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婷婷 劉靜 張英
【摘? 要】目的:對靜療小組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效果進行探究。方法:按照抽樣原則對我院2018年3月~2019年5月期間接診的68例患者開展研究,根據電腦隨機法分為對照組、研究組,均34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入靜療小組,比較兩組干預效果。結果:護理后,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非計劃性拔管率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基于靜療小組的護理指導,可減少不良事件,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率,值得優選。
【關鍵詞】護理風險管理;靜療小組;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0206-01
對于靜脈輸液患者而言,護理風險的存在易導致不良事件,降低輸液效果,造成護患糾紛[1]。近些年,靜療小組的成立、運用有效解決了靜脈輸液中因護理風險所引起的不良問題,提高輸液質量,優化治療效果[2-3]。為了進一步明確靜療小組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可行性,現對我院應用靜療小組管理的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探究,如下。
1 資料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符合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基本原則,并且所欲患者知曉研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現按照電腦隨機法對我院68例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組34例,男18/女16,年齡25~60歲。研究組34例,男20/女14,年齡28~60歲。經比較,確定兩組基線資料無差異。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即評估血管條件,確定穿刺部位,建立靜脈通路,按醫囑進行對癥治療,此期間重點觀察患者穿刺部位及其周圍皮膚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問題,立即配合處理。
研究組采取基于靜療小組的護理指導,如下:(1)成立靜療小組,成員為護士長(組長)、若干名護理人員(組員);由護理部組織統一培訓,包括靜脈穿刺理論知識、技能及靜脈輸液護理風險因素,以及各類藥物的滲透壓、禁忌癥、不良反應、pH值等,確保提高自身對藥物外滲應急處理能力;(2)加強病房后巡視,及時發現需調整液體的危險因素,聯系醫生配合處理;掌握靜脈留置針的規范使用流程、PICC導管定期維護重要性、CVC日常維護必要性、敷貼的選擇及應用等,避免發生靜脈炎;③于PICC門診實習、參與專家組織的定期集體授課座談會,進一步豐富自身專業知識;④結合醫院具體情況,完善、改進靜脈治療的相關制度及操作標準;⑤靜脈輸液不良事件發生后,立即反饋至相關管理部門,并且分析、討論不良事件發生的原因,積極采取解決措施,降低護理風險。
1. 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不良事件(藥物外滲、靜脈炎等)、非計劃性拔管率。
1.4統計學處理
選擇軟件SPSS25.0為工具,計數資料用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檢驗標準。
2 結果
兩組不良事件、非計劃性拔管率對比: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非計劃性拔管率均降低P<0.05,見表1。
3 討論
靜脈輸液治療作為臨床上的常用給藥方式,包括靜脈留置針、PICC導管等,減少穿刺次數,保護血管,滿足治療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靜脈輸液治療過程中如果護理不當,則會導致一系列不良事件,增加非計劃性拔管幾率,造成輸液失敗。所以,如何做好靜脈輸液治療的護理服務顯得尤為重要。
靜療小組,一般是指負責輸液治療的護理人員組成專業小組,借助自身嫻熟的專業技能、扎實的專業知識,為患者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4]。趙彩云等[5]人已證實,靜療小組可降低靜脈輸液治療中的護理風險,保證輸液質量。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非計劃性拔管率均較對照組低,說明常規護理指導下,護理人員缺乏對靜脈輸液知識的認識,加之護理人員未嚴格落實相關規程及準則、未明確特殊藥物的給藥途徑,便會增加并發癥靜脈炎、藥物外滲等不良事件風險,加重患者痛苦。而靜療小組則可以通過組織護理人員參與相關業務培訓,進一步增強自身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提高業務能力,使其在工作中嚴格控制、監測、管理靜脈注射治療各環節,從而減少靜脈輸液相關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靜療小組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曉楠.靜療小組在產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22):184-185.
[2]??? 連亞霞.靜療小組對臨床護理工作的影響研究[J].中外醫療,2019,38(33):165-167.
[3]??? 辜茜娟,盧致輝.靜療小組在神經外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作用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5):2214-2215.
[4]??? 張觀玲.靜療小組對靜療工作的影響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34):156-158.
[5]??? 趙彩云,向軍蓮.靜脈輸液治療小組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智慧健康,2018,4(32):7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