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佳
【摘 要】隨著音樂教學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奧爾夫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音樂教學形式,被引進越來越多的中學音樂課堂。它賦予了音樂教學全新的觀念和方法,讓教師能夠更好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有利于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實現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中學音樂;教學形式;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5-0106-02
奧爾夫教學法作為當前先進的教學方法之一,它能夠有效地改善目前音樂課堂中存在的許多不足,并充分尊重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從而對推動中學音樂教育改革,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奧爾夫認為,音樂教育應該從人的自然本性開始出發,從人性的發展特征開始,這種音樂教學法將教學的起點放在了即興創作上,更多地偏重于對學生進行即興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激發出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又能夠培養出他們對音樂的創造力,更多地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促進學習能力全面提高。
一、教學形式多樣化
(一)轉變教學觀念與形式
“奧爾夫教學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過音樂活動、用元素性的音樂來培養兒童的創造性,它是一種重創造性思維訓練的實驗方法。”[1]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主要的任務之一,奧爾夫教學法本身具有自娛的特性,這就吸引了同學們踴躍地參與進來,在玩樂中學習音樂。
當前,中學音樂課堂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如教學理念落后、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學習的積極度不高,這些都嚴重影響著音樂教育的質量,并且讓學生的創造性得不到提高。在中學階段,學生有著對新鮮事物強烈的好奇心,教師若在授課中只是一味地向學生傳遞枯燥的理論知識,使用枯燥的教學方式,只會讓音樂課堂更加沉悶,毫無趣味,這會大大降低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對于這種現狀,音樂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方式,在中學音樂課堂中融入新鮮有趣的奧爾夫教學法,激發學生對于學習音樂的熱愛之情,提升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教師應該對音樂教材進行深度挖掘,積極轉變教學形式與策略,找尋與學生性格特點相符合的教學形式,從而增強音樂課堂的吸引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
(二)運用游戲教學培養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重要的任務之一,讓學生在玩樂中收獲知識,而不是為了要學音樂這門課程而去學音樂。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是他們認識世界、發展智力、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基礎,通過良好的音樂教育,能夠提高學生聽覺的敏銳性,讓他們對音樂具有自己獨特的創造力。
“從教學方法上講,奧爾夫教學法核心的教學手段之一就是利用游戲。”[2]在中學音樂課堂中,學生對游戲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游戲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之一,教師可以多采用以游戲為主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性與學習的主動性,比如在記歌詞時,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的形式把全班同學分為幾個小組,每組選派成員接唱歌詞,并且以小組比賽的方式來進行,中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好勝心與好奇心,這樣的游戲活動能夠激發他們對于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變為主體參與者,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在老師的啟發與帶動下,學生很容易喜歡音樂課堂。在中學音樂課堂中融入奧爾夫教學法,使學生成為有一定能力的音樂愛好者,從音樂中享受喜悅、樂趣,通過音樂教育提高學生表達與創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結合動作語言增強節奏感
在中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合理地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所倡導的即興教學理念,積極地發展中學生的創造力、表現力和想象力。奧爾夫認為,音樂中的節奏是比旋律更為重要的基本元素,節奏可以脫離旋律而存在,旋律則不可以沒有節奏,節奏是音樂的生命與動力。
中學生現已處于心理狀態較為成熟的時期,他們想在更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多種元素的結合,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與技能,也要對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加以培養。奧爾夫教學法要求教師從語言節奏和動作節奏兩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學生通過一系列不斷深化的表演活動來掌握一些基本的節奏與音樂詞匯。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采用“節奏接龍”的形式,讓每一位同學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在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感受節奏。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音樂的基本節奏特點用身體律動表現出來,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節拍的手勢,是感受與理解節奏特點的重要手段。奧爾夫強調過,音樂不是單一的藝術表現形式,它是綜合性的。越來越多的中學音樂教師將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作為培養重點,在音樂課堂中多鼓勵學生創編節奏,為他們提供自由創造的空間。要求學生以歌曲內容為基礎,要求學生跟隨音樂跑動或加以自己創造的動作,教師可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造能力,打造高效有趣的音樂教學課堂。
二、重視內容與方法
(一)開展即興的教學模式
在中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合理地運用奧爾夫教學法所倡導的即興教學理念,積極向學生開展即興教學活動,開發中學生的創造力、表現力和想象力。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有力地推動了傳統教育方式的改革,他致力于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通過一系列的音樂活動去感受音樂,享受音樂所帶來的樂趣。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采用“聽”“說”“仿”“動”“創”的方式來進行綜合性的教學,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理解枯燥的音樂理論,學生成為音樂課堂上的主體,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成為音樂的創造人。開展即興的教學模式,首先教師要明確即興教學的目的,不能將即興教學錯誤地理解為要求中學生創作出音樂作品,而是要通過這種即興教學,給予中學生更多親身參與實踐的機會,培養中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比如,有些教師在教唱歌曲時,先配上節奏自己唱幾遍,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而后再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歌曲的想法,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即興的創造性思維是當今對中學生音樂能力培養的重點方向,奧爾夫教學法通過讓學生感受音樂當中所傳遞出來的情感,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和了解創作者對于情感的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然后學生們再根據自己的理解,通過唱歌、演奏、跳舞或者即興表演的形式對音樂進行二次加工,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思維敏捷能力和創造力。
(二)以學生為主體加強練習與指導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以人的自然本性為根本的出發點,在音樂教育方面倡導綜合性的教育方式,綜合性教育方式教學的目的是創造全面、完整的綜合性審美體驗。在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的指引下,音樂教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性。
“音樂教育應該成為一種從人自身的意欲出發、并歸結到人的自身體驗上的生活行為,從而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收到結果。奧爾夫認為,音樂應當是自然而然的事,尤其對于孩子們來說幾乎不存在沒有樂感的孩子,音樂教育的任務就是要懂得去發掘并助長這一天性和本能。”[3]現在的中學音樂教師打破了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由以前的教師是上課的主體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在中學音樂教學活動中,許多教師都運用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里面的教學理念,引導中學生在日常生活的最放松的狀態下去接受音樂教育,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以學生為主體,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強學生們的審美體驗,審美體驗作為學生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對提升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影響,許多教師在上課中會帶領學生進行實踐訓練,以增強他們的體驗感。比如教師在進行一首歌曲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與歌唱能力,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來練習,并對他們的練習進行啟發式的指導。在進行歌唱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聲音特點,再與歌曲相結合,有效地將學生自己的聲音特點與歌曲情感融合在一起。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學生個體成長的獨特性與差異性,因材施教,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表現能力與審美能力。
(三)增強教學過程中的趣味元素
奧爾夫教學法是一種先進而獨特的音樂教學法。中學音樂教師在選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時,要注意趣味性與科學性,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以及心理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感受音樂所帶來的快樂,并且熱愛音樂。
許多中學音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去積極地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他們能夠自主地學習音樂知識,增強師生之間的合作,在互相合作的學習氛圍中克服困難,不斷地體驗學習音樂知識所帶來的樂趣,感受音樂的獨特魅力。在學生參與的趣味音樂教學活動中,培養他們對于音樂的敏銳聽覺與節奏感,實際上是培養他們音樂能力的全面發展,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活動中,最主要強調的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沒有想象力就沒有創造力,學生有了創造能力后,他們的實踐能力就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奧爾夫教學法是一種先進且科學的教學方法,它符合我國現代教育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在中學音樂教學領域,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能顯示出創造性、綜合性、實踐性與主體性的課堂教學優勢,打破了原本古老的教學方法,更能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特點,有利于促進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龍亞君.音樂新課程教學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任愷.國外“音樂教學法”有效成分的探究與整合——兼論中國創新性音樂教學理論體系的建設[J].中國音樂,2016,(03):186-195.
[3]孟娟.奧爾夫教學法在高師音樂實踐教學中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5,(15):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