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蘭
摘 要: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在數學學習中必須具備的能力,是進行數學學習的重點和基礎,對學生計算能力進行培養和訓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部分。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老師研究和應用了各種方法和手段,集中訓練是其中的有效措施,并獲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對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集中訓練措施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對小學生計算能力教學提高幫助和借鑒。
關鍵詞:計算能力;集中訓練;措施
小學數學的學習中,計算能力是其必須具有的基礎能力。數學老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研究和應用了各種教學方式。集中訓練是進行計算能力培養的重要方法,數學老師結合學生特點及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訓練,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1、對學生進行良好計算習慣有效培養
小學生在進行數學習題計算時,會經常發生錯誤,這通常是因為學生粗心、馬虎、不認真、寫字潦草等不好的學習習慣導致的。所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和計算習慣是更好的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保證[1]。
1.1培養和訓練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在進行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要認真思考和審題,準確分析題意。第一,要對習題數字及符號認真看清,對其關系、特點等進行仔細觀察,并準確了解和明確。第二,要對習題運算順序有效明確,要對習題計算順序進行掌握和明確,知道先算啥后算啥,做到計算順序不發生錯誤。第三,要對計算方法進行了解和清楚,使其更合理和簡便,對其數據及運算特點進行分析,和相應運算定律及性質相聯系,進行判斷是否可以實施簡便運算,進而進行習題計算和解答。
1.2要讓學生養成良好校對習慣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勝心,在進行系統計算時,會不認真看題和校對,只重視做題速度,進而會出現錯誤。所以,在進行計算訓練時,老師要引導和培養學生認真對照的習慣,在進行計算題抄寫完成后,要認真和原題目當中的符合、數字進行對照,達到真正準確無誤。
1.3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規范書寫習慣
在進行習題的計算中,出現錯誤的重要原因中還有學生的不認真、書寫馬虎、不規范,進而會導致計算時錯看數字或符號等,而發生計算錯誤。所以,小學數學老師是集中訓練中,要重視學生的規范書寫訓練,達到每個數字和符號都規范、清晰、準確,進而保證計算的準確性。
1.4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習慣
組織學生進行計算,老師要重視合理把握口算和筆算,在口算過程中,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及其具有的口算能力范圍,如果口算困難,一定要實施筆算。讓學生對習題進行觀察,實施判斷和分析,進而培養學生細致、認真、嚴謹的良好觀察習慣,讓學生可以準確實施計算。
1.5引導學生養成驗算習慣
實施驗算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檢查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在進行計算時,要及時檢查和演算,對出現的錯誤及時糾正,進而確保計算的準確性。
2、重視口算能力訓練
小學數學的計算能力培養和訓練中,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口算能力訓練。實際數學教學中,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每天都進行訓練,比如課前堅持利用3分鐘到5分鐘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口算訓練,每堂課安排10道題就可以,但是必須要每天進行訓練[2]。另外要應用各種形式變換訓練,比如,進行聽算訓練、計算搶答、接續計算“開火車”等。通過不同訓練方式提高班級學生的整體計算能力,并可以訓練集中注意學習能力。還要對容易出錯的題型進行反復訓練,老師要對學生的具體習題解答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和掌握,在課堂訓練及作業布置中進行布置,讓學生進行反復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力。還有就是針對重點、難點實施專項訓練。老師實施計算內容設置和安排時,要對和課程教學內容有關的知識習題實施訓練,以給新課程講解奠定基礎。比如,在教學正方形面積知識前,進行數的平方計算訓練;在進行講解百分數應用知識講解前,老師可以針對分數、小數、百分數相互轉化訓練。
3、靈活應用各種計算方法,增強學生計算技巧
在進行計算集中訓練中,要重視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要求使用最優的計算方法,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及相應數學內容實施教學,更好的發掘學生數學潛能,提高計算能力的同時,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3.1重視算理法則及運算定律的學習和記憶
在進行計算集中訓練中,算理和算法是基本依據,只有學生對算理理解通透,對運算法則牢固掌握,同時可以靈活應用相應運算定律,進而才會進行快速計算,有效提高計算能力[3]。老師要講清楚算理發展,讓學生清楚明白。比如,對于10以內的數進行分解,要明確湊十法和破十法,要懂得數位,明確小數的性質和意義等。老師可以針對某個運算性質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會和感悟就按技巧。例如,通過加法和減法的運算性質(a-b-c=a-(b+c)),進行探究、總結除法運算性質(a÷b÷c=a÷(a÷(b×c))老師要結合課本中的習題及自己設計的習題,有針對性的開展訓練,讓學生對各習題運算符號及符號后面的數字特征進行比較分析,進而體會其中的運算技巧。
3.2熟記和靈活應用公式、數據、口訣等
在進行數學計算中,會有常用數據、計算公式、算法口訣等出現,學生要對這些進行熟記,進而在計算中靈活應用,以有效提高計算速度和準確率。比如,在進行20以內加減法、乘除法計算時,會應用乘法口訣,常用數據,如相加得10的兩個數等。再比如進行小數、分數、百分數相互轉化中,會有常用數據,如1/0.25=25%。還有面積公式、周長公式等各種公式都要熟記,進而在進行計算時會快速準確完成,以更好的提高計算效率。所以,老師要組織學生對相應的乘法口訣、各種公式、常用數據等實施專項訓練,每天默寫和記憶,進而使其熟記,在進行計算時會不假思索馬上寫出來,并能夠準確無誤,以此達到計算速度及準確性的提高。另外,數學老師要培養學生數感,使學生可明確計算的原因,并可以準確判斷計算方法,也會估計運算結果,進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是需要長期訓練的,老師對學生實施集中訓練也要在課程教學中持續進行,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使學生加強口算能力,重視各種計算技巧的學習和應用,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松.如何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18-118.
[2]馮麗.探析小學四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J].中國校外教育,2017(16):75-76.
[3]楊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分析[J].考試周刊,2019(18):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