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素宏,姚麗梅,劉 瑤,張陽兒,林華景,陳丁生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中醫保健學院,廣東 廣州 510520)
現階段,養生保健產業生機勃勃,蓄勢待發,企業人才需求旺盛,為中醫養生保健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1]。目前,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教育處于起步階段,遠不能滿足健康服務市場的需要。高職院校中醫養生保健課程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明顯脫節,具備中醫養生保健基本知識與技能,符合養生保健行業、企業市場需求,熟練運用具有中醫特色的技術方法的復合型人才缺乏[2]。因此,有必要從專業課程入手,從教學理念、目標、內容、手段、過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對中醫養生保健課程進行全面改革,以期適應現階段養生保健行業、企業人才需求,培養高水平技術技能型養生保健人才。
由于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設置、課程學分要求等方面原因,高職院校中醫養生保健課程教學往往側重于理論知識講解,弱化技能訓練,導致授課內容與教學計劃不一致且偏離崗位實際需求。此外,高職院校普遍存在配套經費不足、實訓教學條件不完善、實訓場地受限等問題,不能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中醫養生保健技能操作,導致課程教學偏重書本知識,學生難以做到學以致用,無法滿足企業崗位需求。
目前,中醫養生保健課程教學方法陳舊、保守,課堂以教師為中心,缺乏生動性與趣味性,沒有真正成為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的平臺。教師教學手段單一,難以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與興趣,教學效果不好,不利于學生養生保健技術技能培養[3-4]。盡管多數高職院校進行了教學資源庫建設、信息化教學、教學視頻拍攝(慕課、微課、速課)等,但要將這些資源完全應用于課堂來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仍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一方面,大多數教師仍然習慣于傳統課程教學方式;另一方面,由于資助經費的限制,大多數信息化課程整體質量不高,拍攝的視頻缺乏亮點,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沒有真正發揮信息化教學資源的作用。
高職院校中醫養生保健課程以醫學基礎理論課程、理實一體化實踐課程為主,最終考核方式多為閉卷考試,輔以簡單的實操考核。近期對部分頂崗實習學生的調查數據表明,閉卷考試雖然涉及的理論知識多,但只能考查學生在校期間對理論知識的短期掌握情況,進入頂崗實習階段,大部分學生無法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少部分學生理論基礎不扎實,很難滿足崗位工作對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的要求。因此,在校期間的閉卷考試難以考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知識以及能否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中醫養生保健專業理論性、實踐性均較強,現階段高職院校教學模式難以培養出符合養生行業、企業需求的高、精、尖人才,學生所學與企業所需沒有很好地對接。以養生保健行業、企業人才需求為導向,將理實一體化貫穿于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全過程,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核心[5]。要在充分調研養生行業、企業需求的前提下制定教學內容、教學大綱,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同步化,著力培養學生專業技術技能,實現“所學即所用、招生即招工、上學即上崗”,真正達到學校與企業“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雙贏目標[6]。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是廣東省內乃至全國率先開設中醫養生保健專業的院校,2015年順利通過廣東省特色專業、廣東省省級品牌專業立項,2017年確立為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中醫養生保健專業堅持與養生產業、行業深度融合的職業教育理念,探索校企緊密合作的多元化辦學體系,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推動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和中醫養生保健事業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學院以先進的專業建設理念來引領專業建設工作,完善校企合作共建專業機制,依托養生保健行業、企業,以實體店為載體和平臺,校企深度融合、協同育人;以服務廣東地區經濟及養生保健行業、企業為宗旨,緊密結合中醫養生行業、中藥行業和健康產業人才需求,加強學校、企業與社會的聯系,積極探索與推進校企共同辦學模式;將養生保健行業、企業的理念融入課程教學,依托“校企雙主體協同育人”機制,不斷完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開發創新創業教育平臺,以使學生受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立足點,以積極培育、實踐、凝練、提升為目標,建設專業核心課程群。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在前期專業建設過程中,進行以發展型、創新型、復合型技能人才培養為核心的教育教學實踐,從學生所需崗位能力出發,深入分析養生保健崗位工作必需的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能,精準建設以專業綜合能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最終確定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及實現矩陣。在中醫養生保健專業培養方案中,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素質形成等各項專業標準分解、細化為知識能力大綱,把每一條專業標準分解為更為具體的內容或細化成逐級明確的要求。中醫養生保健專業課程體系設計過程中,以養生保健企業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突出卓越人才培養。學院與養生保健企業深度合作,在校內成立中醫養生保健“快問”名中醫工作室,以師帶徒方式進行技術技能傳授,旨在培養一批具有卓越技術技能的高素質中醫養生保健人才。
鑒于現階段中醫養生保健行業尚無統一的人才培養標準和行業服務標準,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牽頭并邀請養生保健企業、兄弟院校成立“中醫養生保健產業與教育聯盟”,深入分析從事中醫養生保健工作必需的基礎知識與技術技能,重新梳理以專業綜合能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最終確定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及實現矩陣。教師與行業、企業專家組成課程改革工作小組,對養生行業、企業的需求進行深入調查研究,規范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中醫養生保健行業服務標準,確保所培養的學生符合中醫養生保健行業需求。近年來,學院穩步推進校企結合,實施職業特色鮮明的教學模式,強調“走出去,請進來”,充分聽取行業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結合學生在校學習的特點,尋找職業教育與企業要求的最佳結合點。目前,學院已邀請廣州奈瑞兒塑身美顏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玉玄宮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廣州趙二憨健康管理公司等養生保健企業及行業一線專家、能工巧匠,共同探討并制定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養生保健行業與職業標準納入教學大綱,使教學內容更具前瞻性與實用性。學生不僅學習專業理論知識,訓練操作技能,又能滿足企業用人需求,適應養生保健事業的發展。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根據崗位能力要求,遵照職業發展規律,以中醫養生保健領域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優化教學內容,與行業、企業專家共同優化專業課程體系,規劃并組織編寫中醫養生保健專業適用教材。聘請養生保健行業、企業專家與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開設具有企業特色的實踐課程,讓企業的養生保健技術走進課堂。教師多采用案例教學、崗位模擬等方法,充分拓展課堂活動空間,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相結合,激發探索與求知欲,提升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學院積極籌建基本覆蓋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核心課程、主干課程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其中實用方劑與中成藥、中醫學基礎等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及廣東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現階段,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核心課程已完成微課錄制,并在智慧職教云平臺正式啟用。學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革傳統教學,建立了中醫養生保健專業資源庫,開展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促進了泛在、移動、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形成,豐富了教學資源,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為繼續推進和深化中醫養生保健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學院針對企業特色課程,探索開展了“奈瑞兒”現代學徒制班、“玉玄宮”現代學徒制班、“青花瓷”訂單班等小班制教學,利用教學資源庫開展線上線下教學,嘗試開展遠程教育、網絡教育,學生反饋較好,教學效果也較為理想。
高職院校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必須依托職教特色明顯的人才培養體系及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針對部分教師對校企合作認識不夠深入、思想不夠開放、理解不夠到位問題,應基于企業需求,對高職院校相關專業核心課程重新進行梳理,校企協同育人,共同開發與設計培養方案,確定相關課程,進一步滿足行業、企業對養生保健人才的需求,培養適應行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總體而言,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契合廣東省本地中醫藥大省的行業產業需求,依據養生保健行業特點,實施符合本專業自身發展的校企協同育人模式,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保證了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和崗位適應性。作為與人民群眾健康緊密相關的專業,中醫養生保健專業課程教學改革任重道遠,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一方面,人才培養方案需要不斷完善和有效落實;另一方面,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和根本,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有待加強,精品課程有待豐富,專業教師課程設計能力有待提升,課堂教學模式有待進一步完善。因此,需結合專業自身發展特點,依托養生保健行業對從業人員專業知識、技術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具體要求,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中醫養生保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