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 云南 昆明 650106)
網球運動因其獨特的魅力備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在高校體育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之一。網球教學與其他運動項目教學相比有著獨特的特點與技術要求,其雙打與團體賽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集體精神,對促進學生養成協作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高校網球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提供了可能的前提條件。合作學習是我國教育發展的熱點話題,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網球教學中,有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以滿足現階段教育發展需求,有效完善與豐富網球教學理論與實踐。由此可見,該種模式在高校網球教學中具有實際價值,值得深入思考與研究。
近年來,網球作為一項時尚健康的體育運動,在高校中日益受到學生的青睞,逐漸成為關注度較高的運動項目的典型代表。在目前的高校網球教學中,受限于場地設施、教授時長等諸多因素,整體看教學成效還有待提升,課堂上開展的具有合作性質的學習活動仍然也存在著不足之處。例如,教師在課堂上依然沿用傳統教學模式,習慣用一些老教法進行教學,缺乏對課堂教學改革意識,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在教學實踐時間的安排上,大多數教師會花費很多時間用于理論知識的講解,不太重視學生的合作實踐操作,加之,課程教學與考核始終是圍繞技術技能教學進行的,如正拍擊球、反拍擊球、網前截擊球等,忽視了對網球運動起源、賽事、禮儀等其他知識的傳授,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創新意識不足,使得學生參與網球訓練的積極性普遍不高,難以真正保證教學效果。綜合來看,針對目前高校網球教學的不足,引入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顯得至關重要,對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與團隊精神起到了積極影響,有助于從根本上提升教學成效。
結合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種種優勢,將其應用于高校網球教學中,在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高效網球教學應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為研究對象,采取教學實驗方法,驗證其實際價值。從我校網球選項班級隨機抽取60名學生,將其分成各30名學生的對照組與實驗組,分別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經實驗研究后,發現對照組與實驗組在身體素質、技術水平、交往能力等方面有明顯差異,實驗組各項指標優于對照組,可見在高校網球教學中構建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具有一定實踐價值。具體如下:
(1)在高校網球教學中融入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通過團隊合作,指導學生科學進行網球訓練,對提升學生的下肢力量、彈跳能力等均有著促進意義,源于網球運動中用下肢進行支撐、制動與發力,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2)在高校網球教學中融入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對學生網球技術水平的影響。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以教學分組的形式,向學生傳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小組內部自主進行網球技術學習,對提高學生網球技術水平有著積極影響。在高校網球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法進行教學,能夠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網球運動的重難點,不斷提高自身的網球技術水平;
(3)在高校網球教學中融入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對學生交往能力的影響。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在鍛煉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方面起到了積極影響,首先在學生小組中學生之間更容易建立溝通與交流,其次處于明顯競爭氛圍下的學生愿意表現自我,再者合作中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與同學關系更有利于提高與他人交往能力,可見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明顯的提高作用。
綜合來看,在高校網球教學中,利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競爭意識,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結合目前高校網球教學概況,考慮到在教學中融入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際價值,現從如下幾個方面提出具體的應用設想,以便有效提高教學成效。
在高校網球教學中,促進信息的交互與共享是采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最為顯著且直觀的優勢,也是其實踐應用的突出體現。教師采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除去網球課的課堂學習時間外,也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課下時間,合作完成課堂布置的學習任務,為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供機會。
例如,教師在傳授學生網球技術技能知識時,有針對性地將學生分為課下學習小組,鼓勵學生利用課下時間交流課堂學習心得,繼而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如網球課程開展2-3周左右,對學生進行二次分組,幫助學生度過磨合期,以便更好地了解個人的能力素質與性格因素等情況。為提高小組合作成效,與學生進行溝通,發現學生多在學校的網球場、休閑區、食堂、宿舍、教師等場所進行網球技術技能與理論知識的交流,彼此交流對于所獲取到的信息內容,長此以往能夠確保學生更為深入地貫徹學習內容,相較傳統教學模式更有助于取得較佳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開展網球教學時融入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能夠確保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中去,提高學生合作積極性,達到展現學生主體性的目的。因此,在高校網球教學中,教師利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來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需要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與身心特征,通過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來引導學生自主參與網球合作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網球運動的樂趣所在,使其在實踐練習中能夠有效掌握好合作技能。
例如,在講解網球截擊球知識點時,教師會花費較少的時間來進行基本姿勢的講解,向全體學生講授截擊球技術的內容。轉變以往課堂教師占主導地位的教學觀念,利用合作小組活動,將課堂的大半時間花費在合作探究方面,指導學生自主參與到截擊球的合作學習中去,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待學生有效掌握技術要點后,選出小組進行課堂演練,找出小組成員在實踐學習里的誤區,如存在拉拍時間不夠、預判不及時、近身截擊難處理等錯誤動作,再進行正確的動作示范。通過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生在課堂學習時將更主動地投入,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主動探索與合作興趣,從而實現網球運動技術的不斷提升。
為落實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網球教學的目標,教師在進行網球教學時要從學校網球場地與班級學生組成等情況出發,科學劃分小組成員,注重日常練習中學生分組工作的合理性。因此,在日常練習中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教師需要注意如下事項:教師要明確各小組成員的位置,如練習人員、檢查人員等,安排小組成員相互檢查來約束自我與他人,等到小組成員達到30個球左右的練習量后,各個成員可交換位置,以確保小組成員都能得到相應的鍛煉;教師可從小組自由組合方面來考慮學生分組,鼓勵學生在分組前做好相互了解的準備,選擇與自身運動能力、性格差異相匹配的團隊成員,使得學生之間能夠相互幫助學習;教師要制定小組規章制度,選擇一名備受學生推崇的小組組長,確保組長帶領小組成員學習,形成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小組學習氛圍,指導學生朝著共同的目標進行有效合作。
例如,為促進學生高效掌握網球技能,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多球練習,按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差異等實際情況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并尊重學生的意愿確定最終的小組成員。在小組合作練習中,首先要讓學生進行基本的握拍、站位、揮拍等動作的預熱練習,其次指導學生合作完成手拋球喂球練習、球拍送球喂球的練習任務。根據班級學生的人數,按5-8小組為單位,選出個人表現最佳且具有領導能力的學生作為各小組組長,帶領其他學生進行多球練習。在具體練習過程中,教師要與各組組長進行密切溝通,讓有一定球感的學生幫助一些球感較差的學生進行練習,強化學生判斷落球點的意識,做到嚴格要求學生逐步提高擊球次數、改變擊球路線,使其在互幫互助中提高個人的技術水平。此外,待學生完成小組練習任務后,組織開展多球練習技術交流會與學習心得交流活動,促進小組成員及其各個小組之間的交流,也有助于提高小組合作效率與合作質量。
在高校網球教學中融入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不僅體現于網球教學課堂中,還能在完成課外任務中延續合作學習的作用。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相對有限,通過課堂教學并不能完全呈現一些復雜的教學內容,在每次完成教學活動后向學生布置課外任務,如步法練習、課程復習等,更有助于學生鞏固理論知識。此外,由于網球動作練習的難度不一,僅僅通過短暫的課堂教學時間,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完全理解,引入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布置課外任務,對加強小組間的練習監督有著更為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布置課外任務時,要綜合各項教學要素,從教育角度的多樣性出發,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練習,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網球知識與相關技能,以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例如,在講授網球的幾種握拍方法時,課堂教學結束后及時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開展網球握拍練習、組織學生觀看網球比賽,并就任務的完成情況擬定后續學習計劃,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加深對東方式、西方式、大陸式等網球握拍方法的印象。教師組織學生成立班級網球社團,借助競賽來引導學生合作完成課外任務,幫助學生掌握主要的東方式握拍方法。待學生形成合作思維后,鼓勵學生對合作學習方法進行創新,從學習合作延伸至生活合作層面,組織學生合作探究網球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慣用握拍方法,據此展開熱烈討論,使得學生在寓教于樂的學習氛圍中合作完成任務,促進學生在相互合作與創新基礎上提高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在高校網球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通過強化學生間的交流、營造良好的合作空間、在日常練習中做好學生分組工作、在課外任務中培養學生的合作創新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網球技術,讓學生感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促進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