象,也會有“山頭主義”和“拉幫結派”的現象。制定學生會干部輪崗制,部長與副部長輪崗,主席團成員與部長輪崗,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干部積極性,也可以避免“一人獨大”的現象,同時也可以鍛煉干部對各部門進行了解和學習,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3? 結語
學生會干部是學生會的骨干,協助學校完成大量學生活動,是學生與學校之間溝通的橋梁。完善學生會干部選拔體系,保證了學生會內部公平透明的競爭,也可以得到廣大學生的認同,為學生會工作有序開展提供了保障,也為自己在學生會組織中鍛煉和提升提供良好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王雪琴.“階梯式”學生會干部的選拔機制構建[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8,24(1):40-42.
[2] 趙雅蘭.高校學生會管理工作的改革與創新[J].文學教育,2018(10):170-172.
[3] 曹桐赫,張喻涵.完善高校學生會干部選拔體系的思考[J].中國冶金教育,2017(1):118-120.
[4] 尚海冬.高校學生會建設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9.
[5] 郎天旭.高校學生會管理工作和組織建設探究[J].南方企業家,2018(4):108.
[6] 劉立.高校學生會自治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