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宇
(廣州市海珠區大元帥府小學 廣東 廣州 510225)
隨著體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國家對課余體育訓練越來越重視。課余體育訓練是全面建身計劃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小學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為國家培養優秀體育人才的重要渠道。而羽毛球是一種包括跑、跳、有氧和無氧結合的混合型體育運動項目,它同時具有游戲的趣味性,也是非常適合小學生參與的體育運動,因此推進并加強小學羽毛球課余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小學體育是我國少年兒童發展的基礎性教育,既是教育事業重要的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體育的重要構成部分。為了立足未來健康成長和發展,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教學掌握相關的體育知識、技能和技術而養成的促進身心協調發展的體育鍛煉的習慣和能力的教育過程即為小學體育。
什么是課余體育訓練?課余體育訓練是指具有體育才能和愛好的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接受校運動隊、代表隊、俱樂部等形式開展的系統的課余體育訓練,以發展身體,增強體質、活躍身心、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和豐富業余文化生活及培養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為目的而進行的體育教育活動。
課余羽毛球訓練是指具有羽毛球特長和愛好的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接受運動隊和羽毛球俱樂部等形式開展的系統的課余體育訓練,以全面發展學生們身體和心理素質,提高羽毛球運動水平,及為國家羽毛球隊培養后備人才為目的一種教育過程。
小學生的年齡處于生長發育階段,他們的骨骼與成年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少年兒童的骨骼中的骨松質多,硬度較低,彈性大,相對容易變形。肌肉群相較于成人不同的是,少年兒童的小肌肉群正在發育中,肌肉中含水多,蛋白質少,因此對精細動作的控制會弱一點,在力量和耐力方面也會不足。在呼吸系統方面少年兒童的肺活量相對較小,最大吸氧量遠低于成人。少年兒童在神經系統方面的特點也很明顯,他們的神經系統正處于迅速分化和生長階段,因此會出現多動、協調較差、語言思維能力弱等神經系統不穩定的現象。兒童在心血管方面也有顯著的特點,他們心臟收縮力量弱,因此劇烈運動時心臟承受的負荷很大,不能持久。
針對上文的小學生的肌肉發育特點,在教學中以大肌肉訓練為主,小肌肉輔助練習。例如,左右手配合發球的動作,通過老師或教練的正確示范,從站姿、握拍、發球等幾個方面分步驟講解,降低難度,方便模仿,加強了小學生的體驗感。針對小學生的呼吸系統特點,增加耐力性和短時間的變速跑,例如,在羽毛球訓練過程中選取步法訓練,并控制時間1分鐘以內,將重點放在步法連貫上。針對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老師可以采用直觀示范教學,例如,老師直接示范打球動作,讓小學生們有個比較清晰的模仿對象。講解的過程中需要形象化、趣味化,比如,將內容編成口訣。小學生神經細胞代謝旺盛,易疲勞,因此活動時間必須適當,微微出汗為宜。
目前大多數學校的羽毛球場地還是處于水泥或者木地板中,羽毛球場地并沒有實現塑膠化。學校和相關部門對羽毛球的經費投入遠低于對籃球和田徑項目,因為經費的原因,場地設施得不到很好的更換,直接影響小學生羽毛球課余訓練。
在學校各項工作主要圍著升學率在一方針下,各種應試輔導班層出不窮,吸引著家長前赴后繼地帶孩子去上各種輔導班,而需要家庭和學校積極參與的課余體育訓練的支持率卻比較低。訓練和學習的矛盾依然存在。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參與課余訓練會影響學習成績。孩子們只有在課外活動時間才能進行相關的課余訓練,對培養羽毛球興趣及掌握技能是遠遠不夠的。
一些學校對體育師資的要求不高,對體育訓練不重視,體育老師在學校中的地位偏低。近年來隨著小學教育改革,國家政策的頒發,學校羽毛球教練員主要由外聘教練和校內教師組成。外聘教練并沒有一線教學經驗,一方面訓練內容主要以技術、體能、戰術為主,相對單調,難以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另一方面是很難做到結合孩子的生理特點和學習情況來合理安排訓練強度和時間。校內體育老師,很少有羽毛球專項的老師,有些學校的體育老師在體育課以外還有其他的工作,因此授課過程中意愿不高,訓練效果偏低。
小學生在興趣的選擇上非常具有主觀性,不是以項目本身的興趣點出發,他們更在意是否有同伴一起練習,比如同學中有比較多的人選擇街舞、籃球等課余訓練時,他們可能會對很多人選擇的項目感興趣。家長的出發點相對客觀但具有功利性,他們會考慮學習羽毛球對孩子以后的發展及就業是否有幫助,不會刻意引導,因此容易忽視孩子的羽毛球興趣。由于羽毛球是需要一定技術的競技體育項目,家長就會產生對比心理,當在羽毛球訓練過程中看到別的孩子技術比自己孩子好時,會不甘心地強迫孩子,增加訓練難度,在這個過程中易忽略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而導致抗拒羽毛球訓練。
羽毛球作為競技體育項目,在比賽的過程中可以更好推廣普及和發展。競賽是檢驗訓練結果的一個指標。有利于小學羽毛球的推廣和普及。通過比賽,學生們能清楚地發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便于后面的訓練中改變。比賽還能增加孩子們練習羽毛球的積極性。但目前小學羽毛球參賽選擇較少,參賽狀況不理想。目前,自主組織舉辦的校內羽毛球比賽的小學鳳毛麟角,校際之間的比賽相對更少,很難滿足想參加競賽得到鍛煉的學生們。
近年來,為了響應深化小學體育教育改革的口號,一些學校開展羽毛球課余訓練的過程中采取與體育俱樂部聯辦的模式,部分緩解了學校課余訓練的壓力,場地和教練資源不足等提供了靈活的解決辦法,但也矛盾凸顯,就是管理難度大。
少兒的骨骼硬度不夠,羽毛球運動中的跑跳等動作較多,為了避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受傷,因此學校要盡可能地去實現羽毛球場地塑膠化。羽毛球是對技術有一定的要求的劇烈運動,相應地對球拍和球的消耗也比較大,因此學校需要有足夠的體育器材及設施的儲備。比如高科技的發球機,學校在條件允許下盡可能地為訓練提供器材支持。
教師要在強化自身的專業素養的前提下,根據《體育大綱》結合少兒的學習情況,身體特點等合理安排訓練次數、時間、強度、確保順利且有效地進行訓練。針對家長擔心孩子參與課余訓練影響學習成績的觀念,這需要教師積極與家長耐心溝通交流,逐步推廣宣傳羽毛球訓練的好處,告知家長,訓練時間是經過合理安排的,不會與孩子的學習產生沖突,而是會帶來積極的效果,課余訓練會促進學生以積極的狀態投入學習。
作為教學的實施者,教師的訓練水平和能力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訓練結果。因此提高教師和教練的綜合訓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對外聘教練進行教學,外聘教師一般是體院畢業生或退役的羽毛球運動員,在技術上較校內體育教師占優勢。但在一線教學方面經驗缺失,不了解少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因此校內的師生需要與外聘教師多溝通交流,協助他們更好的了解少兒的身心特點,便于外聘教師更合理地開展小學羽毛球課余訓練。另一方面,校內老師普遍是體育院校畢業生,他們在理論和技術方面都有不錯的能力,但在羽毛球專項技術上較外聘的羽毛球專項的老師要弱一點,因此學校需要組織并開展校內教師與外聘教師的學習與培養計劃,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另外在教練選拔方面需要形成相應的考核制度,合適的制度管理,不論是對教練還是對學生都是有利的。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指派專人對教練實施固定的訓練計劃及考核。要求教練在訓練過程中針對不同孩子寫不同的訓練計劃。
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等心身心特點導致他們的興趣點變化快,他們在興趣選擇上更具有主觀性,更多與身邊的同伴選擇相同的興趣,而更多的家長會考慮學習羽毛球對孩子以后的發展及就業是否有幫助,并不是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基于這些因素,后期孩子會因一系列的問題而淡化對羽毛球的興趣。因此,當孩子參與羽毛球課余訓練時,家長和老師要充分調動孩子興趣點的多種因素,主動與孩子交流,幫助他們正確理解羽毛球,加深他們對羽毛球的興趣。在訓練過程中要根據孩子們興趣點變化快的特點,合理控制時間和強度,關注孩子們的訓練,發現不規范動作時及時正確地引導。其實老師的鼓勵和支持也是促進小學生們對羽毛球的興趣培養的有效方式之一。
當前,開展羽毛球比賽的小學比較少,反而社會民間組織的賽事要常見一些。但民間組織存在賽事少、級別低、規模小、比賽形式不完善、推廣力度低等問題,對小學生參賽的吸引力不夠。改善這一問題,需要從政策層上面著手,一方面給予學校課余體育的支持,另一方面呼吁中國羽毛球協會鼓勵大中型企業和民間組織合作組織一定規模的比賽。完善比賽形式,加大推廣力度,鼓勵學校參與,一定規模的賽事既能給賽事組織者帶來經濟收益,又能為國家羽毛球事業培養后備人才。
當前,多數學校開展羽毛球課余訓練的過程中采取與體育俱樂部聯辦的模式,部分緩解了學校課余訓練的壓力,為場地和教練資源不足等提供了靈活的解決辦法,但管理難度大的問題卻愈加突出。針對這一矛盾,學校在這種模式融合中,應逐步去完善管理體制。如何完善課余訓練的管理體系呢?一方面,學校與校外的體育俱樂部協定相應的監督機制,另一方面,學校與校外機構共同參與課余訓練的培養方案制定。
綜上所述,小學課余羽毛球訓練是一個長期過程,雖然面臨著諸多的問題,但隨著小學教育改革的深化以政策給予學校課余訓練的支持,將逐步推進小學課余羽毛球訓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