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 要:體育是小學階段的一門特殊而有重要的學科,它不僅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在培養學生的品質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筆者認為廣大體育教師都應重新認識體育學科的重要性,發揮小學體育的作用,通過趣味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教學實踐進行認真、透徹地分析,就廣大體育教師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趣味化教學,提出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小學體育;趣味化;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階段,身體機能需要得到訓練,身體素質亟待提高,所謂“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不僅僅是指學習方面,在身體方面也要得到應有的重視。就小學生來說,體育課的教學效率與體育課的學習興趣是成正比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增強體育課的趣味性還可以幫助教師培養學生體育活動方面的興趣,激發他們內在的潛能,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體育學習和運動中去,順利達成教學目標。
一、立足現狀,重塑教學理念,重視教學趣味性
在如今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以體育動作示范為主要教學形式,而這種固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實際上益處不大,所以我們需要重塑教學理念,提高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視程度,使體育課充滿趣味并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熱愛體育鍛煉,以達到增強身體素質的目的。因此,趣味化體育教學的實施是必然的,要讓體育課的形式更加多樣,課堂的有趣之處更多,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魅力,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二、不斷創新趣味性教學形式,提高學生體育興趣
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我們可以看到,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一味強迫學生,非常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我們要創新教學形式,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更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立定跳遠為例,我們可以為立定跳遠設定一個特殊情景:在非洲草原上,一群袋鼠正在競選跳遠能力最強的袋鼠做領袖,讓同學們扮演袋鼠用標準的立定跳遠姿勢跳遠,誰跳的最遠最好誰就是“袋鼠領袖”。像這樣以做游戲的方式來引起學生關注,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之中來。實踐證明,教學形式越豐富,學生的興趣越濃厚,對體育課的期待也就越大,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也就越好。
三、融洽師生關系,營造趣味性教學環境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保持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小學,有的學生可能比較調皮搗蛋,當教師提出一個新穎的學習方式時,這一類學生可能因為強烈的好奇心而產生不經意擾亂課堂秩序,影響其他同學的行為。我們要抓住這類學生精力旺盛的特點,鼓勵他們在課堂中活躍,蹲下身子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視,感覺到教師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訓練者。唯有這樣,課堂上的氣氛才會更加融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才會更好,教學的效果也就更好。
四、巧妙安排教學內容,豐富趣味性教學手段
在過去的傳統觀念里,教師大都輕視體育課,認為這是“小兒科”、不是考試內容,學生只需要學好文化課知識即可,但實際證明,這樣的“書呆子”人才是有缺陷的。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身體素質的提升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體育的重要作用也越來越被認可。因此,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使用多種教學手段,把單調重復的體育運動變成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使得教學內容更加飽滿,課堂更加有趣。比如在進行某項體育技能訓練時,如果將他們分成小組,并以小組形式進行競賽,這樣學生的好勝心被激發,會促使他們更積極主動地練習。只有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及體育課堂的教學,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
五、立足教學實際,融安全實用于一體
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注意設計的內容是否符合該年齡段學生的智力及身體素質的發育水平,立足教學實際,在提升體育技能的同時,融安全實用于一體。比如在學習“跳遠”這一節課的內容時,我們應當清楚,急行跳遠是絕對不能進行訓練的,因為對于身體發育尚未完全的小學生來說,急行跳遠的難度性太高,專業程度要求也高,如果強行訓練,會對學生的安全造成威脅。所以我們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立定跳遠上來,因為相對來講,立定跳遠的難度系數更低,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更低,安全系數也更高。所以在趣味化設計教學過程中,首先應立足于尊重生命,珍愛生命。
小學體育的首要目的是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培養小學生熱愛體育鍛煉的習慣,為他們的未來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而對小學生來說,在小學體育課程中開展趣味化教學,不僅能促使學生們真正愛上體育,加強鍛煉,還可以增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面對困難與挑戰時堅定信念,勇于挑戰。這樣的鍛煉無論是對他們的學習還是生活,都是有極大裨益的。小學體育教學要講究藝術,老師要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以學生為本,讓趣味化的課堂留住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而展開教學,只這樣,學生的學習才會主動,才能更好地打下良好地終身體育學習意識。
參考文獻:
[1]于樂奎.小學體育課堂趣味化和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J].世紀之星交流版,2016(08).
[2]徐張恒.論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趣味性因素[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