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晗
摘 要:育兒是一門藝術,對于新手父母來說尤其如此。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認為“男主外,女主內;父要嚴,母要慈。”造成了很多父親很少參與孩子成長的過程。科學的育兒方法,要求父母全部參與其中,尤其是父親身上的責任感、力量感、自信心,在啟迪兒童心智成長、促進兒童人格健全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父親應當且必須要參與到育兒過程中,對于父親來說,只要掌握科學育兒知識,在育兒中能做到的并不比孩子的母親少,所做的并不比孩子的母親差。
關鍵詞:科學育兒;心智成長:理性思維;社會適應性
一、育兒中父親缺位的負面影響
在育兒中,父親的缺位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例如多數人將父親的角色定位為“供養者”、“懲戒者”。認為父親的家庭責任就是掙錢養家,為此,父親可以經常外出應酬,談生意、出差、陪客戶。父親角色的社會性和商業性較濃,而父親應該承擔的家教責任和陪伴責任則被淡化,有些父親不愿意插手對孩子的管理教育,認為那是“小事”。缺少父愛的孩子常出現許多心理障礙:一是情緒不穩定,常伴有憂郁、恐懼、緊張、焦慮;二是自卑心理嚴重,女孩不自信,男孩少陽剛,而導致膽小、怯懦;三是意志薄弱,承受不了一點挫折。如果在兒童成長階段出現這些問題,無疑將會對整個人的成長與發展都造成深刻的影響。因此,為了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夠沐浴著愛的陽光快樂成長,父親必須在育兒工作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擔起自己的使命。
二、科學育兒中父親對兒童心智成長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養兒童獨立自強的性格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母親承擔了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由于天性使然,對于孩子的一些要求,母親總是盡可能的滿足。久而久之就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并形成任性、驕橫的性格。一旦孩子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輕則大哭大鬧,嚴重時還會摔砸東西來泄憤。如果在家庭教育中沒有幫助孩子養成獨立的能力,進入校園后也會因為無法適應教師的管教而出現厭學心理。相比之下,讓父親在育兒中發揮主要作用,則可以極大的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對于兒童獨立自強性格的養成有積極影響。例如,父親在育兒中會始終保持理想,對于孩子合理的訴求會盡量滿足,但是對于孩子的無理取鬧,父親則會加以制止,而不會聽之任之。父親的教育會讓孩子懂得如何克制自我,這是心智成長的一種體現。
(二)有助于提升兒童的社會適應性
在兒童的成長中,除了父母的陪伴、教師的教育外,同齡孩子也是孩子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是對于一些低齡兒童來說,如何融入到同齡人的圈子中,需要鼓起較大的勇氣。父親在育兒中,能夠帶給孩子安全感,讓他們更有自信心,減輕了兒童的社交恐懼感。在與同齡小伙伴的社會交往中,一方面是可以尋找共同的樂趣,共同參與游戲,在這一過程中讓孩子的性格變得開朗;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孩子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學會并遵守一些基本的社交規則。例如有好的想法要善于分享給他人;不是自己的玩具不要占為己有;玩游戲時要遵守游戲規則等等。在這些社交活動中,兒童的心智也會變得更加成熟。
(三)有助于兒童理性思維的養成
在兒童教育中,以母親為主導的育兒會讓孩子更加感性,而以父親為主導的育兒會讓孩子更加理性。雖然兩者都是兒童成長中缺一不可的重要組成,但是從孩子的長遠發展來看,理性思維無疑對孩子的影響更深刻、作用更重要。如果一個人沒有形成理性思維,遇事不懂得“三思而后行”,就無法在生活中、社會上立足。讓父親承擔更多的育兒任務,父親會身體力行的告訴孩子,遇到各種問題時該如何處理,讓孩子能夠樹立辯證的觀念,學會如何衡量利弊。例如,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時,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有一種很“炫酷”的玩具,自己也想央求父親買一個。在得知這種玩具價格較為昂貴后,父親與孩子商議給孩子買一款其他的玩具,并在周末帶孩子去一次游樂園。在父親的提議下,孩子欣然接受。
三、掌握育兒知識,促進兒童心智成長
(一)樹立學習意識積累育兒知識
作為一名父親,只要親自參與過育兒過程,就一定會知曉育兒的艱辛。如果沒有掌握科學育兒知識,不僅會讓父親耗費大量的精力,而且未必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甚至還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科學育兒是一門大學問,作為父親應當像學習一門手藝一樣,向對待自己的工作那樣,認真求學、虛心求教,讓自己積累豐富的育兒經驗,才能在育兒中做到游刃有余、得心應手。當前的環境下,我們有多種渠道去學習育兒知識,例如向周邊的一些家長請教,到家長學校進行專門學習,還可以自己從互聯網上搜集一些育兒視頻等等。只要有一顆認真教育孩子的心,抱有一種高度負責的態度,父親在家庭教育中一定會比母親做的更加出色。
(二)不要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
兒童心智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急于求成。作為孩子的父親,應當客觀認識孩子的身心成長規律,不要讓孩子背負過多的心理和思想負擔。例如,在很多父親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投入大量的資金讓孩子參加各種課余才藝班。但是在報名時,父親沒有與孩子提前溝通,一些父親甚至不了解自己孩子的興趣特長。強制讓孩子學習自己不喜歡的才藝,不僅讓孩子的壓力增加,也不利于親子關系的融洽。父親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推薦幾種興趣班,讓孩子自己選擇一種或幾種。孩子帶著興趣參加學習,既讓孩子自己高興,又提高學習成效,達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四、結語
科學育兒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而好父親也沒有固定的樣本。理想的父親應當兼具負責任、全身心投入及可親可信這三種特性。成功爸爸的秘訣,在于愿意承擔、認識孩子、愿意與孩子溝通,及注重孩子靈性培養等方面。父親要想做到科學育兒,首先自己要有一種積極參與陪伴孩子成長的意識,然后還要能夠通過學習,真正掌握一些育兒知識,這樣在育兒工作中才會有更好的表現,也容易建立起和諧、密切的親子關系。只要父親真正的用心育兒,就一定能克服兒童成長道路上的阻力,促進兒童人格的健全、心智的成長、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顏霓,張守廣.淺談父親在學前兒童心理發展中的角色和作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2):252-253.
[2]董光恒,楊麗珠,鄒萍.父母行為差異對兒童心理發展的作用[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16(10):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