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養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各學科教學改革創新的基礎和目標,基于核心素養的學科探索成為當前教育的重要話題。本文以高中英語為研究對象,分析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探究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以期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王麗心,福建省泉州石獅市石光中學。
英語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發展關鍵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有效的閱讀教學不僅可以保障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從目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來看,教師還需積極探索,引進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促進教學的創新,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核心素養
1. 理念。核心素養,是面對教學改革、素質教育開展而提出的思想、觀念。具體來講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其具備并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品格及關鍵能力。高中英語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文化以及思維和學習四個方面。語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會實踐中,可以通過聽、說、讀、寫、看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以及情感態度;文化品格,主要體現于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方面,特別是面對全球化背景,可以樹立正確的文化意識、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思維品質指學生通過英語學科的學習而得到心智的發展;學習能力,是學生通過英語的學習,可以積極地運用和主動調試英語學習策略,擴展英語學習渠道,提升英語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
2.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革意義。新時代的高中英語教學需要教師轉變教育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式,從而做到將知識學習與技能發展融入英語教學中,整合、發展、關聯課程內容,達到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目標,而這些目標的達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英語閱讀教學。通過基于核心素養的閱讀教學改革,教師得以實現教學觀念的改變,更能做到從學生學情出發,精心設計閱讀環節,通過有效的語言思維活動,幫助學生獲取和加工整合閱讀信息,學會內化與分析,甚至做到遷移創新,從表層學習走向深層學習,從而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英語能力,更能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面對現代化發展,英語閱讀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1. 傳統教學思想根深蒂固。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以及教學模式在教師和學生心中根深蒂固,面對新思想、新模式存在思想轉變的困難。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課堂上仍舊采用“你講我聽”的教學模式,沒有很好地依托教材內容,教授語篇背后的寓意。
傳統觀念還體現于對學生的評價方面,面對高考的壓力,在對于學生的評價中,還是以學生成績為主,僅僅憑借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分數來評價一個學生,而不去關注學生英語的思維品質、文化意識。
2. 教師綜合素養有待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局限性還源自教師自身的職業能力,這主要體現于幾個方面:(1)缺乏理論研究,部分教師不愿意進行培訓學習,對新方法新理念一無所知;(2)教學水平不足,教師中文化英語教學嚴重,在教學中,除了講解文章需要采用的英語描述,表達以中文為主,除此之外,課堂教學中只關注語言、詞匯、語法知識的教授,而忽略了核心素養關鍵能力的培養;(3)缺乏相應的教學反思,在教學中存在強制性,學生成績不好,會認為是學生自己的問題,忽視了去關注學生的需求和自我反思。
3. 教學模式傳統。傳統的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方式,缺乏科學性,不重視在閱讀中對學生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在教學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學習。進行教材閱讀教學時,側重于對語言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對語篇教學和教學方法的指導及閱讀內容的擴展,未能有效引導學生開展自主閱讀,省去語言與學生意識和思維方面不可分割的練習,教與學嚴重分離。常見的現象是學生做了大量的閱讀題,但是收獲卻不大。部分教師為了提高解題的正確率,過度強調利用關鍵詞找尋答案,在教學中忽視了對閱讀技巧的傳授,結果就是大部分的學生對于閱讀更多的是憑借感覺,并沒有掌握閱讀技巧和方法。
三、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1. 研讀課標,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要想把核心素養理念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最關鍵的還在于教師。教師作為教學的關鍵人員,是組織者也是引導者,應該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1)高中英語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研讀課標及教材,熟悉新的教學方法,掌握和了解核心素養的要求,探究如何把其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2)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提高專業能力,要不斷地豐富和充實自身的英語基礎,鍛煉自己的英語能力。在個人品德素質方面,順應時代發展,提高教師職業道德。(3)教師要主動地去了解學生的發展特點,比如學生的興趣、性格等,以此作為教學改革的依據,也更好地去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2.高中英語閱讀中培養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是對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的培養。
對于語言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感知發展的教學策略,通過情境創設提升對英語詞句的感知能力,使其思維得到發展,更好的感知語言。在語境中運用語言,通過對文本的探索分析和理解,獲取、轉換、理解和表達信息,增強語言能力;交際中發展語言,通過互動增強英語的交際能力。
對于思維品質的培養,針對教學中的閱讀活動做好分析,對國外文化進行探究,增強學生的英語分析和綜合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這里的活動就包括了分享討論、辯論等,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對于文化品格的培養,通過合作交流的方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文化意識,使其了解中外文化差異,吸收不同文化精髓,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更好地實現跨文化交際和傳播。
對于學習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閱讀技巧指導以及學生自主性練習,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熟悉閱讀技巧和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3. 教學模式探究。(1)優化教學設計。教師要做好課程設計和計劃,結合教材內容,明確教學重點,然后結合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方案、制作課件。在教學方案設計的時候,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搜索一些相關素材,比如視頻、圖片等,也可以制作一些微課作為教學素材。
教師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材料后,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以語篇為載體,在實際的教學中實現對閱讀材料的整合,把握文本教材的中心點,同時考慮好教學步驟該如何實施,教學活動要怎么設計,科學合理地展開靈活、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與學生英語學習目標相契合的教學任務,有效地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增加其閱讀量,激發他們對于閱讀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2)創新教學方法。教會學生知識,不如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在英語閱讀教學的實施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引進新的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中心,實施基于提高核心素養的教學嘗試。經過分析探索,提出以下教學嘗試:
① 創設英語情境。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一定的方式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從而引入課堂主題。創設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視頻、圖片,也可以是提問互動的方式。比如選取一段與文本中心相關的英語小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中進入情境,從師生互動中進入主題。
② 加強語篇分析。語篇分析是提高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手段。通過語篇分析,學生可以從宏觀上把握文章的語篇結構,也能在語境中理解特定詞匯的含義及文章的細節,實現從表層到深層的升華,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③ 實現“教——學——評”一體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關注課堂教學過程,通過英語活動實施各種評價,每個活動應以核心素養為指向,處理好教、學、評之間的關系,以達到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目的。如教學中,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的探討和解決,最后對結果進行分析評價,相互分享和評價,實現相互學習與促進,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分析能力、主動學習能力。
(3)豐富閱讀材料,多模態呈現語篇。英語閱讀不應局限于對教材的閱讀,要想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還應該重視閱讀量的積累,提高閱讀量,擴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詞匯量,促使養成閱讀習慣。
一方面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閱讀材料,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做好閱讀記錄。為了提高課外閱讀效率,可以定期地開展閱讀討論,分享閱讀成果。
另一方面可以多模態地呈現語篇。語言教學中的語篇既包括口頭和書面的,也包括音頻和視頻。因此,教師可以綜合利用現代資源,讓學生全方位接觸各種語篇,如廣告、英語歌曲,或者是英語影視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深入學習思考,學會欣賞英語語言的美,了解英語社會的文化內涵、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提升文化意識,從而使核心素養得到完善。
四、結語
本文對于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探究,主要是圍繞當前閱讀教學現狀,從教師、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如何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實現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仍然是一個挑戰。作為教師,我們還需以新課標為指引,不斷學習,積極探索多角度、多層次的閱讀教學策略,更好地為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服務。
參考文獻:
[1]史晶.基于核心素養談高中英語閱讀課堂的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8):206.
[2]陳群團.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0,34(07):100-102.
[3]王瑤瑤.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調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0.
[4]劉秀娥.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思考[J].英語廣場,2020(15):116-118.
[5]邢宇楠.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調查及對策[J].理論觀察,2020(05):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