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給教育教學包括小學英語教學指明了發展方向,成為教師開展英語教學最為有效的“導向標”,教師需要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構建高效英語課堂,以期為學生送去更為優質的英語教學服務,發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助力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以及文化品格等方面入手,利用多樣化教學方式靈活開展英語教學,提升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以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戰略目標,讓學生有實力在今后的英語學習道路上發展得更為出色。本文基于筆者教學經驗,就學科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方式運用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教學方式;運用策略
【作者簡介】許苗,汕頭市龍湖區麗日小學。
在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英語教學能夠給學生送去全新的學習體驗,它更為重視人本理念,能夠真正落實“以生為主”,突出學生的學習主位,并能夠通過多樣化且富有變化的教學手段,創建出師生共同成長的空間,將學生的興趣重新拉回英語課堂,讓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主動走入英語世界中,探究英語世界的精彩。這樣的教學,能夠令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翁,積極配合教師完成英語教學任務,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和技能,讓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之上水平得以拔高,樹立英語學習信心,促使學生有能力在英語學習道路上發展得更好。那么,如何在學科核心素養理念下打造小學英語教學方式呢?
一、重視情景創設,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語言學家克魯姆提出:“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應該為課堂內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的語言材料。”好比魚兒和水的關系,語言只有運用到具體的情景當中才會真正發揮語言交際的功用,英語也是如此,只有將其放在具體的情景當中,英語才會擁有真正的“生命力”。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景教學的有效創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英語學習活動當中,這就需要教師立足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創設適合學生發展的具體情景,引領學生主動走入情景當中,并主動運用英語知識進行交流,在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與交流興趣的同時,能夠有效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翁,助力學生靈活、高效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學習水平,樹立學生英語學習信心,助推學生走上“愛英語學習”之路。
比如,在教學“How do you feel?”一課時,為讓學生能夠在具體情景當中運用“be(is/ am/ are)+表示情緒的形容詞(angry/ afraid/ sad/ worried/ happy)”詢問他人的情緒或描述自己的情緒,在語境當中理解詞匯“chase /feel/ bad /hurt/angry/ worried”的意思,掌握正確的發音,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精心創設具體情景,旨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如,筆者投屏一些圖片,呈現不同動物的表情和動作,讓學生根據圖片的提示開展相應的口語練習活動,通過看圖描述情緒引出觀點“Animals have feelings”,讓學生利用描述情緒或心理狀態的詞匯進行相關描述,對話具體如下:
T:What is puppy doing?
S1:Puppy is jumping.
S2:How dose it feel?
S3:It's really happy.
.......
讓學生將小狗的情緒和動作進行匹配,筆者和學生共同談論圖片“not only the dog, but also the cat has feeling,too. Wang Li has a pet cat, what are they doing? How does Tom feel? How does the cat feel...”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快速掌握相關英語知識,并做到靈活運用英語知識,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開展這樣的情景對話練習,需要班級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基礎,以便幫助學生在具體情景當中鞏固本單元的英語知識,并進行有效的交流,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二、開展啟發式教學,強化學生學習能力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傳統“注入式”教學已然不適應當前學生的發展,啟發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入駐,有效打破“注入式”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禁錮,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燃起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將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教師有效誘導啟發,使學生自主積極參與與配合,在強化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和教師的教學效率。
“啟發”一詞來源于孔子的“啟發教育”,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其強調不到學生想不明白或者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示學生的思路或開導學生的表述,若列舉出某一方面的事理去啟發學生,他還不能夠“舉一反三”的話,那么,就不再告訴他。在孔子看來,教育就是引導,讓學生能夠主動進行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引導學生高效開展英語學習活動,以便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自主進行英語學習。值得注意的是,開展啟發式教學之時,教師應當摒棄傳統教學“一言堂”模式,轉變陳舊觀念,落實“以生為本”,讓學生自主“發聲”,令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課堂的有效回歸,讓學生有時間、空間發展自己的學習能力,擁有自主掌握英語知識的“武器”,有利于學生今后更好地開展英語學習活動,讓課堂在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當中綻放靈動的光彩。
鮑波爾曾經說過:“正是問題激發我們去學習,去實踐,去觀察。”問題的有效創設,能夠很好地啟發學生開展英語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探究活動,這遠比讓學生盲目跟隨教師腳步“填充”知識效果要好得多。而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問題,以有效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能夠在問題的刺激下運轉自己的思維,利用一定的方式分析、探究、解決問題,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比如,在教學“Where did you go?”一課時,為讓學生掌握本單元知識點,在講授新課之時,筆者提出相應問題詢問學生,引發學生的思考,如“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Where did you go last Saturday?”“What did you do there?”等等,通過設疑,造成學生思維上的懸念,讓學生的腦子暫時處于困惑當中,進而刺激學生的興趣因子,讓學生主動進行相關探究。為增強啟發式教學的趣味性,同時令學生更好地解決這樣的問題,筆者出示相關提示詞,讓學生通過動作表演,令同組成員猜相應的詞匯或短語,讓學生自主感受不同問題背后如何運用相應英語知識進行回答,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三、靈活開展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為今后繼續學習英語奠定基礎。”思維品質是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所應當具備的一種最為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品質,它的有效培養直接影響著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升。思維品質是學生個體在思維活動當中智力特征的表現,主要涵蓋了五個方面,即創新性、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與批判性。以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批判性和深刻性為例,具體培養策略如下:
1.鼓勵質疑,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需從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開始,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桎梏,給予學生自主發展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獨立分析、探究、解決問題的機會,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這就需要教師轉變“填鴨式”“注入式”教學模式,鼓勵學生敢于在英語課堂上大膽質疑,并能夠闡述自我想法或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品質的發展。
比如,在教學“How can I get there?”一課時,為能夠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下認讀單詞,能理解并會使用表示方位的介詞或介詞短語表達某物在某處,筆者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提出一定的問題,并試著自己或讓同伴回答相關問題,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在利用map or GPS開展質疑活動時,學生指著郵局提出問題“Where is the post office?”“How can I get there?”“Where can we find the...?”等等,并根據相應的map or GPS的顯示進行解答,讓學生有效感知方位的相對性,并運用所學英語知識提出相關問題,擁有質疑能力,從而激活思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2.勇于探究,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深刻性。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不能夠永遠只停留在表面,對于英語知識的本質和其深層次的內涵也需要學生進行相關了解,增加學生思維活動的深度與廣度,并能夠通過問題的表面看到其本質中的相應聯系,以便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以“How can I get there?”一課為例,為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的深刻性,筆者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通過一定的句子去描述一個單詞,以便讓學生在掌握單詞的同時,能夠了解與它相關的英語知識。拿“Bookstore”這個詞匯來講,筆者出示相關句子,讓學生進行猜詞活動,如“There are many books.”“We can read books.”“We can buy books”等等,有學生回答是“Library”,筆者回答學生“We can read books,but we can't buy books in the library. ”通過相關引導,學生很快猜出這個詞匯是“Bookstore”,讓學生在探索當中進行相應的思索,能夠有效培養、提升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總之,小學英語教師應當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讓學生擁有“作戰武器”,助力學生在英語學習道路上可以發展得更好,行得更遠,同時有效提升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敏.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的探討[J].中華少年,2019(13).
[2]戚麗顏.核心素養構建小學英語生態課堂[J].新課程(小學), 2019(02).
[3]戴曉虹.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與運用探討[J].校園英語,2018(03).
[4]李冉.例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文化意識的培養[J].江蘇教育研究,2018(32).
[5]黃忠云.基于英語核心素養提升小學語言能力的研究[J].英語廣場,2020(13):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