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雨昕 宋子巖 張修齊
2013年9月至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二者共同構成了后來廣為人知的“一帶一路”世界合作倡議(The Belt and Road),這個巨型的連接合作網絡,幾乎橫跨了整個歐亞大陸,以及非洲部分地區(哈瑞爾達·考利等,2019),近年來還在不斷縱深發展。
2020年雖有新冠疫情的干擾,但中國經濟運行仍然是呈現出穩中向好的狀態,也并未停下“一帶一路”建設的步伐。在這其中,打通交通運輸動脈無疑是重中之重。研究顯示,交通設施完善將使沿線經濟體的運輸時間最高縮短 12%。據估計,由中國企業主導的“ 一帶一路”交通運輸項目將使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上的貿易成本降低高達10.2%。所以,基建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是有跡可循的。中國交建對于海外項目的早早布局投資,則為其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中,中國交建作為我國最大的國際工程承包公司,受益于“一帶一路”源源不斷的業務訂單和稅收政策優惠,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基礎設施工程技術優勢,為財務績效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交建是如何對“一帶一路”投資項目進行精準的長線投資,實現財務績效的穩定增長,將是本文需要關注探討的重點問題。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mpany Limited,簡稱中國交建) 是全球領先的特大型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核心業務分別為基建建設、基建設計和疏浚業務,這三項也是2014-2019六年間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前三。
基建建設業務收入的逐年增加,主要是由于PPP 類投資項目、路橋建設項目、境內公路、市政項目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工程建設中所承接的海外工程收入大幅增加;基建設計業務收入的逐年增加,主要是由于大型綜合性項目收入貢獻增加;疏浚業務收入的起伏則同環境和政策需要緊密相關。
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是我國的四大基建工程建設的龍頭企業。下文選取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鐵建這三家公司2019年的財務數據與中國交建進行橫向分析。
存貨周轉率及應收賬款周轉率方面。2019年,除中國建筑外,其余三家企業的存貨周轉率均高于建筑行業標準水平3,中國交建達到8.89,遠高于理想比率,呼應了企業回款不及時、產品供不應求、資金周轉不靈等問題。就圖1來看,中國交建2019年應收賬款周轉率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一方面反應中國交建前些年投資應收賬款集聚,建設資金存在缺口;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中國交建營運能力優勢明顯小于同行業平均水平,資金流轉速度過慢,過度依賴基礎融資,潛在風險水平較高。
圖1 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比較
銷售凈利率及凈資產收益率方面?!耙粠б宦贰睘橹袊唤ㄍ貙捄M馐袌鎏峁┝藦V闊的空間,目前中國交建的業務足跡已遍布世界139個國家和地區,具備極強的海外競爭力。中國交建2019年銷售凈利率遠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超過中國中鐵、中國鐵建兩家工程建設龍頭企業,僅次于中國建筑。多年海外市場的深耕發展和近40年廣泛參與國際承包工程的合作與競爭,讓中國交建成為了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領頭羊。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比較
表1 償債能力指標
新簽合同方面。2019年,四大基建巨頭新簽合同額高歌猛進,其它三家企業均突破2萬億大關,而中國交建也接近1萬億。由此體現四家企業經營能力強、市場地位穩固,行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緊跟新時期國家外貿發展戰略大局,中國交建牢牢地把握住了發展海外業務的機遇,積極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2019年,與沿線國家和地區新簽合同額為 1,958.30 億元,占公司新簽合同額的20%;共在139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其中在建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共計963個,總合同額約為1,304億美元。其中,相繼簽約了哥倫比亞至今為止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波哥大地鐵一號線 PPP 項目、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科倫坡港口城項目、中巴經濟走廊重點項目等一系列海外重大項目。
如表1所示,從短期償債能力分析,2011-2019年,中國交建的流動比率先增長后穩定,再輕微下降,且流動比率均低于標準值2,說明短期償債能力承壓非常明顯,變現能力弱。從速動比率來看,2012年前,中國交建的速動比率呈上升趨勢,2013年后基本小幅增長,維持平穩狀態,但仍達不到標準值1,說明短期償債能力較弱;從資產負債比率分析,2018年之前一直維持在75%以上,說明負債比率還是較高的,考慮到應付賬款較多,公司需要善用杠桿,調和資產負債率。
以2019年為例,對中國交建的支出和收入進行詳細分析。中國交建的資本性支出469.14億元,同比增長了15.02%,這主要是由于基建項目建設及設計業務的資本開支增加。建設業務中,投入BOT特許經營權支出318.40億元,長期應收款增加主要是由于海外PPP 投資類項目的增加。海外長周期的建設運營在帶來業務的同時,也無形中提高了企業資金準入門檻。
綜合來看,中國交建的償債風險存在但可以控制。
如表2所示,2015年前中國交建的存貨周轉率呈下降趨勢,但2015年后受距離、成本等限制,交建往往將當地賬外包給本地會計師事務所,也優先向本地供應商采購原材料(祝繼高等,2019),中國交建的存貨周轉率穩步提升,且2018-2019年呈大幅提升趨勢,說明企業的變現能力增強。應收賬款周轉率在2015年達到了一個頂峰,那一年也是交建海外基建業務蓬勃發展的一年。綜合來看,中國交建的營運能力穩定,應收賬款周轉速度需要提升。
表2 營運能力指標
2013年以來,整個基建工程行業新簽訂單持續快速增長。尤其2015年,海外新增合同金額同比增長40.6%(王嫣,2017)。2018年受到宏觀經濟去杠桿的影響,新簽訂單增速有所放緩。2019 年,來自于海外地區的新簽合同金額同比增長高達 23.15%。2020 年上半年,受海外疫情影響,訂單增速放緩,但海外新簽合同額仍有1163 億元,約占公司新簽合同金額的 22%?!耙粠б宦贰苯ㄔO的紅利對公司財務績效的影響可見一斑。
表3 盈利能力指標
如表3所示,2011-2019年中國交建的凈資產收益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但因為公司業績并沒有出現明顯下滑,主要應是由于“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國交建不斷地擴張公司規模,造成了公司凈資產的大幅增加,而利潤沒有跟上資產的變化。
銷售凈利率反映了企業凈利潤與營業收入的關系。中國交建的銷售凈利率在2012-2013年和2018-2019年出現小幅下降,而2014-2017年平穩上升。中國交建在2014年新增了房地產板塊,同年開始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大了海外投資,使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持續增加。
中國交建的銷售毛利率整體還是比較平穩的。雖然“一帶一路”戰略使中國交建的業務范圍不斷擴大,營收不斷增加,但相應的成本費用也在不斷增加。較大規模的境外業務使中國交建具有較大的外匯收支,業務涉及多種外幣,匯率波動可能會導致損失,從而對利潤造成影響。
表3 盈利能力指標
如表4所示,2011-2019年,中國交建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整體呈現在波動中上升的趨勢。在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和拓展公司海外項目的過程中,公司在不斷適應海外環境,2018年進入了穩定期。凈利潤增長率波動較大,在2012年和2018年都出現了較大的負增長。2019年中國交建的凈利潤增長率回升。
2011-2019年中國交建的凈資產增長率整體也呈現出在波動中上升的趨勢,凈資產增長率反映了企業資本規模的擴張速度,在“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機遇中,中國交建不斷擴大規模,未來發展勢頭更加強勁。
參考中國人民大學張新民教授《財務報表分析》中的特殊指標,2011-2019年中國交建的核心利潤波動較大,但整體呈現上升趨勢;透過核心利潤獲現率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只有2015-2017年交建的核心利潤帶來的現金流處于一個理想的狀態,說明“一帶一路”建設確實對中國交建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但仍需中國交建本身加強自我管理發展。
“一帶一路”建設作為政府重點關注的宏觀架構,勢必會對工程建設企業的財務績效產生一定影響。中國交建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加速拓寬海內外市場,大量增長新簽訂單,取得了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傮w來看,作為中央企業,中國交建的償債壓力并不大,新增訂單對于營運和盈利能力都有顯著改善,助力發展能力穩步增長。政策類宏觀因素對我國企業的影響之深遠由此可見。
從調研中發現,“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與推進,促進了企業財務績效的提高,但仍需加強對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視,增強競爭優勢,積極調整財務戰略以應對挑戰。同時,本文對中國交建國際化發展背景下的財務績效研究,以期能為同行業其他企業提供國際化發展的借鑒經驗。
世界市場瞬息萬變,“一帶一路”建設依然以發展中國家為多數,其市場潛力非常巨大,對于基建技術先進、資金充足的我國企業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藍?!?。但機遇往往同風險并存,過長的建設運營周期也意味著無數未知,因此前期要做好充足的風險調研評估,中期與對接地多溝通,重視本土化設計,后期運營則要嚴格按照規劃,保持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良好口碑,有利于助力我國工程建設行業的國際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