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摘要】隨著住房的需求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高層建筑逐年增多。由于像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時有發生,會給建筑以及人們的生命安全帶來危害,所以要加強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夠影響到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本文簡要闡述了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內容,探討了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地震”這種自然災害,在人們的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地震一旦來臨就意味著有很多房屋可能要倒塌,很多人可能有傷亡的危險。根據我國歷年發生的大地震來看,建筑物在整個地震發生過程中會遭受巨大的損失和坍塌,直接危害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一個個生命因地震而消失,這是多么痛心的事。所以,怎樣提高建筑結構的抗震能力,把地震的危害降到最低,是目前很多工程師急需解決的問題,這個任務非常艱巨。
1、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內容以及目標
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其實就是設計師在建筑結構整體設計的過程中總結以往建筑在地震災害中發生倒塌的經驗教訓,結合前輩在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方面的經驗以及自己已有的相關知識,然后再結合當前建筑的實際情況,完成的抗震設計工作。對建筑結構進行抗震設計能夠抵抗一定等級的地震給建筑物帶來的危害,這樣極大的提高了地震發生過程中建筑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研究過程中,設計師要著重考慮地震災害過程中地面運動給建筑帶來的影響,仔細研究不同等級的地震帶給建筑的地面作用力,方便后續設計工作中抗震參數的研究,從而確保建筑物的結構質量能夠達到抗震標準,為整個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奠定基礎。
2、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2.1建筑結構構件承載力設計依據不準確
雖然目前我國建筑行業在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在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方面仍然參照傳統的設計規范,這就會存在一些弊端。我國對建筑結構承載力的設計是采用小震作用進行的,但是又把和抗震有關的各種內力增大系數作為考慮因素,這樣就增加了設計的調整系數,造成建筑結構構件承載力設計依據不準確,嚴重影響了設計人員對整體建筑的構造以及安全性能的把握和掌控。
2.2建筑場地選擇不得當
建筑場地的選擇非常重要,建筑物因地震破壞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場地條件。如果建筑場地選在有滑坡、粉砂土液化以及地基土不均勻沉陷這些地方,一旦遇到地震災害就會出現地表錯動、地裂以及滑坡現象,極易影響建筑結構抗震能力。
2.3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中參考方法不先進
這幾年來,雖然人們對地震的防范意識逐漸增強,同時也加深了對地震的了解,但是仍然無法了解其中的奧妙,仍然無法預測地震的動靜。同樣對于建筑結構設計來說,盡管可以根據以往的地震經驗來進行抗震設計,但是由于地震的不確定因素很多,讓本來可靠的抗震依據失去了意義。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個可行的參考方法去預測將來地震發生的強度和頻率,所以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中存在很多不可靠性。
2.4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與不規則性的沖突
受社會發展的影響,建筑設計師和業主除了要求建筑結構穩定以外,還對建筑的外形和使用功能上提出要求,就會造成建筑結構復雜外形不規則的現象,業主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要求建筑物的獨特外形以及別樣的功能,顯然出現了建筑結構不規則性與抗震性的沖突,嚴重影響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當然,過于傳統而死板的建筑物是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潮流的,更適應不了市場的需求,所以怎樣能讓建筑物結構多元化和抗震性并存,是如今建筑結構設計師所有面臨的巨大挑戰。
3、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中的問題解決措施
3.1采用科學的地震動參數進行結構構件承載力設計
我國在參數依據方面要做出改進,可以依據中震地震動參數去進行構件承載力設計,由于構件承載力和地震作用都會受到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的影響,所以我國將大把的精力投入到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研究工作中,確保規范明確化和標準化,從而讓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工作有章可循,有規范可依。
3.2慎重選擇建筑場地
合理選擇建筑場地對建筑結構設計至關重要,在選擇場地的過程中,首先要從地下情況、地形、地質、地貌這幾個方面入手,仔細勘察,篩選出有利于建筑抗震的地段。盡量選擇一些開闊、平坦,場地土比較堅硬、密實均勻的場地,在這樣的場地上建造的建筑不容易遭到震害,千萬不能選擇一些場地土比較軟弱、易液化,地基不結實的場地,這樣的場地上建造的建筑物,一旦遇到地震,就會發生危險。對地形的選擇來說,盡量避開一些像陡坡、突出的山嘴之類的地段,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能在靠著危險的地段去建造建筑物,這樣會引起大量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問題,所以在選擇借助場地方面要慎重再慎重。
3.3合理選用建筑體型和結構布置
在進行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過程中,要合理選用建筑體型和結構布置,因為這兩個方面直接決定建筑結構的動力性能。簡單合理的建筑體型,符合抗震原則的結構布置,有利于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
3.4采用合理的抗震結構體系
采用合理的抗震結構體系對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工作非常關鍵,抗震規范明確要求建筑結構體系具備合理的地震作用傳遞途徑和計算簡圖。抗震結構體系是否合理由多方面因素決定,其中包括場地條件,建筑材料以及經濟條件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抗震結構體系,所以需要周密考慮。
結語:
地震這種難以預測的自然災害,會影響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危問題。所以建筑工程設計工作者在建筑抗震結構的研究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學習進取,不斷加強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為人們創造出更加美觀,更加安全、更加舒適的建筑。
參考文獻:
[1]周靜.淺談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要點分析[J].居舍,2020(22):105-106.
[2]劉晨曦.某帶斜柱Π形平面不規則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分析[D].安徽建筑大學,2020.
[3]衛科旭.多高層斜交網筒結構的抗震分析及基于TIMD的控震性能研究[D].西安工業大學,2020.
[4]張謙.西安火車站跨地裂縫高架候車室主體結構設計與分析[J].鐵道標準設計,2020,64(07):142-14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