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芳
【摘要】嚴格要求優等生、鼓勵中等生、激進后進生,采用抓兩頭、帶中間的方法是促進班級前進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抓兩頭;帶中間;有效策略
任何一個班級都由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三部分組成。而優等生和后進生對班級的影響力較大,是加快班級發展的著力點。班主任必須采取抓兩頭、帶中間的辦法做好這三部分人的思想工作,使先進更先進,后進趕先進,從而帶動全班一齊前進。不斷擴大優等生的比例,積極地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使班級前進的重要方法。結合多年的教育實踐,我認為采取抓兩頭、帶中間的辦法管理班級可以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一、提高認識,不寵不斥,一視同仁
有的班主任總是抱怨,自己班里太多后進生,優等生為什么不多一點。當然,優等生多的班級會較好管理。反之,后進生多的班級,班工作自然會受影響。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工作中往往會出現兩種傾向:對優等生滿心喜歡、極力偏袒,有時甚至對他們的缺點、錯誤遲遲不指出,采取姑息的態度;對后進生則會懷著歧視的心理、冷淡的態度,較少去關注他們,較難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過多地把眼光放在他們的缺點上,有了缺點就訓斥,把他們當作包袱和累贅,總想往外推。這種做法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展,使優等生驕傲自滿、虛榮心膨脹,缺點得不到改正,同時也使后進生喪失信心、自尊心受損,越走越遠。因此,我們作為班主任一定不能有上述行為,應對學生一視同仁,用愛心去澆灌每一位孩子的心田,促進他們共同發展。
二、擺正天平,讓優等生在客觀評價中積極進取
優等生在德、智、體各方面表現較好,班主任喜歡他們是理所當然的,表揚他們也是應該的,不過表揚得有分寸,要做到恰如其分。當先進生有缺點時,決不能遷就、掩過是非、聽之任之。有些班主任怕批評了優等生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打消他們的積極性,有損他們的先進形象。其實,這種顧慮是不必要的,這不是愛他們而是在害他們,使他們錯上加錯。平時,我們可以多與優等生談話,了解他們的想法,誠懇地指出他們的缺點,使他們明確努力的方向,明辨是非、戒驕戒躁,從而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如:我班有一位叫小瑤的學生,她思維敏捷,成績較好,但在家經常與父母頂嘴,從不主動做家務。針對這一情況,我在班內開展“可憐天下父母心”的主題班會,通過講故事和交流、表演等形式展現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懂事的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并在此基礎上與她交談,在表揚她的優點的同時指出她的缺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她樂于接受、勤于改正。幾天后,我接到家長的電話,孩子像變了個人似的,懂事了許多。誰說優等生不能批評,只要方法恰當,先進生同樣能樂于接受我們的批評和建議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
三、調整目光,讓后進生自信地站起來
后進生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里表現差一些,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然而,我們作為班主任不應該嫌棄他們,而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自信地站起來,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因為這部分孩子大部分內心深處都缺少愛、更渴望得到愛和肯定。我們應該下功夫找出他們后進的原因,對癥下藥,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耐心地把他們扶起來,千方百計提高他們前進的勇氣。當然,此時班主任要注意兩點:1.要有足夠的耐心,做后進生的工作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好的,得有心理準備。2.保持對后進生的熱情,啟而不發時應控制住情緒,不能做好一點就大力表揚,略有差錯就“雷電”交加。平時要常跟后進生接觸,認真分析、了解和發現其特點和特長,找出積極因素,耐心地幫助他們進步。如:我班有一個叫小林的學生,他學習成績差,上課經常搗亂。經過調查發現小林從小生長在單親家庭,父親長期在外打工(當搬運工),他和年過八旬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家境貧寒、無人管教。有一天,學校新到了一批書,我看到一名搬運工獨自在搬書,一身灰塵、累得汗流浹背,我就趁機叫小林去看。接著,把他家的情況分析給他聽,尤其是爸爸的情況,讓他體會家人的辛苦和自己行為對家人的傷害。當他在生活中、學習中遇到問題時主動幫助他,采取各種激勵措施調動他的學習積極性,并告訴他在老師心目中他是懂事的孩子,老師相信他能體會家人的一片苦心,也能感受到老師是喜歡他的,同時也相信他一定能做好的。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小林的學習、行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記得有一次,家委組織學生看電影,他特別想去看,但爸爸沒回來他交不出錢。我了解情況后及時幫他交了電影票錢,讓他和其他學生一起去看電影。第二天,他悄悄地在作業后面寫了一行字:老師,謝謝您!我一定會聽您的話,認真讀書。這短短的一句話讓我體會了教育的樂趣,使我更加堅信:只要我們能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孩子一定會表現得更出色。
四、抓兩頭帶中間,促使孩子齊進步
在優等生完善進取的過程中,向他們提供“后進生”的情況,利用故事、討論的形式啟發他們的認識。使他們認識到:一個人再先進也是微不足道的。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只有百花齊放,才能春色滿園。一個班,只有大家都先進,班級才能建設好。所以,我們不能歧視“后進生”,應多關心和幫助他們。在此基礎上,在班內開展“一幫一”的幫教活動,讓后進生在老師的鼓勵和同學的關心幫助下體會到集體的溫暖。同時,這種幫教活動,也無形當中給中等生帶來了壓力,教師只須再加鼓勵,就能激起他們積極向上的動力,使他們迎頭趕上擠身優等生的行列。經過此番努力,一個團結奮進的班集體就逐漸形成了。
實踐證明:嚴格要求優等生,教育他們在各方面起模范作用,引導他們熱心幫助同學;對于處在中間狀態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向先進的同學學習,努力爭上游,下決心趕上前面的同學,以已取得的成績為起點,一鼓作氣向前沖;對于后進生要在發揚他們的優點和特長的同時有意識地指出他們的缺點,采取各種激勵和幫扶的措施使他們身上的缺點逐漸減少,端正學習的態度,不斷進取。這是一個班級前進的普通而又決對是行之有效的“王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