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開發區中心校 徐瑩瑩
在小學生成長發育過程中,體育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具有快速跑動,激烈對抗的籃球是深受廣大小學生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籃球不僅能夠促進小學生身體全面發展,也能夠鍛煉小學生的跑跳能力,提升學生的注意力。普通學校的籃球教學都是按照傳統教學模式進行的,從根本上忽視了如何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這樣使高年級小學生缺乏對籃球運動的學習興趣,進而不能很好地掌握籃球技能。相比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身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更加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案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
籃球運動是一項將游戲和技術相結合的運動,在教學中不僅要保證課堂技術性教學,還應該有相應的趣味性。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素質、身體協調發展,更有利于籃球技術的掌握以及課堂質量的提高。雖然傳統的技術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對籃球方法的掌握,但同時也存在小學生對所學動作不感興趣這一突出問題,學習傳接球技術,如果教師在意各種細節,一個枯燥的動作就會喪失學生的耐心和消磨學生的興趣。因此為使課堂更加有效,設計一些特別的教學方法,就會提升學生對籃球的興趣。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會發現學生雖然積極參與籃球運動,但是他們的基本功十分差。為了培養學生的基本功,讓他們更好地進行籃球運動,在課堂中進行運球、控球、搶球的培訓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控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半場教學,學生排隊運球,迎面接力。每個學生左右手同時運球,從起點至終點。若球被運丟,則重新出發。在搶球的教學中,教師安排學生在籃球場底線外1米處等待,在這片范圍內只許接球隊員在內,其余任何隊員不能夠進入。按照每組5~10 人的人數進行分隊。課程開始時,雙方派一名學生在中圈進行跳球,獲得球權的隊伍利用運球和傳球來組織進攻,想辦法將球傳送給同一隊伍的接球員,接球員拿到球后,該隊就獲得1分。同時防守隊伍應該積極組織防守,努力進行搶斷,通過運球和傳球進行攻守轉換。在規定的時間內,得分多者為勝利的隊伍。在運球的教學中教師根據上課的人數將學生分為8至10 人一組。若采用半場形式訓練,則安排學生輪流進行運球,分為圈內和外圍,外圍每組三個球,外圍的同學將球運入圈內,圈內的同學進行防守,避免被外圍的同學用球擊中。然后每組進行交換訓練。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運動能力,還可以提高交際能力和協作能力,更能提高籃球水平。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在課堂中教授的內容,得通過學生的表現才能反映學生的掌握情況。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方法,利用課堂的前半段時間向學生講解籃球技巧、規則以及相關的動作要領,培養學生的戰術意識和提升的技巧。特別是比較復雜的動作,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向學生著重講解并進行相關動作的演示。在課程的后半段時間,教師可以安排實戰訓練,并進行相關的指導。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一個籃球運動員,利用教學器材進行模擬講解實戰的技巧,這樣不僅高度還原了籃球實戰,還增強了教學的互動性。然后進行學生動作示范,挑選優秀的學生進行動作技巧示范,以促進學生進行競爭,讓他們通過模仿和學習,有效掌握必要的技能。最后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對抗,利用實戰訓練來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領會籃球的多項需要注意的地方。臨近下課的時候,通過多媒體技術和學生復盤,通過分析學生的動作等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籃球的學習。這樣促進了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和助力他們更好更快地掌握籃球技巧。
由于現在大部分學校仍然采用傳統的籃球教學方法,教學形式過于單一,缺乏趣味的教學方案,很少能充分調動小學生進行籃球鍛煉學習的積極性。由于籃球是一項競爭激烈、對抗性較強的團隊活動。它不僅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了學生體質,還提高了學生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學生的優良品質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也得到了提升。因此學校應該重視籃球運動的教育,體育教師應該設計趣味性的籃球教學方案、趣味性的語言藝術,促進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的興趣。教師在提高教學方面的素質修養的時候,也要及時關注學生的表現,并對其進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