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晨晨 陳養彬 嚴偉
【摘 要】當下,創新創業大賽大規模開展,本文基于南京林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具體組織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大賽的具體情況,分析本科生創新創業大賽在組織宣傳以及師生參賽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本科生創新創業大賽項目質量提升的具體建議,以期使我院學生高質量的參與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創業帶動就業,促進我院更好的提升本科生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創新創業大賽;本科生;現狀;質量提升
《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頒布和在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均表明創新創業大賽是高等學校深化其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為高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和創業大賽在高校大學生中蓬勃發展,提供了而不竭動力。
當下,為了高質量的組織創新創業大賽,提高參賽本科生創新創業項目質量項目質量,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進而提升學校的知名度,本科及職業院校結合自身實際均積極嘗試和探索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且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主客觀因素,仍一定程度存在創新創業項目創新性不足、質量參差不齊、成果轉化率低、可續性差等問題。南京林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作為我校雙一流建設重要支撐專業,結合我院實際情況,亦積極進行我院本科生創新創業項目質量提升的有效方法和途徑的探索。
一、我院大賽組織參與情況
(一)大賽基本情況
通過目前南京林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組織本科生參加的創新創業大賽分析,可以歸納為兩種類型:一是化工專業類競賽,即要求競賽作品在化工技術領域有創新和突破,體現出科技創業,如化工實驗競賽、化工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等;二是創新創業類,即競賽作品要求選題科技創新創業性,以便能夠挖掘出有創業型產品(尤其是互聯網產品)和進一步投資孵化,如“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競賽系列和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等創新創業大賽,我院各年級各、專業學生均積極參與,目前我院學生已經多次取得各類國家和省級獎項目累計20余項,從學生培養角度看,可以較好的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大賽的組織和宣傳
圖1為我校創新創業大賽組織和宣傳體系,主要為學校—學院—學生三級。一般情況下,學校層面的校團委、教務處以及創新創業學院會在接到省級通知后,結合我校情況,發布相應通知給二級學院,二級學院組織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大賽的報名、備賽。
二、創新創業大賽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內各大高校為了提升高校創新創業大賽效果,都在努力建立健全各種配套機制。以我們化工學院為例,由于主客觀因素,在提升本科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項目質量方面,雖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些許問題。
(一)技術支持與社會脫節
在我們化學工程學院,指導教師們盡管在創新創業比賽中不乏科技含量高如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學術論文等的項目,但是主要以理論研究為主。總體來看,教師指導的項目,部分存在學術研氣息濃厚,相對缺乏實踐性,進而與企業需求不能高質量的銜接。再這個背景下,盡管教師和學生都較為努力,但是由于與大賽主題背離,因而難以獲得高度認可,難以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因而難以高效的在科技性方面提升本科生的創新創業項目質量。
(二)科研評價體系不能有效驅動指導教師
在化學工程學院,每年每位教師均有文章發表的硬性要求,且與個人工資水平掛鉤,必須完成。此外,職稱評審過程中(講師—副教授—教授)都有文章發表的硬性要求,而且必須是第一作者。這就導致了青年教師不愿將技術專利,以及文章第一作者給學生,不能全心全意的指導本課程進行科研,進而高質量的參加創新創業大賽,本科生更加難以接觸核心技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會不同程度的感到難以學習到核心知識,因而積極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導致本科生在參與創新創業大賽,或是科技大賽,難以有可靠地技術支撐,項目質量提升存在較大困難。
三、創新創業大賽項目質量提升的途徑
針對目前我院創新創業大賽的具體情況分析,如圖2,結合我院實際,進行了一些針對性的調整,以期可以提高我院創新創業項目的參賽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合理安排學院課程設置和參賽
由于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的學生一般為大三和大四的學生,由于主客觀原因,難以有效的提升創新創業大賽的項目質量。針對此類情況,我院做出了以下調整,以期對于本科生創新創業項目質量提升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1、雙創課開課時間:為了給低年級學生盡可能早的進行創新創業的理念進行啟蒙教育,我院配合教務處的安排,從本科生一年級就開展創新創業課程以及職業生涯規劃課,進而盡早的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思維和知識理論基礎,為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打下良好的啟蒙基礎和創新創業知識積累。
2、本科生參賽時間:為了讓本科生在低年級就可以得到創新創業大賽的實踐磨煉,我們在本科生一年級第一學期就大力動員他們著手準備參加學院舉辦的創新創業大賽,同時找學院的專業課教師進行項目的指導,并且針對性的邀請學院高年級的學生,配合學院創新創業協會舉辦的大賽技能講座,進行成功參賽經驗以及經歷的介紹,給低年級同學樹立榜樣作用,盡早地激發同學們的創新創業熱情,讓比賽項目有充足的的時間去成長、進步,進而提升創新創業大賽項目質量。
(二)參賽的獎勵機制調整
針對我院青年教師由于職稱評審時有文章和專利的硬性要求,因而不愿將技術專利、以及文章第一作者給學生,導致本科生在項目難以有可靠地技術支撐,進而項目質量難以提高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激勵教師:盡量動員無評職稱壓力的教授職稱的教師,他們的研究更加豐富,同時成果相對更加完善,更有社會化轉化的實踐的可能,動員他們去指導學生參賽,將很大可能的提升本科生創新創業項目質量。其次,加大對教師指導的獲獎隊伍的獎勵力度,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加大對教師指導的獲獎隊伍的獎勵力度,可以適當折算指導教師科研績效,或者同等條件下,對于指導學生參賽獲獎的教師優先進行職稱評審等方面進行嘗試,提高青年教師的指導學生參賽的積極性,進而提升本科生創新創業項目質量。
2、激勵學生:針對參賽獲獎的隊伍或者學生進行合理的獎勵,避免學生的參賽功利化,可以考慮同時對創新創業大賽中特別優秀的學生可以保送研究生評優適當加分、發放榮譽證書、置換學分等,突出成果導向,重點考察項目的持續性,旨在激發學生參賽的積極性,維持項目的持續性,進而全面提升創新創業項目質量。
四、創新創業大賽項目質量提升的經驗和啟示
(一)完善學生的培養和激勵機制度
由于在創新創業大賽舉辦過程中,學生是最重要的參賽力量之一,承擔著創新創業大賽項目參賽、打磨、完善的主要任務,是創新創業大賽項目質量提的關鍵所在,因而要著重我們要在增加學生創新創業相關的寬領域知識積累的同時,還要著重提升學生綜能力,讓學生早參賽過程中有所收獲,獲得較大的參與感。此外,要進一步在保證學生的參賽熱情的前提下,適當調整學生的激勵制度,防止功利性參賽,對于提升項目質量具有較大的意義。
(二)進一步完善激勵教師制度
教師的參賽動員和激勵可以從具有教授職稱的教師入手,結合院校的職稱評審過程中指導參賽獲獎的績效折算等方式,鼓勵教師全身心支持指導學生參賽。教師的全力指導對于學生參賽項目質量提升亦不可或缺。
(三)加強和改進大賽宣傳和項目遴選培育
學院要積極向參加大學生創新課題的項目的隊伍針對性的宣傳現有的創新創業大賽,鼓勵參賽,增強項目的實踐性。與此同時要持續遴選、關注和培育優質項目,并加以廣泛宣傳和適當表彰,具有重要意義。
(南京林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江蘇南京 210037 )
參考文獻:
[1]張小玉,張梅.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
作者簡介:許晨晨(1994—),男,安徽阜陽人,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南京林業大學2019高等教育研究課題項目基金“本科生創新創業項目質量提升的途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