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
【摘要】科技課程思政強調教師與學生的具身性,在科技活動中充分考慮學習者身體與身體、身體與環境互動。本文結合科技教育的多年實踐經驗,以具身認知視覺對科技課程思政進行分析,研究其提升師德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具身認知;科技;課程思政;教師;師德
現時我國大中小學的思政課程,各個學段均有各自的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大綱、教材體系和教學內容。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小學是啟蒙,初中注重思想基礎,高中則是政治素養,增強使命擔當則在大學。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單一學科走向了融合。課程思政是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各類課程同向同行、協同發展。核心目標是在課程當中把思想政治教育擺在首位,使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科課堂學習在各個環節互相融合。課程思政是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課程觀。
科技課程思政具有具身性的特點,在身體與環境互動中建構知識。本文試圖從具身認知視覺對科技課程思政進行分析,研究其提升師德的作用,有積極意義。
一、基于具身認知理論下的科技課程思政
1.具身認知理論
具身認知有深厚的哲學基礎,隨著腦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受到認可。具身認知理論認為,認知加工受到包括大腦在內的身體的影響。我們對客觀事物的認知受到身體狀態、感覺、運動、神經等多方面的影響。認知是大腦、身體和環境三者構成的動態系統。
2.科技課程思政
科技課程思政是通過挖掘科技活動中的德育資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科技活動的全過程,讓學生在活動和體驗中學習科學知識,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例如航?;顒蛹瘜嵺`性、趣味性和系統性于一身,充分利用青少年喜愛航?;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基于具身認知的科技課程思政,指師生在參與科技活動中,在身體各個器官和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促進認知,包括師生的感官與環境、師生情感的相互感染。通過身體的物理屬性來促進認知和心智,獲得心智和認知的發展。
近年來,我校教師輔導學生參加國內外無線電競賽獲獎1300多項,其中世界冠軍8項,亞錦賽銀牌1塊。每當我校在全國錦標賽、世錦賽中獲獎時,看到五星紅旗升起的時候,師生都激動到熱淚盈眶。這就是最好的教育,師生都親身受到了銘記于心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目前存在的師德問題
根據調研,在科技課程思政中,還存在以下的師德問題:
1.開展科技活動中,缺乏進行政治思想的教育。很多活動只是單純學習科技知識,忽略在健全人格方面的塑造。
2.“師能”不足,教師在專業輔導方面能力欠缺。師德與師能相輔以相成。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科技教師開展的科技活動沒有跟上國家的發展,僅僅停留在動手做個小實驗等。在活動競賽中,“師生分離”,教師沒有深入活動中,經常是作壁上觀,只能算是個帶隊老師,而不能稱作輔導老師。
3.功利性較明顯。開展活動師生關注的是比賽成績、能否在考試中加分等。
三、在科技課程思政中錘煉師德的策略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遵循的行為準則和必備的道德品質,關系到教育事業的成敗和民族的未來。師德師風建設,對于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
我們在開展科技活動時,要特別注重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弘揚科學精神結合起來,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牢牢把握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培養什么人這個根本問題。作為科技教師,除了要有科學素養,更重要的是具備堅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意識,牢牢把握教育的正確方向。在科技活動中,我們首先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只有這樣才能將正確的價值理念和科學精神傳播給青少年學生。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于各類活動之中,找準切入點。比如我們在組織學生參加比賽時,都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教育引導,激發青少年學生探索科學的熱情和創新精神,教育學生不要有功利心理,在熱愛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和收獲,為國家培養和發掘更多科技后備人才。
我校在開展航天航空模型的制作和放飛活動中,重點不是僅僅是好玩,要讓學生了解航天發展歷程,感受航天文化的魅力,傳承航天精神。在講授航模課的過程中,反復貫穿和融入航天精神教育,學習航天人刻苦鉆研、樂于奉獻的精神,強化師生社會責任感,助力實現中國夢。
2.遵循教育規律提高學生素質
在科技教育中,堅持以人為本,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邏輯起點,向善、向上、向美是教育發展的基本方向,只有符合教育規律的事,才是教師應該做的事,即教師“有德”行為;而違背教育規律的事,則是教師不該做的事,即教師“失德”行為。遵循教育規律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方向和關鍵性前提。開展科技活動,師生要去除功利心理,不要為獲獎,加分、特長生等為目的。隨著取消了特長生加分等政策,例如,廣州等地取消了無線電測向特長生,而學生家長參與的積極性更高,回歸了科技教育的初心。
3.增強科技教育專業能力
在師德建設過程中,必須在實踐中提升,不能空洞地談師德。教師要在科技教育、科技活動、科技競賽中提升師德素養。培養和提升教師的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學術能力,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堅守主陣地,將立德樹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滲透到科技活動的全過程。教師專業發展本身就是師能的鍛煉與提升, “師能”和“師德”相輔相成,沒有“師能”就談不上“師德”?!皫熌堋笔墙處煂I發展的關鍵,也是教師立德樹人的載體。
雖然我校擁有多名國家級科技輔導員,但每一次活動競賽,我校輔導員一定親自參與活動、參加競賽,因為只有親身參加,才能在訓練、競賽中接受教育、感悟和成長,提升師能,錘煉師德。
三、結語
科技課程思政通過充分挖掘各項科技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資源,強調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使師生潛移默化受到教育。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都要親身參與活動,將科技知識與價值觀教育深度融合,用生動的事例和寓教于樂的活動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給學生。要注重活動的多樣性,趣味性,引發學生的知識共鳴和師生的情感共鳴,這樣既提高育人實效,又錘煉師德。
【參考文獻】
[1]周軍利.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意義和策略[J].科學咨詢,2017(47):2.
[2]胡萬年,葉浩生.中國心理學界具身認知研究進展[J].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3(06):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