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第六實驗小學 王保國
社會發展增速,對校長的專業素養和管理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而校長所擁有的知識數量和質量,決定了其領導學校的方向和成效。校長的這種能力離不開終身學習、時刻研讀。校長不但要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和育人目標,確保正確的辦學方向,還要擁有廣博的科學文化、人文歷史知識,更要系統地研究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和教育法學。校長只有具備復合型知識結構,才能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的需要。同時,校長還需要通過定時學習、讀書分享、交流體驗、評價激勵等方式,引導師生熱愛閱讀,打造書香型學園,為打造學習強國助力。
學校文化是學校建設的核心和靈魂,而一所學校的文化品位也彰顯著校長的辦學方向和精神追求。學校要確立屬于自己的核心文化理念、辦學目標、實現路徑,形成完善的文化體系。校長首先要研讀名校的文化精髓,借鑒其成功經驗;其次要基于學校實際,尊重既往、傳承歷史;再次要做好調研,采納教師的集體智慧;最后要分級宣講,做到學校文化入心入腦,特別是讓年輕教師人人會講學校文化,個個都是宣講員、踐行者。以我校為例,我們在系統分析“培養什么樣的人”“以怎樣的方式培養人”這兩個根本問題的基礎上,確立了學校核心文化理念:“澤潤兒童心靈,賞愛七彩人生”,即潤愛教育;我們制定了培養“真、善、美、新的陽光少年”的辦學目標,通過文化引領,打造了一座積極向善的家園,豐盈了教師,也滋潤了學生。
校長作為學校改革發展的帶頭人,擔負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雙重任務。而實現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途徑在課堂,關鍵在課程。課程領導力是校長專業能力的體現,校長必須要對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有清醒的、整體的理解和把握,有效統籌,善于充分挖掘校內外的各類資源,不斷豐富學校的課程體系。多年來,我校教研團隊,圍繞國家課程,打造了高效課堂;圍繞學生個性發展,打造了多元課程。作為校長,我帶領全體教師通過集體備課、說課評課、磨課研課、評價反思,為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創造平臺和機會;及時總結學校貫徹國家課程的優秀成果,認真編輯整理課堂實錄、優秀課案集、課件集、高效課堂問題庫、論文集、反思集等,形成系統的高效課堂實踐體系;積極鼓勵各級部申報以高效課堂為主題的課題研究;依靠本校師資特長、社會資源,開發了多樣化的社團課程;依托學校地理優勢和文化基因,開展了環境保護、動植物調查等主題實踐活動;因地制宜開展社區服務活動,努力培養孩子們熱愛自然、熱愛環境、熱愛家鄉的思想情感。
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校長作為德育落地的重要支撐力量,其德育領導力對于學校的德育工作能否順利開展至關重要。結合少年兒童的認知特點,校長要對學校德育工作有清晰的認識、規劃和建設,引領思政教育工作者積極完善德育體系,打造新時代的德育文化。我校結合我國的傳統節日,進行愛國主義、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將學生自主管理按職設崗,做到班級事務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抓好課上和課間的紀律、衛生、安全、文明禮儀的監管和評價,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把學生需要的節制、寡言、秩序、決心、節儉、勤勞、真誠、公正、謙虛、清潔、冷靜、樸實、謙卑等13種習慣制成自評手冊,讓學生日評日省,養成好習慣,美行天下;對每月、每學期進步明顯的學生,級部主任或教師可以讓孩子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年末對表現優秀的學生授予榮譽稱號,并分別頒發證書、獎牌或獎杯,讓有效的評價激勵學生美德。在此過程中,校長關注師生的發展,以生動的方式引領師生,豐富師生的情感,回應師生的需求,從而實現教書育人的目標。
校長的人性魅力是其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學識水平、為人處世和管理能力的綜合感染力。校長要想讓人性領導力在學校發展中定向引航,自己必須做到:一是堅持率先垂范,要求教師做到的自己必須做到,教師做不到的自己也要做到,慎言、慎行、慎獨;二是增強服務意識,校長的職責就是為學校發展服務,為教師成長服務,為學生成人服務;三是講究情深義重,要把校務當成家務、同事當成親朋、學生當成家人,這樣校長的凝聚力、學校的影響力才會不斷增強,歷久彌新。為此,在不影響課時的情況下,我校在教師直系親屬住院時可給予兩天的親情假,哺乳期教師可以隨時送奶,孩子上幼兒園可以給予教師接送時間,教師生日敬獻校長親自書寫的慰問賀卡……用人性化提升管理的溫度,讓操守蘊含愛的味道。
校長在學校里、教師中、社會上承擔著鑄魂追夢的神圣職責,只有不斷完善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領導力,才能帶領團隊建設一所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