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不斷增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輔助教學,增加語文課堂的生動感和魅力感,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文章首先闡述了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然后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最后就如何將信息技術有效地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希望能幫助小學語文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文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一、 引言
對于學校和家長而言,語文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重要的基礎學科,在人們心目中一直都占據重要地位,學生在學習語文中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校和老師對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要求不僅體現在教學內容上還表現在教學方法上要有創新性思考。信息技術作為推動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工具,已經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學中適當運用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師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的趨勢,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模式,這種方法是適應現代化發展、適應新時期學生特點的重要途徑。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發現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進而實現語文教學的進步與發展。
二、 信息技術的優勢
(一)信息技術可以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作為現代化的產物,其特點就是技術性非常強,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及發展。信息技術由于功能種類繁多,這就要求使用者必須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術,而且由于其高效的處理效率和海量的信息資源的優勢,更容易被大眾所推崇和接受。人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豐富的資源,拓寬教學內容和方法,讓課堂更加生動起來,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和關注,讓語文教學更具魅力。
(二)信息技術表達方式更具多元化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通常采用語言表達和板書的形式進行講授,隨著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廣泛的應用,教師在授課形式上更具多元化,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采用圖片、視頻、影音等形式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多個角度進行講解和分析。信息技術這種立體、多元化的手段可以豐富學生的認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學知識,對事物產生更加直觀的印象。
(三)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激發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新型技術,由于其資源的廣泛性和表達方式的多元化,能夠極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興趣和關注。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音頻、視頻等手段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不僅使語文課堂更具趣味性,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
(四)信息技術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學生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可以獲得豐富的學習資源,并將生活、學習中的常識進行結合,將課內和課外知識融會貫通,培養自己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學生利用網絡技術,可以搜集到與教學知識相關的內容和材料,豐富自己的學習視野,并對教師設計的問題進行探索,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
三、 小學語文現代化教學現狀
(一)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應用不到位
語文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基礎學科,長期以來,傳統的教學方法在人們心目中已經根深蒂固,有些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到位,在教學活動中依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信息技術的利用程度不高,一方面是因為有些語文教師的年齡較大,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較低,他們不愿主動參與到新技術的應用中;另一方面教師在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前提下,很難有大量的時間進行深入的研究,他們將大量的時間放在對課本教材的研讀上,依舊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對書本知識死記硬背,很少利用信息技術來表達課本上抽象、難懂的詞句。長此以往,枯燥的課堂氛圍導致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不高,對語文學科的關注度也在不斷下降。
(二)部分教師過度依賴信息技術
隨著多媒體技術在學校教學中的推廣,由于其具備強大的便捷優勢和海量的信息資源,導致很多教師過分依賴對信息技術的使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大量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展示,常常利用視頻、音頻、圖片等形式引導學生觀看。長此以往,很多學生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入精彩紛呈的視頻播放中,對語文內涵的研究降低了關注和學習。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過分使用,導致教師和學生忽略了教學本身的意義,只注重課堂的生動有趣,卻忽視了對文體的研習和體會,與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目標背道而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度依賴多媒體技術,從側面降低了老師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度下降,學生在上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不能及時地提問和解答,降低了學生的思考能力。
四、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導入課堂教學
針對當前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現狀,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若能利用信息技術生動、有趣的特點,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學內容,更好地進入教學情境。具體實施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段音樂或者視頻,讓學生觀看和欣賞,將課堂內容更好地導入進來,把抽象、難理解的語句用形象、直觀的手段表現出來,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吸引學生更快地投入教學活動中。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桂花雨》的講課中,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同學展示一些桂花開放時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并且在播放桂花圖片時,可以適當配置一首優美的背景音樂引導學生進入唯美的情境,并且通過網絡搜集,給學生補充有關桂花的課外知識,如桂花開在仲秋時節,香氣撲鼻,不僅可以用作觀賞,還可以制作桂花茶供人們飲用,其茶香柔和,味道可口,深受人們喜愛。教師借用信息技術導入課堂教學內容,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蘊含的思想和情感。
(二)利用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的教學活動中。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制訂相應的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案,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采用可視化的技術手段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例如,在講授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時,其中《山居秋暝》作為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美麗的田園風光,全文營造了怡然恬靜的自然氛圍。教師可以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作為閱讀詩文時的背景音樂,增加學生的歸屬感,引發情感上的共鳴。在講《楓橋夜泊》一文時,這首詩的作者通過描寫江南深秋夜景,寄托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整首詩營造出了蒼涼欲絕的氛圍。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尚小,生活和社會閱歷尚淺,對詩句的含義有時會理解不到位,所以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相關的圖片資料,為學生在閱讀這首詩時感受強烈的意境之美。而在講解《長相思》時,全詞描寫了將士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表達了作者深苦的情思之意。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與作者納蘭性德相關的詩詞,為學生播放相關的經典音樂和名人的朗誦視頻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寫作時的情感,增加對詩作的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語文學習內容
在現代社會中,信息技術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技術不斷擴充自己的信息資源。小學語文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點內容,其教材都是經過精心選取編制而成,這些教材作為經典內容,包含各種文體、歷史故事、名人名言、古典詩詞以及中外名著,收錄的內容非常廣泛。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指定有效的教學方法,讓這些優秀的文學內容更好地傳達給學生,這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重點和難點之一。通過利用信息技術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打破時空限制,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知識的橫向和縱向上豐富閱讀內容。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根據單元內的文章進行歸納、總結,并根據這一主題利用網絡技術搜集相關的閱讀材料供學生閱讀,這些材料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對教材的認知和理解。
例如,在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七律·長征》《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課文時,通過歸納總結,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有關的紅色經典文學作品供學生閱讀,如《紅巖》《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
(四)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發展的時期,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重要過程,因此,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文學探究意識的培養和語文思維能力的訓練,這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引導學生由直觀、形象的學習內容聯想到課本以外的知識,一方面促使想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進行文學研究和分析。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寫作訓練中,本單元的寫作任務是以“????即景”為寫作主題,教師就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給學生展示其他描寫景物的優秀文學作品,并搜集網絡中對文章景物描寫方法、觀察角度以及景物的變化等技巧的分析,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鼓勵學生對其中的一些觀點進行分析和評價,這樣在對比分析的過程中就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進而實現語文素養的有效提升。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語文教學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對語文教學來說是一場變革,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特點,轉變傳統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制訂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案,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從而打造生動、有趣、充滿魅力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李發正.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嘗試與體會[J].學周刊,2020(13):113-114.
[2]羅文學.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應用[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396-398.
[3]牛瓊.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6(6):135-136.
作者簡介:楊健,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市沛縣歌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