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要素優化配置啟動機制
(一)制定實施人口疏解政策措施。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蘭州城市建設在功能布局、基礎設施、配套服務等方面的短板日益凸顯,尤其是主城區人口密度大,達到10241人/平方公里,比全國平均水平多7842人,其中城關區達到28900人/平方公里,超過了北京、上海甚至香港,迫切需要抽疏主城區人口,開辟新的發展空間,加快啟動建設蘭州城市副中心。要盡快制定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人口戶籍政策,全面放開在蘭州城市副中心落戶的條件,中專中技以上人才可無條件隨時落戶,促進人口向蘭州城市副中心聚集,快速提升蘭州城市副中心人氣。盡快制定實施蘭州主城四區特別是中心城區城關區的人口疏解政策措施,加快疏解和轉移其非省會城市功能,推進其人口、勞動力資源等要素向蘭州城市副中心等快速有序地流轉。堅持實施新的人口發展戰略和總體發展思路,人口向蘭州城市副中心聚集流轉,產業向蘭州新區,疏解中心城區的主城區,促進市域經濟社會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
(二)制定實施用地平衡政策措施。堅持用足用活國家耕地占補平衡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兩大政策,市內外統籌,分解任務指標,制定完成進展,加快督促落實。一是積極爭取省級層面大力支持,懇請省上在全省范圍內對建設用地指標進行統籌,建議今后5年每年為榆中城市副中心和生態創新城建設調劑增加土地指標15平方公里,并對修建道路占用的基本農田在全省范圍內進行占補平衡調劑。并先期調劑使用高新區剩余建設指標,連續3年安排土地專項債券100億元,用于土地收儲,按需求分年度給予支持。二是大力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區縣、鄉村等,復墾和復耕開發利用諸多原因造成的棄耕地和撂荒地等資源,大力發展耕地尤其是基本農田,提高生產能力,糧藏于技等,為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提供一部分的用地指標。三是大力推進農村土地資源整合和節約開發利用,與鄉村振興戰略和加快城鎮化建設實施相結合,特別是農村建設用地要大力提高容積率,節省和騰出的農村建設用地,可滿足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部分需求。
(三)制定實施資金保障政策措施。加大對蘭州城市副中心(生態創新城)建設的資金支持,懇請省上今后5年每年給予副中心(生態創新城)基礎設施建設資本金10億元的支持。同時,建議由蘭州市縣兩級政府發起,省城鄉投、省水投、省建投、省電投、公航旅等省級投資平臺共同出資成立蘭州城市副中心開發建設投資公司。要盡快成立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投融資實體機構,及早制定實行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投融資政策,建立健全多渠道的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資金保障措施,確保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資金需求。
(四)制定實施人才建設政策措施。要盡快制定蘭州城市副中心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管理、服務等政策措施,大力制定和實施“蘭州城市副中心人才”行動三年計劃。一是在駐蘭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開辦和增設城市副中心建設或城鎮化建設相關的院系與專業,加快培育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所急需的專門和相關人才。二是引進一批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所急需的專門和相關人才,在全國乃至全球公開招賢納才,傾盡全力,用優越的待遇,筑巢引鳳。三是制定實行科技人才系列整套優惠政策,大力鼓勵高端科技人員領辦創辦企業,以科技成果和發明專利等無形知識產權,采用期權期股,入股分紅。實行“綠卡制度”,切實解決好科技人員的住房和配偶子女安置等問題。
五、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核心起步區開航啟動機制
(一)啟動副中心核心起步區建設。圍繞夏官營30平方公里,委托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院編制了《生態創新城總體概念規劃(夏官營30平方公里)》,2019年1月4日由省發改委組織了專家評審。規劃建設生態創新城的總體考慮是:夏官營鎮片區作為生態創新城的起步區先行開發,在起步區以蘭州大學榆中校區為核心點、啟動點,由內到外、由點及面、逐步展開。按照打造“科技產業驅動的創新基地、創智資源集聚的人才高地、國際水準的科創服務平臺、環境品質優先
的生態園區”的總體定位,劃分科教學鎮 (3個)、產業研發、科創生態醫養、科創綜合生活服務、科創絲路古城遺址公園7個功能片區,重點培育數據信息、節能環保、先進制造、中醫中藥產業,鞏固拓展通道物流、清潔生產、循環農業產業,有序推進清潔能源、文化旅游、軍民融合產業,加快構建以“四園”“四創”為核心的生態創新城,打造甘肅科創第一園、蘭州生態第一城、中國西部第一學鎮。
(二)啟動副中心鐵路航空建設。鐵路方面:一是蘭州至榆中客運高鐵短途開行線路(自蘭州站駛出,按既有線路運行至蘭州西,在蘭州西轉至寶蘭高鐵到達榆中高鐵站);二是蘭州至夏官營客運普速短途開行線路(自蘭州站駛出,經隴海鐵路到達夏官營站)。線路開行分三步走:第一步,由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公司研究提出兩條線路具體開行方案,對夏官營車站進行必要整治提升;第二步,由蘭州市對夏官營車站周邊市政設施進行功能提升;第三步,由蘭州市與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公司接洽兩條線路購買服務后,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公司將根據市政府要求,落實兩條線路的開行。三是加快推進中川機場至蘭州站目前開行的城際列車全部或部分延長運行至夏官營站,并改擴建夏官營客運站。四是積極爭取中川機場至夏官營城際鐵路線延伸至榆中縣城,構建完整的“一心兩翼”城際鐵路交通干線。民航方面:積極匯報省發改委協調做好夏官營機場軍民合用事宜,協調西部戰區加快推進夏官營軍民合用機場建設的前期規劃論證工作,力爭早日動工建設。加快推進夏官營機場前期論證、規劃編制工作,待中川機場3號航站樓開建后,做好夏官營機場的建設工作。
(三)啟動副中心輕軌和公路建設。輕軌方面:研究論證軌道交通4號線的現行方案,依據蘭州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進一步優化線路,加快開展蘭州市區至夏官營生態創新城的城市輕軌(4號線)的前期工作,爭取2019年開工建設。公路方面:一是加快建設新G312清水驛至來紫堡段由雙向4車道改為雙向6車道工程,修建新G312與蘭州市北環路(4.6公里)、連霍高速青白石段連接線(6.9公里)。二是推進夏官營機場至蘭州主城區雙向8車道快速專用公路建設。三是建設原G312三角城至定遠段由雙向2車道改為雙向6車道工程,并結合規劃對三角城至清水驛段進行合理改線。四是啟動興隆山旅游專用高速公路建設(采用PPP模式進行融資建設,納入高等級公路路網規劃,今年完成前期工作并開工建設)。五是提升改造原G309金崖至定遠段。
(四)啟動副中心生態環境基礎建設。加快推進以城市綠心為核心、兩條生態文明帶為支撐的城市副中心生態系統建設。一是做好蘭大榆中校區周邊區域的綠化,重點對白虎山、敬家山面山進行綠化(綠化面積6400公頃)。實施興隆山大道、連霍高速、北繞城、原312國道等沿路造林綠化工程。實施盛隆河、南河生態長廊建設工程。二是啟動建設榆中引洮二期工程,建設生態創新城供水工程。對宛川河、興隆峽、盛隆河、龕谷河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在夏官營片區建成2—3個人工湖面,啟動三角城片區城市綠心建設。建設白虎山、敬家山、北山面山綠化供水工程,加快蘭州城市副中心4大森林公園建設。在保護建設好興隆山國家公園的基礎上,啟動規劃建設白虎山、敬家山、北山等3個森林公園。三是加快李家莊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康源現代都市農業體驗園田園綜合體、鵬程農業示范園區田園綜合體、榆中夢泰農莊田園綜合體建設。
(五)啟動副中心特色小鎮服務設施建設。一是推動實施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公司高鐵小鎮項目,今年完成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并開工建設。啟動鳳凰城科創小鎮項目建設。啟動榆中盆地高壓線遷改和城市副中心供熱工程。二是在蘭大、民大榆中校區的基礎上,啟動建設7000畝“雙一流”高校建設發展示范區,啟動建設3500畝高質量教育發展引領中心,建設產學研“四創”孵化中心。加快推進中國科學院大學蘭州學院、蘭州文理學院新校區、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榆中分校、北京師范大學蘭州實驗學校、保育院分校建設。三是加快實施蘭州大學附屬醫院、省人民醫院生態創新城分院、甘肅省腫瘤醫院、蘭州市國賓館、蘭州創新創業展覽館、金城博物館(蘭州市第二博物館)、蘭州城市副中心規劃展覽館、蘭州城市副中心體育館(金城體育館)、金城科技館(蘭州城市副中心科技館)、金城少年宮、金城文化館(蘭州城市副中心文化館)、金城藝術館(蘭州城市副中心藝術館)等項目規劃、選址和啟動建設。四是啟動蘭州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建議盡快啟動榆中縣撤縣設區工作匯報爭取、申請報批、規劃編制等工作,同時建議加快編制蘭州城市副中心行政服務園區規劃,推進蘭州城市副中心市級黨政部門辦公區、蘭州市民中心和生活配套服務設施等規劃建設,為今后蘭州市級或省級黨政機構搬遷蘭州城市副中心辦公,帶動企業等各類發展要素向城市副中心快速高效流動與聚集匯合。建議先期成立蘭州城市副中心(生態創新城)管委會,正縣級建制,核準行政編制30個、事業編制50個,隸屬市委市政府,屬市級派出行政機構,由榆中縣委縣政府代管,懇請省上對城市副中心(生態創新城)管委會予以批準。
六、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功能定位導向啟動機制
(一)啟動科創研發引領區建設。以蘭州大學“雙一流”大學建設為牽引,依托高校和科研機構科研人才優勢,引進一批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研發機構,集聚高端要素資源,聯合創辦若干研究型學院,引導一批科研院所、大學院校、培訓機構向榆中拓展,做大做實高校集聚區,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和科研成果轉化,努力建設全省重要的高等教育與人才培訓基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打造集高新產業培育發展、高科技人才創新創業、高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為一體的創新創業平臺,加強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技術、新生物醫藥、新材料、新生態技術五大高技術產業科技成果轉化,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為全省科創研發引領區。啟動建設蘭大生活服務配套基地,加快建設實驗室、綜合樓、學生公寓等7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2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2.6億元(今年已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9065萬元,學校自籌1.89億元)。
(二)啟動生態宜居樣板區建設。為加快蘭州城市副中心和夏官營生態創新城建設步伐,懇請省上給予傾斜支持,建議盡快啟動榆中縣撤縣設區工作。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城市綠心,統籌綠色廊道和景觀建設,串聯興隆山景觀、城市公園、郊野公園等綠化開敞空間,規劃建設區域內山體公園,把生態創新城打造成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和諧宜居、獨具特色的西部生態宜居樣板城市。
(三)啟動功能疏解承接區建設。承接主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有序推動大學及科研院所、行政事業單位、企業總部、會議會展、高新產業等功能轉移,帶動產業、人口布局的戰略性調整,促進轉移功能與其他城市功能有機結合,把蘭州城市副中心打造成為主城區功能疏解的集中承接地。
(四)啟動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發揮科研人才優勢,積極吸引國內外高新產業聚集,著力推動高科技人才創新創業、高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和高新產業做大做強,大力發展文旅休閑、商貿物流、會議會展、總部經濟等產業,加快培育新經濟新動能,提升區域產業核心競爭力,形成全省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和增長極,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
(五)啟動重點項目支撐副中心建設。按照省委加快落實蘭西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方案》、打造以蘭白都市圈為核心的中部城市群的部署要求,緊扣蘭州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堅持項目帶動、品牌引領、創新驅動、升級帶動、服務保障的發展思路,緊盯高端化、生態化、綠色化、數字化、智慧化的發展方向,按照商業性、半商業性、非商業性三類項目,積極謀劃一批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帶動性的高能級優質招商引資項目,嚴格落實規劃執行、項目審批、違建控制、融資管理等方面政策要求,全力建設吸引重大項目投資的“新熱土”、開展招商引資的“新王牌”。
六、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思想宣傳發動機制
(一)統一提高思想認識。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宣傳教育,牢固樹立啟動規劃建設蘭州城市副中心,是繼蘭州新區之后又一拉大城市骨架、事關蘭州長遠發展的戰略抉擇,也是省會城市履行責任擔當、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的重大舉措意識和觀念,統一和提高建設蘭州城市副中心的思想與認識,把描繪蘭州高質量發展藍圖真正體現在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實踐之中、具體工作之中。
(二)狠抓全民宣傳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體、融媒體和全媒體技術,充分發揮市區縣鄉鎮街道社區村四級文化宣傳網絡,以及融媒體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陣地平臺作用,創辦《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導報》,開辦蘭州城市副中心廣播電臺和蘭州城市副中心電視臺,在現有媒體開辟“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進行時”“我與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等有關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專欄、專題節目、專報雜志、新媒體和融媒體終端等,不斷掀起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宣傳教育的新高潮,把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的思想認識真正轉化在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干勁上。
(三)表彰獎勵先進典型。制定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獎勵制度與辦法,設立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專題獎,對在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大張旗鼓地進行表彰獎勵,及時總結推廣其成功的經驗和作法。在全市上下樹立鮮明的導向,以釘釘子精神,下繡花功夫,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一茬接著一茬干,一任接著一任干,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久久為功,以榜樣的力量帶動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扎實有效推進。
(四)大力營造輿論氛圍。新時代要有新擔當,新時代要有新作為,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時代要譜寫新篇章。動員全體市民積極參加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全力支持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關心關注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在全社會迅速形成大力建設蘭州城市副中心的全民共識和真知灼見,以鋪天蓋地和頂天立地之勢,大力營造蘭州城市副中心建設的濃厚與良好的輿論氛圍。(完)
(作者單位:蘭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