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添 王德瑜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建設和發展,護士群體中的男護士占比也在增加,但與此同時,男護士的離職率高以及職業發展受阻等問題也成為護理行業面臨的新問題。高職高專院校男護職業生涯規劃對于護理行業的長遠發展以及男護士自身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文將結合男護士職業發展現狀,探究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男護士;職業生涯規劃;收入;認同
當前,我國注冊男護士數量超過10萬,但是相對于龐大的護理需求還是顯得杯水車薪。因為男護士在體力以及性格等方面都具有優勢,能夠提供更為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其在手術室、重癥監護室以及120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高職高專院校男護職業生涯規劃與我國男護士數量增長息息相關,因此需要加強對這一問題的關注。
一、高職高專院校男護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選擇并不是出自個人意愿,缺乏對專業的興趣和認同
在大眾印象中,護士通常是女性。根據調查顯示,高職高專院校男護學生僅有極少數人是自己選擇的護理專業。這也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缺乏興趣和認同。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只是抱著應付的心態學習,有的甚至想等畢業之后再重新選擇其他的職業。這就導致高職高專院校男護缺乏自己的職業規劃或者是職業規劃與自身所學專業相去甚遠,不利于我國護理行業人才的培養和男護個人的長遠發展。
(二)社會認同低,缺乏職業榮譽感
社會認同低,缺乏職業榮譽感也是高職高專院校男護職業生涯規劃不佳的重要原因,男護士在找對象的時候往往處于劣勢地位,有的人會覺得職業收入低,有的是對護理行業存在偏見或者誤解,最終都是導致男護士在社會上無法得到認同和尊重。面對這種情況,有能力換工作的男護士紛紛離職,加劇了我國男護士短缺的情況。
(三)收入與付出不成正比,導致離職意愿較強
收入與付出不成正比,是當前男護士離職意愿比較強的重要原因。這種氛圍也會影響到高職高專院校男護職業生涯的選擇。根據統計報道顯示,大部分護士的收入都在五千元左右,高收入護士能夠達到八千元。但是相較于護士的付出,顯然不成正比。在此次重大疫情中,醫護人員更是付出了千萬倍的努力,不論是ICU和急診科的重體力護理工作,還是日常看護工作,都是十分辛苦。如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工作,本就猶豫的男護在看到這種情況后,也會萌生退卻,在畢業后另擇他業。
二、高職高專院校男護職業生涯規劃問題的解決對策分析
(一)組織畢業學生進行經驗分享,提升職業認知
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其所聽所想極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干擾,急需一個“明白人”幫助自己答疑解惑。因此學校可以組織畢業學生進行經驗分享,幫助男護解答疑惑,讓其對男護士這一工作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例如,男護士在護理行業具有重要作用,在對體力有較高要求的ICU、急診以及手術室,其成為不可或缺的人員,這些能夠幫助學生們明白這一工作的偉大與光榮,提升職業認知。
(二)培養學生的職業榮譽感和認同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的職業榮譽感和認同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在教學過程中,高職高專院校通過各類測試以及活動,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喜歡和擅長的護理方向,最終從興趣入手,引導其做好自己的護理職業生涯規劃。在這一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護理職業生涯規劃中能夠做到揚長避短。
(三)利用社會新聞事件的正面教育與引導,提升男護士的專業自信
在此次重大疫情中,護理人員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獲得了全社會的認可和關注。護理人員在重大疫情中成為了新時代的英雄,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運用自己所學到的專業護理知識與醫生一起奮戰在一線,與“死神”搶人。一道道臉上的刻痕,是護理人員的“勛章”,一幕幕離別場景,是護理人員舍家衛國的擔當與使命。在男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過程中,應該積極發揮重大疫情中護理人員的正面社會新聞報道和宣傳,以及社會對醫護人員工作的認可和贊譽,國家和地方出臺的關心和愛護醫護人員的系列政策和文件等,利用這些正向教育和引導作用,激勵男護士形成職業榮譽感和專業自信,讓其從這些護理人員身上獲得力量,幫助其規劃好職業生涯,促進護理事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面對男護士社會認同不足的情況,部分學生在畢業后或者工作一段時間以后就會選擇離開這一行業。但是我國男護士數量的短缺與特殊護理需求之間的矛盾亟待解決,加強高職高專院校男護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和引導。幫助高職高專院校男護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不僅需要邀請畢業生進行經驗分享,提升男護們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榮譽感,還需要從社會層面上尊重并理解男護士,切實提升男護士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認同感。與此同時,還需要讓學生們樹立正確擇業觀,合理評估自身護理能力,在職業生涯規劃中重視自身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鵬,李鎮麟,郭斌,賀文博,秦倩.男護生單獨培養對其職業認同感及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9,17(21):2676-2678.
[2]張何勇,田云,鄭艷.湖北省男護職業認同現狀及其與自我評價、社會支持的相關性分析[J].湖北醫藥學院學報,2018,37(05):464-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