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霞
摘要:隨著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各個行業的競爭都在不斷加強,為了能夠很好地促進自身發展,公司必須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本篇將從核心競爭力以及財務戰略的根本理論出發,探析在核心競爭力下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影響要素,并在此基礎上對核心競爭力的三個不同階段實行財務戰略分析的匯總。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財務戰略;管理
一、在核心競爭力下對企業財務戰略的影響要素進行分析
(一)環境要素
環境探析主要包含宏觀競爭環境分析以及內部環境分析。在環境分析的過程中不但企業要依據所處的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確立企業的競爭地位,取得競爭優勢的戰略選擇進程,還要把企業的財務戰略目標和企業競爭能力進行結合。
1.宏觀環境因素
企業宏觀環境要素所包含的就是政治要素、經濟要素以及技術要素。政治要素所指的就是國家方針政策以及法律法規的改變對公司運營的行為是否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對公司長期投資的行為以及公司長期發展戰略目標的影響;經濟要素所指的是社會經濟情況與國家經濟政策;技術要素所指的是在公司目前所處的環境中的科學因素以及和該因素有直接關聯的各種社會現象的融合。
2.內部環境分析
就財務戰略而言,內部環境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對企業的資源以及戰略目標進行評估,發現企業本身的優缺點,并探析其形成的原因,從而確保企業的競爭優勢,充分的挖掘出公司的內在潛力[1]。因為這些要素具有其本身的慣性,需要通過有組織以及有力度的行為方可變動,在和公司的外部環境相對應的基礎上經過探析公司本身的優缺點加以確定。為此,公司內部環境探析是制定財務戰略決策前不可缺少的基本工作。
(二)風險要素
企業風險劃分為市場風險以及個別風險。市場風險主要的要素就是社會經濟活動的水平、通貨膨脹水平以及利潤波動等,因此把這種風險統稱為系統性風險或不可分離式風險,指的是出于特殊因素的改變而給投資公司的效益所造成的不確定性。這種風險對特殊公司來講是一種可以規避的風險。個別風險又劃分為運營風險以及財務風險,因此,要探討個別風險中的運營風險以及財務風險。
1.對運營風險和核心競爭力的培養目標進行權衡
運營風險所指的是公司不存在負債的狀況下,對其將來效益的不確定性。一般來講,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所處的階段有差距,其所運營的風險也是不一致的。即使核心競爭力處在相同階段,公司之間的運營風險也有差別,因此,運營風險通常使用運營杠桿的系數衡量。
2.對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進行搭配
財務風險與運營風險經過組合能夠產生出很多經營形式。目前,人們普遍認為運營風險高的公司應以權益融資為主,這樣投資者才有可能了解到自己所投資風險的大小。債權人不愿意貸款給經營風險高的公司是因為債權人冒著權益融資式的風險,卻只能取得債務融資式的回報。為此,具有經營風險高的公司應使用低風險的財務戰略,權益風險資本應盡可能使資金具有彈性以及可變性,也就是企業運營風險高,而財務風險相對來講較低。反之,運營風險低,而財務風險就會相對較高一些。
二、如何加強核心競爭力在公司財務戰略中的運用措施
公司核心競爭力在成長的進程中也具備不同的階段性特點,可以劃分成核心競爭力形成期、核心競爭力發展期以及核心競爭力衰退期三個階段,在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不同階段具有相對應的財務戰略。
(一)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階段采用集中財務策略
在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初期核心競爭力已經能夠初步識別,但是穩定性低,路徑依賴性也較為弱化。與此同時,在這一時期核心競爭力具有不可交易性、不可代替性以及不可模仿性[2]。同時,公司自主創新能力較弱且價值性偏低,所創造的利潤較少、運營風險較高。在這個階段,對公司新產品的研發與市場的擴張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投入。
在這一時期,出于公司的信用度較低,并且還沒有建立一個完整的市場地位,因此外部的籌資能力也較為有限。與此同時,當運營風險較高時,運營風險和財務風險要采取反向組合,促使在這一階段能夠有效的減少其所存在的財務風險。與此同時,公司可以采取集中財務戰略,主要的目的是經過集中企業資源對市場占有率進行擴張,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方向實行原始累積。在籌資方面公司應執行低負債籌資戰略。公司在這一階段的資金來源主要以公司內部自由資金以及各種政策性資金與私人效益資金為主,并且在這一階段的最佳融資捷徑是內部融資。在投資方面為了減少公司的運營風險,因此,在此階段則適合采用內部發展型投資戰略。這種策略比較重視內部以及現有資源的開發,為此可以有效的降低公司的經營風險。并且公司在這一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實現擴大市場以及產品研究的目的,所以導致此運營風險較大。為充實資本,也為公司核心競爭力提供進一步的物質基礎,同時,公司所分配的戰略目標應采取低微股份分配率。
(二)核心競爭力的成長階段采用擴展型財務戰略
在核心競爭力的發展階段,企業核心競爭力所產生的成效已經逐漸步向穩定且具有持久性的特征。與此同時,在公司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期中,公司除了要投入較大的交易成本外,還需投入維護知識的成本,保護資源不受到其他企業侵犯。在市場中,處于核心競爭力發展階段的企業,其核心競爭力通常以品牌的方式展現出來,企業因此能夠得到更多資源。
在這一階段,公司可以充分運用現有核心競爭力。這時在財務上企業應對財務戰略進行擴張,擴張財務戰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實現公司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張,并在籌資方面公司應執行高負債的籌資戰略。為了滿足公司核心競爭力發展的需求,公司要把大部分利潤進行留存,并且大量的籌措外部資金。從投資方面來講,公司可以采用一體化的投資策略。一體化投資策略是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在產品、技能以及市場經濟上的優勢,依照資金的流向,使企業能夠在現有業務的基礎上不斷向外部以及內部發展的一種戰略[3]。在收益分配方面公司可以執行低收益分配戰略。公司在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期雖然和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期相比資金的流入量以及資金流出量的差額較小,但是其資金的流出量卻較大。與此同時,在這一時期公司的籌資能力還不是很強,而且投資機會相對而言較多,并且也需要大量的資金。為此,企業在此時期最好采取低現金股利支付戰略或不支付股利的戰略。
(三)核心競爭力的衰退階段采用防護財務型戰略
在核心競爭力衰退期間,公司核心競爭力支持下的核心品牌以及核心技術都已經逐步退出市場,其主要特點是在市場需求的整體萎縮狀況下公司一切價值活動只是一種被動反映,并缺失對投入成本搜尋知識的動力。與此同時,企業應依據公司本身所處的階段采用相對應的措施。
企業在這一階段應采用防范性的財務戰略。防范性財務戰略所指的就是預防公司出現財務危機。防范財務戰略并不意味著公司全面的萎縮,而是累積內部力量尋找新的機遇,從而進行新的發展。在籌資方面公司可以進行高負債的籌資戰略。并且公司的資金流入量以及資金流出量都將有所降低,一般狀態下可以保持資金凈流量的平衡。依據財務風險以及運營風險的反向組合原理,此時能夠容納較高的財務風險,也可以多點債務融資。
三、結束語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財務戰略的決定要素,財務戰略制訂的關鍵就是要確定企業核心的競爭力。為此,財務戰略管理進程以及核心競爭力的發展進程都是相對應的。不同程度的公司核心競爭力應有相對應的財務戰略給予支持,財務戰略的選擇需要根據核心競爭力所成長的生命周期實行。根據核心競爭力財務戰略的選擇與財務戰略的實施性以及與核心競爭力不同時期的結合,都證實了財務戰略管理以及核心競爭力發展進程中的相同性。財
參考文獻:
[1]湯永君.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 (23):9-11.
[2]吳麗芳.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財務戰略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 (8):149-150.
[3]閻華.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財務戰略研究[J].中國市場,2018 (1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