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添
摘 要:培養并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使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實施中的一大課題。教師提高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進一步增強學生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讓巧妙的讀前活動、精辟的讀中活動、精當的讀后活動成為提高小學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高效策略,使英語閱讀成為學生喜愛的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多維策略;實效性
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的基本環節。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是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訓練其閱讀技巧,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到:“英語課程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痹谡Z篇整體性教學的原則下,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發展學生的能力為目的,高度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習慣、方法和能力。王篤勤在《英語教學策略論》中指出:“閱讀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的策略性?!睂W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是教師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激發的,通過探索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聽說讀寫的能力,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進一步提高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讀中的教學活動通過不同形式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對語篇材料進行充分的閱讀,借助圖片或教師的提示來了解信息,并對相關的語言知識包括詞匯、句型和語法進行操練,積極利用語篇中的重要語言知識進行表達和運用,提高語言技能,享受閱讀過程,養成閱讀習慣。因此,在閱讀課堂中我主要采取以下幾種閱讀中的策略:
一.整體入手,分步解構
在學生進入課文閱讀時,教師挖掘好語篇的主題信息,根據語篇主題提出的相關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通過聽或讀的方式全面了解語篇的大意,挖掘主題信息。例如在教學Book7Unit4Keeping Clean一課Story中,公園在一天中有著不同的變化,教師要清晰地向學生梳理,開始公園是臟的,Gogo 和Tony經過清潔以后是干凈的,但由于垃圾太重,Gogo 又把公園弄臟了,前后這幾個變化,教師在歸納和講解的過程中要恰當地講,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思維水平。如果象蜻蜓點水或過深過透地講,這將無助于學生的文化積累和思維鍛煉。
二.循序漸進,分層閱讀
要使我們的閱讀課堂迸發出生命的活力,這要求我們的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既要考慮其多樣性和靈活性,更要考慮其有序性,要做到富于變化,難易適中,連貫緊湊,循序漸進,要能給學生一種前進感。例如:在教學Book 5Unit1《Seasons and Weather》時,為了讓學生有對四季有深刻的認識,教師可先播放各個季節的聲音讓學生猜測,接著呈現每個季節的明顯特征,春天的綠,夏天的熱,秋天的黃,冬天的冷,讓學生進行句子和圖片連線,當學生初步了解了四季,接著讓學生看圖描述各個季節,最后讓學生談論各自喜歡的季節,這樣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從視覺,聽覺上調動了學生,活動從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由理解到運用的原則,使學生活動之后感覺到進步,獲得成就感。
三.巧設提問,激活思維
提問是組織教學,啟發學生思維的手段,能幫助我們揮動并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教師應熟悉教材和學生,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課堂盡量避免提出一些簡單的“yes” or “no”的問題。問題的提出應關注于是否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活躍,是否有利于學生使用英語表達的能力。例如在教學Book5 Unit3時,Gogo他們在荒島上他們要買東西煮來吃,但沒有地方可以買到食物,這時我們老師可以下問題:1.Where can we buy food today? 2.Where are they? 3Can they buy food at the store? 4.Why? 5.If you are Jenny or Tony,what can you do?這樣的問題既讓學生聯系生活,又設身處地為他們謀劃,通過假設的問題讓學生發揮想象,充分的利用已有的語言知識解決困難,達到提問的導向作用,使課堂交流呈多向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示范到位,強化語感
在跟讀模仿語篇中,培養語感。現在我們使用的教材供學生閱讀的材料大都是以對話的形式來呈現的,如何使學生身臨其境,來說來演,如何讓他們理解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和語調等,這與我們老師到位的示范是密切相關的。老師準確,繪聲繪色的示范能感染學生,能讓學生深刻地記住相關的語句,反之,教師缺乏感情色彩的渲染,學生就會產生乏味、煩躁的學習情緒,學習積極性不強。如在教Book8 Unit6Feeling Fun的Story時,文中的三個主人公Master、the Monkey King和the bad man的語言就十分的豐富,教師做引導式的示范,接著讓學生想象他們當時的神態和語調,模擬Master、the Monkey King和the bad man的對話,這時學生興奮起來了,各人有各人的表情和語調,這一調動讓學生真正融入到情景當中,收到明顯的效果。
五.聯系生活,綜合運用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并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例如,在教學Book6Unit2Our New Home一課后,我讓學生設計自己的理想之家,然后用英語標出“家”中物品的名稱,并用英語作簡單的介紹,課后寫成小短文。由于活動內容和形式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經歷,學生個個都想為自己的新家出主意,頓時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通過活動不但鞏固復習了房間類和家具類單詞,句型There is / are …在交流中也得到了自如運用,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或多或少地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又如,在教學Book 1 Unit7 Food and Drink一課后,我讓學生開展“My Picnic Plan”活動,讓學生小組合作,共同協商野餐要準備的食物和飲料,通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情境,學生各抒己見,紛紛說出自己喜歡的食物和不喜歡的食物,達到本課語言交際的功用,在任務中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記憶效果。
許國璋教授曾說過:“只有通過讀,你才能獲得最大的實踐量,才能享受到學習外語的真正甜頭,讀會給你帶來一個嶄新的世界?!?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高效與否,取決于是否把新課程理念內化為課堂的實際行為,提高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時代的要求,是英語課堂教學自身發展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興趣為先導,開啟學生的創新思維,運用精辟、高效的策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英語閱讀成為學生喜愛的活動,愿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成為真正的、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