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明確把“正面宣傳為主”作為新聞和宣傳工作的指導方針,是在1989年11月。盡管當時已經講了:“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不是不要批評報道。重視和改進批評報道,同樣是新聞事業的社會主義性質和黨性原則決定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包括新聞批評,是我們黨的建設的重要法寶之一,是我們黨克服消極思想侵襲、保持健康肌體的有力武器。”“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與正確地實行輿論監督是一致的。”①但在一個較長的時間里,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和實際的新聞和宣傳工作,把“正面宣傳”理解為只能報道好的一面,回避社會丑惡現象,回避群眾意見大反映多的問題。
習近平在2016年2月19日的講話里,把這個被誤讀的新聞和宣傳工作指導方針梳理清楚了,他說:“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新聞媒體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面社會丑惡現象,激濁揚清、針砭時弊,對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意見大反映多的問題,要積極關注報道,及時解惑,引導心理預期,推動改進工作。”顯然,把正面宣傳為主理解為“報喜不報憂”是錯誤的。
習近平要求兩個“直面”(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面社會丑惡現象),要求“兩個”積極關注(積極關注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意見大反映多的問題),而不能持回避態度。同時,他對報道的落腳點也講得很清楚,即“激濁揚清、針砭時弊”和“及時解惑,引導心理預期,推動改進工作。”②如果做到了這兩點,群眾會滿意,該報道就是正面報道,因為傳播效果是正面的。他強調的是取得正面效果。正面宣傳為主,應理解為正面傳播效果為主。
早在2014年,習近平就實踐了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相統一。他三次就《新京報》記者陳杰關于騰格里沙漠地下水污染問題的報道做出批示,最終解決了那里的環保問題。根據習近平批示,國務院派出調查組對整個騰格里沙漠進行普查,提出40多項整改意見,所有污染區域都按照環保部的要求進行了徹底整改,工業園區的發展規劃改為旅游發展規劃。這一系列報道的宣傳效果是:整個騰格里沙漠恢復到它最好的狀態。這樣的報道恰恰貫徹了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
2019年2月以來,青島的媒體在貫徹習近平講話精神方面取得了經驗。青島市委大力提倡媒體開展輿論監督,要求各部門都要將輿論監督作為工作的重要抓手,出臺《加強新聞媒體輿論監督工作的實施細則》。在該市黨委的領導下,青島的媒體圍繞“改善營商環境”和“解決老百姓辦事難”展開輿論監督。2月22日,首篇批評報道《辦理往來港澳通行證簽注業務——同一個問題咨詢處和窗口工作人員給出了不同答復》刊出,此后媒體連續刊發100多篇批評性稿件。媒體有批評,下面得有反應,而且很快就落實,整改見行動。于是,輿論監督這個黨歷來堅持和提倡的有力武器,發揮出重要而獨特的、無可替代的作用。一些多年未能解決的老大難問題,得以緩解或解決。政府部門和群眾的輿論監督意識大有提升, “哪些事情沒辦好,記者幫您曝一曝”已成了市民們耳熟能詳的口頭禪。
以上提到的新聞報道,內容是批評,但取得的實際效果是正面的,很實在地說明了輿論監督與正面宣傳是統一的。只要堅持正面宣傳效果為主,就能做到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相統一。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捂蓋子、防記者,不去直面它,這樣的做法恰恰是把輿論監督與正面宣傳對立起來,會對黨和政府的形象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課題來源:中國人民大學雙一流建設成果,該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馬列新聞觀術語原文、中英譯文對比研究”課題,編號:RMXW2018A001】
注釋:
①《人民日報》1989年11月26日關于李瑞環在新聞工作研討會上的講話報道。
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選編》第426頁,中央文獻出版社和黨建讀物出版社2016年版。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