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傳統媒體始終都扮演著黨和政府“喉舌”的角色,并不斷普及法治教育。在法治宣傳、監督司法等諸多方面,始終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貢獻極大。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越來越多網絡新媒體開始進入大眾視野,這也促使法治宣傳的傳播途徑得以拓展,國家與人民的關系也變得更加密切。我國政府也充分利用新媒體來宣傳法治內容,此舉有利于促進公民的法律意識的覺醒,社會也會步入和諧穩定發展狀態。
關鍵詞:新媒體;法治宣傳;互動性
一、利用新媒體進行法治宣傳的優勢
(一)新媒體帶來的改變
新媒體的出現直接讓信息傳播的方式產生巨大變化,人與人交往的方式也變得愈發多樣,這也顯然將人們固有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予以打破,思想也在與時俱進。相較于傳統媒體,新媒體主要表現出以下特點:廣泛性——每一個人都能夠實時進行信息發布與交流;交互性——每一個人都能夠在獲得信息之后做出反饋;便捷性——每一個人都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諸多信息。憑借于此,我國公民也會變得更加平等、自由。
(二)普發信息接受的便捷性
新媒體的出現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促使信息傳播速度不斷加快。利用新媒體,司法活動或法律事件均可以在第一時間做出報道,并接受大眾監督。舉例而言,通過利用微信、微博等多個社交平臺來將法律信息和法律知識發布出去,拉近與社會公眾的距離。除此之外,國家相關部門還可以與新媒體平臺展開合作,確保普法宣傳的感染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新媒體帶來了更強的互動性
新媒體的出現直接改變了政府與民眾之間的交往方式。對于政府而言,新媒體在快速發展的過程當中,直接讓政府在引導輿論方面的優勢逐步削減,社會管理的難度與日俱增。與此同時,這也為政府主動溝通民眾、服務民眾提供巨大便利,有利于政府與公眾直接對話,充分了解公眾需求,真正確保政府做到為人民服務。事實上,如今的新媒體顯然已經成為政府機構、官員輸送信息的全面平臺,政府在行使權力的過程當中,也變得更加公開和透明。通過新媒體,政府與民眾的交流更加順暢,便于接受社會的監督,做出正確決策。
(四)新媒體的強大透明度能有效促進國家法治建設的完善
媒體行業在法治宣傳中占據重要地位,其所發揮的作用尤為重要,能夠不斷完善我國法治建設工作,并確保其在司法和立法方面始終保持公正狀態。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如今的媒體具備較強的透明度,在進行法治宣傳時,群眾也能夠更加深入了解更多相關案例。基于當前的新媒體語境,還應該要推動我國在立法和司法等方面工作的順利進行,社會大眾也要主動參與到監督工作當中。
現如今,新媒體已然直接改變了法律的運作方式,在打破法律固有局限的過程當中,法律也會變得更加公開、透明。人們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來參政、議政,徹底打破其對于司法的傳統認知。
二、新媒體發展帶來的挑戰
針對于新媒體給社會帶來的影響,我們可以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按照相關統計結果看來,超過50%的人通過社交媒體獲得了虛假消息。盡管在新媒體環境當中,人人都成為了事件的參與者,但大部分人仍然是保持沉默的態度,一言不發。通過社交媒體,人們可以與網友進行交流,可這也容易導致其忽略身邊的朋友。在信息便捷的時代,人們越來越習慣于快餐式的閱讀、碎片式的思考,無法冷靜的做出正確評判。
除此之外,法律挑戰一般都是來自于新媒體的力量。新媒體憑借著廣泛性、便捷性等諸多特性,其在信息傳播過程當中爆發出巨大能量,一旦被有心之人濫用,則容易對社會公共安全和秩序造成不良影響。
三、結語
眾所周知,當前的我們都處于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如果將新媒體作為媒介進行法治信息宣傳時,還是應該要從了解新媒體運營開始著手,如此則能夠構建起一個更好的新媒體傳播環境,信息有效比也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我國民眾對于司法的了解程度在逐步提升后,我國的司法普及度也必然會朝上跨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孫付龍.新媒體在法治宣傳教育中的運用[D].南京師范大學,2016.
[2]張清.創新形式,讓普法宣傳走向“面對面”[J].新聞世界,2019(11):9-11.
[3]李虹.依法治國背景下媒體普法宣傳要點分析[J].中國報業,2019(06):80-81.
[4]陳桉辰.新媒體在校園普法宣傳中的運用[J].科技傳播,2018,10(20):166-167.
[5]李彥辰.新媒體在法治宣傳教育中的運用[J].法制博覽,2017(29):207.
[6]和克俠.新媒體在法治宣傳中的作用探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8(S1):35-36.
[7]杲鳳存.培育法治信仰 弘揚法治精神——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強化普法宣傳教育和司法宣傳工作[J].實踐(黨的教育版),2018(04):60-63.
作者簡介:
楊浩(1995-),男,漢,內蒙古太仆寺,本科,法學學士,政治學專業,國防大學政治學院,研究方向:政工,法律,新聞輿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