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01)
自我國教育事業改革對增強學生體質提出建議后,國內各高校內便掀起一場熱愛體育運動的思想浪潮。同時,國家教育部門還要求將陽光體育運用于高校體育課教學當中,以此實現在傳授學生體育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成長。而在這一過程中,在開展教學時不免出現一些問題。而排球教學作為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對其教學問題進行改革研究,便顯得格外重要。
根據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情況,排球運動教學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并未得到應有的普及及認同,以某大學內部相關調查結果為例:大學生對排球教學感興趣的占比為11.1%,籃球占14.8%,乒乓球占15%。而在這份調查結果中,男女比例也呈現出明顯的差距,同時傳統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者更傾向于足球、籃球、羽毛球以及乒乓球等老牌體育項目的授課,因此便更加使排球教學影響力變小。所以想要將陽光體育運動視閾下的高校排球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并加強排球教學影響力。教學者應當明確制定教學目標,增強學生的排球運動意識,以此提高排球教學的總體質量,并強化其影響力,進而為陽光體育運動視閾下排球運動教學的未來良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由于體育運動教學講究一定的科學合理性,所以教學者對排球教學課程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對其教學質量與成效存在著直接關系。而當前在高校排球課程安排問題上,如果出現雨天等天氣問題時,則教學者便取消相關課程,進而使教程無法體現出連貫性,不僅對教學質量產生一定影響,同時還不利于學生對相關技能的學習,所以教學者應當對該問題進行思考。除此之外,在當前高校排球教學中,教學者對排球運動理論教學知識的講解程度過于粗略,使得學生無法將其進行有效運用,進而又一次嚴重影響到其教學質量,該種情況使陽光體育運動視閾下的高校排球教學無法得到有利發展。
在當前高校排球教學中,教學者采用男女生混合授課、實踐教學的方式,該傳統教學方式,不僅無法凸顯出體育教學的針對性,同時還體現不出各學生之間的實踐成效,因此便影響到其教學質量。長期以往,讓學生對排球教學產生枯燥乏味的想法,進而讓其降低對排球教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參與度。除此之外,傳統教學方式由于注重學生對教學者所示范的規定動作進行模仿,所以便直接降低了學生在學習期間的自主思考機會,無法讓學生得到充分發展。而且由于男女生身體素質問題上,存在較大差異,所以便顯得男女生混合教學,無法體現出應有的針對性,所以該問題便成為當前陽光體育運動視閾下高校排球教學中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增設排球課程,其教學目標是為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綜合性發展。而傳統高校排球教學中,在后期評價階段里,教學者單純以學生競技能力為最終評級結果,其不僅無法體現出評價結果的全面性,同時還讓該課程的教學目標發生扭曲,使其沒有發揮出應有效果。所以教學者應當對該問題進行反思,改善傳統教學評價方式,以促進學生綜合成長為重要目標,進而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成長需求,制定出具有一定科學性和合理性的排球教學評價方式。
當高校體育教學者在研究陽光體育運動視閾下高校排球教學改革策略時,應首先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成長需求確定教學目標,以此為排球教學的有效開展奠定堅實基礎。在這一問題中,教學者應當以增強學生體質、讓學生掌握排球運動技巧、戰術以及培養學生運動意識為主要教學目標,將學生身體健康、運動能力和培養運動習慣等因素貫穿于整體教學活動之中。與此同時,教學者還要正確認識到高質量的排球教學,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身心成長需求,同時還能讓輔助學生力量和個性成長的重要性,所以教學者應當著重觀察課程中,學生的每一個細節,以此有效激發學生對排球教學的參與興趣,并從中深化高校體育排球教學的改革。
以某高校體育排球教學舉例。教學者通過排球運動的團隊性特征,著重訓練學生們的戰術配合能力,增加各個學生之間的團隊意識,以此提升學生對排球教學的興趣度,并將增強學生體質和團隊意識為主要教學目標開展教學。在授課環節中,教學者將學生劃分為兩人一組,互相傳球,讓學生深入了解搭檔的傳球特點,增加互相之間的默契度,并通過熱身運動和對抗比賽等環節,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運動意識,增強其身體素質,以此達到教學目標,提升教學質量。由此便可以看出,想要提升排球教學的總體成效,教學者應首先為學生確認相應的教學目標,進而才能達到預期教學效果,體現出排球教學的真正作用與意義。
由于體育運動對時間安排問題具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為確保陽光體育運動視閾下高校排球教學具有一定的成效,教學者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對課程安排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以此提升其教學質量。在這一問題中,首先教學者應清楚了解全體學生的體制情況;其次根據學生成長需求和教學目標的進度,為學生制定相應的運動等級;最后,教學者應當按照學生所處的運動水平等級,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為學生合理制定課程時間,以此保證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通常情況下,由于各學生之間運動能力參差不齊,所以教學者可為學生制定零基礎的排球訓練計劃,以此保證所有學生皆能得到相應程度的訓練,確保教學成效具有一定全面性。在通過一定程度的訓練后,教學者可根據學生所處的能力階段,適當增加運動強度,進而逐步強化學生身體素質。
以某高校體育排球教學為例。教學者將學生制定為四個排球運動等級,即:零基礎、基礎型、初級型和團隊型。將所有學生統一安排至零基礎開始學習,當學生逐步掌握相關技術后,將其升級到基礎型范圍。而當學生具有較為扎實的排球運動能力后,便升級為初級型,讓學生嘗試團隊合作的訓練,最后當該訓練項目符合標準后,便將其升級到團隊型,以兩隊對抗的方式,開展排球教學。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學者根據學生所處的學習等級,由低到高的為其調整課程時間,保證學生身體能夠接受相應運動量,同時提升教學效果。
想要陽光體育運動視閾下高校排球教學更好的實現改革效果,教學者便應當適當轉變教學形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排球教學之中,進而加強教學效果。隨著教育改革后,不斷有更多新穎的教學方式,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采用,例如: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反思式學習等。而高校體育教學者也可以在這些新型教學方式中,挑選出適合于自身的教學方式,以此保證排球教學的順利開展。在這一問題中,建議教學者應當先觀察學生的興趣和心理動向,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將學生的課程地位放置于教學主體位置上,以學生為中心,并根據學生的想法選定教學方式,這樣便很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更有利于陽光體育運動視閾下高校排球教學的改革。
例如:多媒體教學法開展高校排球教學。針對排球運動技術與注意事項的理論講解,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學者只單純注重單方面講解,進而產生“教師講,學生聽”的現象,不僅使課程內容變得枯燥乏味,同時還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采用多媒體教學法,教學者可根據相關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喜好,制作成內容豐富有趣的動畫,為學生播放出來,其不僅能夠極大程度的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還顯著提升教學成效。
教學評價不僅是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總結,同時也是為學生指點出不足之處的措施,所以在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視閾下高校排球教學改革時,教學者應當對教學評價工作給予一定的重視,用科學、合理且全面的評價結果,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綜合性成長。而在這一問題中,教學者應當反思傳統評價方式上的不足,根據學生的成長需求,并結合其未來發展方向,進而轉變傳統教學評價方式,將學生對運動技能的實際運用能力、理解效果、反思能力等眾多因素列入其中,制定出綜合評價體系,使評價結果更為科學和客觀的同時,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思維,并為其后期各學習環節奠定良好基礎。
以某高校體育排球教學的教學評價為例。該評價內容中,包含: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學參與程度、學習合作意識、探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等內容,并在這些評價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以此使評價結果更具細致性。同時,按照A、B、C、D四種級別劃分評價結果。在開展教學評價過程中,首先由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其次,再將評價結果互換到其他學生手中,對評價結果進行補充。最后,教學者對該評價內容進行最終總結,并強調出相關重點內容,督促學生及時改正,以此體現出教學評價的作用和效果。
陽光體育運動視閾下高校排球教學改革過程中,為確保教學質量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高校管理者應當對教學者專業素養問題給予一定的重視,通過不斷提升其職業素養,實現排球教學質量的提升。該問題管理者可通過以下兩項措施開展工作:
第一,強化內部教育。通過開展高校內部職業素養培訓教育工作,提升高校排球教學者的職業素養,并為其樹立正確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和責任觀,讓其深入了解排球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此使其對該課程和職業素養有一定的重視程度;
第二,實施崗位淘汰制。相關管理人員可針對高校排球教學者,實施崗位淘汰制。對教學者日常職業素養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并對成績不佳的教學者給予一定程度的批評教育,甚至采取調崗措施,以此為其增加一定的心理壓力,鼓勵教學者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陽光體育運動視閾下高校排球教學改革是我國教育事業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關系到學生的成長,同時還影響著教育事業的未來。所以對該問題進行有效的研究與分析,在提升高校排球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能有效促進我國教育事業未來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