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摘要:2018年我國機場主要生產指標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機場面臨的發展壓力也越來越大,迫切需要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提升競爭力。而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實現經營目標和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對機場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從大型國有機場全面預算管理的特點著手,分析預算管理的難點,并提出突破瓶頸的對策,以期望提高大型國有機場的管理水平。
關鍵詞:大型國有機場;全面預算管理;特點;難點;對策
為打造高質量高水平的航空樞紐,各大型國有機場創新服務,激發改革,從多個維度推動發展,開展精細化管理,在保障安全服務的前提下提高經濟效益,提升內部管理水平。而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戰略管理和控制工具,是管理的重中之重。大型國有機場已意識到這一點,并很早開始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在前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面對信息化技術的普及和精細化的管理需求,迫切需要改善并提升目前的預算管理水平。
一、大型國有機場全面預算管理的特點
(一)航空主業收入較大程度受民航局收費政策的影響。民航發[2007]159號文和民航發[2017]18號文明確了航空性業務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2019年7月1日開始執行的民航發[2019]33號文中又下調了部分機場收費項目,對部分機場的收入帶來一定影響。非航空性收入如商業、廣告、候機樓租賃等業務依靠機場的地理位置和壟斷資源所產生,需要大力拓展市場。大型國有機場的收入來源主要是航空主業收入,受制于旅客吞吐量和起降架次的增幅,收入預算以生產指標預算為起點編制,在上年實際收入基礎上按照業務量的增幅預測。
(二)機場屬地化改革以后,部分大型國有機場劃歸地方國資委管理,其預算目標受地方國資委管控。每年需向國資委上報詳細預算及三年經營計劃,面臨國資委對利潤和收入完成預算情況等經濟指標的考核。
(三)大型國有機場成本端的控制存在上限。機場屬于服務型行業,人工成本占比較高,且年增長10%左右,波動較為穩定;同時機場航站樓、跑道等基礎設施投入較大,折舊成本較高,該部分費用保持相對穩定,但是在新建產能投放、在建工程轉固定資產后呈現階段性提升;大型國有機場成本中占比較高的人工成本和折舊成本屬于剛性成本,成本預算關注的重點在控制其他運營維護等成本的增幅。
二、大型國有機場全面預算管理的難點
大型國有機場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較早,建立了完整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架構和制度體系,但是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存在以下難點:
(一)管理者對預算工作不重視,使得預算管理很難發揮重要作用。國有機場內部人員認為預算管理僅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如一線部門僅僅關注安全和服務,不重視成本的控制。經營單位在上報預算時往往偏重于財務預算,關注利潤指標,業務預算與財務預算融合度不高,做大成本,做小收入,達到年底利潤超額完成預算指標的目的。
(二)預算編制模式簡單,預算編制方法單一,影響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大多數大型國有機場采用自下而上的預算編制模式,由各預算單位層層上報,經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核后下發,導致審核環節存在博弈空間,審核難度加大。收入和成本預算基本采用增量預算,在上年實際基礎上簡單考慮增長率。
(三)預算管理信息化技術落后,影響預算管理的時效性。(1)目前預算管理系統僅僅提供一個平臺,由各預算單位通過EXCEL導入已編制完成的預算表,未真正的實現業務預算,即每一個業務單位在系統中填報后自動生成預算表。(2)預算管理系統未能實現與財務NC系統的對接,未能與資產、人力系統有效集成。如對于預算外的事項不能由財務NC系統自動輔助判斷,僅靠人工判斷容易出現疏漏,導致某些費用在入賬后才發現屬于預算外事項。雖然在預算管理制度中已明確預算外審批流程,但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會發生不嚴格遵照流程的情況。(3)每月需手工編制預算執行情況表和預算執行報告,同時需對外報送各種不同格式的表格和分析內容,增加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
(四)預算與實際執行情況存在一定偏差度,影響預算執行的準確性。預算目標完成情況和各預算單位績效考核、薪酬及經營激勵掛鉤,直接導致了預算編制過程中各預算單位與公司的直接博弈,上報預算時不同程度存在虛增成本費用虛減收入的情況,導致每年成本結余較多,存在年底突擊花錢的現象。
(五)預算執行控制和監督力度不夠。預算成為各項成本費用立項的依據,一旦審核環節成本費用核減力度不夠,就會造成成本費用的浪費。每月對預算執行偏差的分析大多停留在數據層面,未能深入分析業務方面的原因。
(六)預算管理人員專業技能和業務能力欠缺。預算審核人員一般為機關人員,缺乏對業務的深入了解,存在博弈,僅憑上年實際發生數和預算說明去判斷,缺乏有效的審核方式。
三、突破大型國有機場全面預算管理難點的對策
針對以上管理難點,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一)改變預算編制人員的觀念,加強人才培訓和培養
1.強化機場管理人員對預算工作的重視。預算管理不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而是綜合的全面的管理,它貫穿于機場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涉及到各個部門和員工。預算編制人員需從企業戰略的角度編制預算,融合業務預算和財務預算。
2.提高預算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技能。預算管理人員應深入基層了解業務,建立多單位輪崗機制,豐富業務經驗,加強專業技能的培訓和學習,包括內部交流學習和外部專業培訓機構專業知識學習。
3.建立順暢的溝通渠道。雙方應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預算審核人員應真正了解預算單位的需求,在調整預算時詳細說明依據,從而編制更準確的預算。
(二)優化預算編制模式和方法,提高預算編制準確性
1.采用自上而下、由下向上相結合的預算編制模式。在正式編制預算之前,預算管理部門可組織對預算單位的調研,了解重大經營事項的變動情況,結合公司戰略目標制定各單位的預算指導目標,各單位在預算目標下編制預算,可減少博弈空間,提高預算審核效率。
2.積極應用滾動預算、彈性預算等先進的預算方法。把增量預算、滾動預算和彈性預算方法相結合,對于與業務量直接相關的成本費用,可使用增量預算;對于新增業務以及有變化的成本費用,可使用零基預算;而對于資金預算的編制可使用滾動預算。
3.加強預算編制的精細化,提高業務與預算的相關性。把部分固定成本費用的單價標準化,形成歷史成本費用數據庫,每年編制預算時可參考以往單價和數量,且不同單位之間相同成本費用科目可共享數據庫,可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
(三)提升預算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預算管理效率
1.在預算管理系統實行預算編制的全流程。在預算系統全流程的實現預算單位基層人員業務數據的填報,財務數據的自動生成,實現業務數據、財務數據的緊密結合,而不僅僅是數據的導入和合并匯總功能。
2.實現預算系統與財務NC系統、人力系統和資產管理系統的有效集成。對于預算外事項發生時,可在財務NC系統自動輔助判斷,提出預警,杜絕未經審批的預算外事項入賬。與人力系統和資產管理系統有效集成,避免重復錄入,滿足多方面信息互相融合的需求。
3.自動生成預算執行情況表和預算分析報告。可創建標準分析報告和數據分析表格模板,對相關數據進行制定,實現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報告;同時結合機場外部和內部信息完成格式化的預算執行分析報告,可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量,降低因人工計算帶來的錯誤率。
(四)加強預算執行和控制,完善預算考評體系
1.加強預算執行的控制和監督力度。國有機場預算管理人員應加強對預算的執行監控力度,加強檢查,重點分析預算執行偏差大的項目,建立科學的預算評價跟蹤體系,嚴格控制預算外事項的發生。
2.完善預算考評體系。建立多維度的預算考核體系,對以安全和服務保障為主的一線部門以成本費用完成率為考核重點,對經營創收為主的下屬單位以收入和利潤完成率、成本預算執行偏差率為考核重點,同時把預算編制的質量和預算外事項的發生作為輔助考核指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大型國有機場的特點,分析了其預算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難點,提出了突破預算管理瓶頸的幾條對策,希望能有助于提升機場的全面預算管理的水平,加強內部管理。財
參考文獻:
[1]王涵宵.全面預算管理在機場行業的運用探析[J].會計師,2017 (08).
[2]何柳.機場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J].經貿實踐,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