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蝶 高稷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與世界格局進一步交融,新型商務英語人才成為新時代和各大企業的新寵。如何培養出真正國際化、復合性、應用性的人才,是擺在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師面前的一大挑戰。本文以新時代世界格局與中國市場需求為背景,分析了當前商務英語教學模式難以滿足時代要求、難以達成《商英國標》教學目標的原因,并從多個維度提出優化高校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的具體建議,從而促進人才的培養與時代需求進一步對接。
【關鍵詞】商務英語;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許蝶,安徽省滁州學院外國語學院;高稷,安徽省滁州鑫寶達工貿有限公司。
【基金項目】滁州學院教學研究項目資助(2019jyc075)、企業掛職項目。
一、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國人才需求
當前,我國的國際交流活動已涉及貿易、運輸、基建、金融、電商、能源、旅游、法律、科技、文化等合作領域,因此,培養“專業知識+外語技能+文化素養”的復合型人才是外語教育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新時代下的中國發展為商務英語教學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隨著我國與世界的國際交往日益增強,既具有業務專長又精通外語的復合型人才,將成為推動我國與世界深度交融的中堅力量。
根據教育部最新制定的《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商英國標》),只有培養出國際化、復合性、應用性的外語人才才能滿足我國經濟對外開放的需求。目前,國內已有300多所高校開設商務英語專業,但該專業在國內自誕生發展至今不足15年,又因商務英語學科是英語和國際商務交叉產生的新學科,學科本身挑戰度較大,其涵蓋面廣,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要求較高,而當前高校的商務英語教學模式并未探索出一條真正培養出兼具語言和商務復合型人才的道路,當前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目前勞動力市場的需求。
當前的教學模式難以達成《商英國標》制定的教學目標,這主要源于三大挑戰:1.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隨著我國一些企業對沿線國家的投資和并購、貿易和工程承包,合格的跨國經營管理人才、國際投資管理人才和國際經濟法律人才成為急需人才資源,如何培養出國際化、復合性、應用性外語人才,是廣大商務英語專業教師需要迫切思考的問題;2.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建設。從職稱、研究方向、專業學術與實踐能力等方面分析可以發現,大多數的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均為講師或助教;教師們的研究方向也不統一,研究生專業為商務英語的教師極少數,大部分教師是由于基于現實要求直到上崗時才開始自學商務英語知識。雖然部分商務英語專業教師的教學已獲得學生的肯定與好評,但大部分教師的在教研方面呈現出“教一門學科,研究另一門學科”的低效率科研模式,最終導致教學水平上不去、科研工作脫離實際的現象。此外,大部分商務英語教師的專業實踐集中在會議、研討會和科研項目方面,很少參與到專業教學比賽、企業掛職活動,然而大量的輸入性培訓不一定保證高質量的教學產出。3.來自復合型專業教學的挑戰。目前,大部分的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對于培養什么樣的學生和怎樣培養學生仍沒有清楚的概念,沒有辨清大學四個年級的教學有何不同。有的教師甚至因為自己擅長教授語言基礎知識而僅僅灌輸語言知識,有的教師則忽略了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作為外語人才的本質屬性,忽略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而一味地強調灌輸商務專業知識的重要性,往往會造成學生畢業時既沒有夯實的語言基本功,又未能獲得對商務專業領域的透徹理解。
三、優化高校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的具體措施
1. 明確本校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商務英語作為一門跨學科專業,旨在培養英語基本功扎實,具有國際視野和人文素養,掌握語言學、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理論及知識,了解國際商務的通行規則和慣例,具備英語應用能力、商務實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從事國際商務工作的國際化、復合性、應用性人才。人才培養規格的明確有助于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往來的跨文化溝通,避免出現交流偏差,增強合作雙方的相互信任;另一方面,合格的商務英語人才不再停留于“翻譯工具人”的刻板印象,他們能夠利用已獲得的商務專業知識直接參與到對外貿易的談判、合作與交易中,打破因語言不通或商務不通的屏障,推動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的深入發展。
2. 完善課程體系,實現完整性和復合性、實踐性和人文性相結合。商務英語專業具有跨學科特點,學科基礎以外國語言文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國際商法)為依托,突出商務英語應用、商務知識與實踐、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商務英語本科專業在課程設置中需處理好以下幾組關系: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語言技能訓練與專業知識傳授、選修課程與必修課程、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包括公共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實踐環節和畢業論文。其中,專業核心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與技能、商務知識與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與人文素養。企業大規模“走出去”必然涉及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而在這一系列的投資和并購活動中無一不需要用到金融、貿易、管理、財務等方面的專業商務知識與策略。因此,在專業實訓方面,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商務實訓室仿真教學環境中對外貿、金融、財務、營銷、法律等進行實操。除了在校課程學習,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也應積極參與各類商務技能類比賽,參加經貿洽談和會展等涉外商務活動中,從而為將來真實的商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 強化師資隊伍,鼓勵教師多元化發展。與我國建立外交與合作關系的國家和地區眾多,跨學科跨國界的文化知識給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帶來全新的挑戰,這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我,持續學習。首先,商務英語專業教師應通過自我學習加快構建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不斷拓展和完善知識范圍。教師應密切關注國家各部委發布的相關政策法規,培養自己的政治敏感度和政策解析能力,具備精準翻譯和解讀政策內涵的能力,引導學生具備宏觀商務思維。除了打磨聽、說、讀、寫、譯基本功以外,教師應盡快掌握國際金融、市場營銷、跨境電子商務等應用知識,尤其是與我國睦鄰友好的中亞、西亞、東南亞、非洲等地區的沿線國家文化習俗和避諱,幫助學生營造用英文學習商務知識的氛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視角和思維。其次,區別于一般英語教師,商務英語專業教師需積極參與到相關的論壇商務培訓、企業掛職等實踐活動中,必要時需對產品簡介、操作說明、維修指南、外貿函電、商務合同等親自翻譯學習,確保理論教學不脫離實際,帶領學生緊跟時代步伐,幫助學生實現在校學習與實習工作的有效銜接。此外,高校應積極建立“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以吸引經驗豐富的企業專家以外聘或兼職的方式充實本校教師隊伍,與一線教師互動交流與指導,從而提升教師整體隊伍的活力。
4. 整合挑選教學內容,制定商務英語教學方法。與普通英語專業相比,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在校學習也僅有四年,但該專業的高階性、跨學科的特點又要求學生既要具備聽、說、讀、寫、譯等英語語言基本功,又要掌握系統的商務知識和一定的實戰經驗。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更多、更高層次的培養目標?除了學生的自我學習和管理,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無疑起到關鍵作用。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與世界的深度交融吸引更多的國家參與進來,企業也在相關政策下發展得越來越好,固守知識體系介紹和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當前的需要。因此,我國高校應設計出貼合與中國外交關系友好國家的商務英語系列課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由教導型轉為引導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商務英語運用的主動性,從被動地純粹學習英語固定句式到主動分析、探究和開放能力,注重商務英語相關的“聽、說、讀、寫、譯”訓練,從商務信函和公文的撰寫中靈活運用商務英語句式,創新和活用語法知識。此外,教師還應積極運用新技術、新平臺為學生建立商務英語交流圈,打造商務英語的自我教學平臺,通過課后任務跟蹤、視頻錄制教學、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定期推發學習信息,以拉近教生師之間的距離,提升新技術設備在商務英語教學領域的應用,從而促成新時期高校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的轉變。
四、結語
為了迎合未來我國經濟發展需求、惠及多個國家,與世界接軌,商務英語人才的教學模式就必須接受新的挑戰。真正國際化、復合性、應用性人才的培養需要高校進行教學模式的轉變,依照國家相關政策調整和明確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完善課程體系,提高商務英語專業教師隊伍素養,以社會需求和學生發展為中心,精心挑選商務英語教學內容,創新教學策略,開發新教學渠道和方式,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更好地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