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學院 河南 信陽 464000)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大學生的受教育環境和水平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視。大學生除了平時的課程學習,就是自主發展的自由時間,根據近幾年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分析結果來看,現在的大學生普遍存在體質測試各項目達標率低,出現身體亞健康狀況,也開始出現了學生心理上的各種問題。大學生剛剛由學習任務繁重的高中生活轉變為自主學習的大學生活,沒有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除了平時的課程學習,就是自主發展的自由時間,再加上電子產品、科學技術、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一大部分大學生長時間沉迷網絡,不能合理運用自己的時間,使得體育鍛煉的機會變的更少,使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沒有得到提高反而出現下降趨勢。
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從教育學的角度來定義,可以概括為大學生在身體和心理兩大方面的基本要素及其品質的綜合,其具體內涵包括品德、性格、興趣、智力與體能等要素。對于大學生的發展而言,綜合素質的德、智、體、美各要素之間又是一個相互協調發展的有機整體。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個體本身來說,代表了其“人才含金量”,與未來的學習能力和就業的競爭力有很大的關聯;對整體而言,代表了祖國未來一代建設者的質量和水平。
跆拳道練習者在格斗對抗中主要利用腿法技術得分,使用手或者手臂進行格擋,通過跆拳道教學,教師讓學生進行長期腿法和拳法的學習和訓練,增加大學生運動量和運動強度,有效的解決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大學生營養過剩、肥胖,或者由于減肥過度、缺乏食欲,導致體型偏瘦,而引發一系列的身體健康問題,進而幫助學生健康的塑造完美身形;教師通過讓學生進行簡單基礎的練習,加強其腰腹肌以及上下肢肌肉的力量練習,改善大學生柔韌性,提高多個關節在運動時的幅度與肌肉伸展能力,提高身體協調性,提高大學生速度、力量、耐力、柔韌和靈敏等素質,提高大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和內部各個器官系統的機能;近年來,大學生被尾隨和騷擾,甚至遭受過激行為的事件頻繁出現在新聞中、人們的視野中,大學生的安全問題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如何在危險中保護自己,使自己受傷害的程度降至最低,成為人身安全問題的重中之重,而在跆拳道教學中,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攻防對打和實戰練習,可以使學生逐漸掌握攻擊和防守的方法,了解技術攻防作用,增強身體各個關節的攻擊能力和全身的抗擊打能力,形成攻防技能,進而獲得較強的防身自衛能力,提高了大學生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對于突發事件的快速處理的反應能力。
跆拳道禮儀規范是跆拳道禮儀與精神內涵的具體體現,跆拳道始終倡導“以禮始,以禮終”,熱愛自己的祖國,進入訓練場館對國旗敬禮是對每名跆拳道練習者的第一個要求,通過跆拳道練習,使自己不斷成長,為祖國奉獻和效力,熱愛集體和團隊,共同努力、團結一致為其獲得榮譽、增光添彩;練習者必須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尊重同學及隊友,練習中要求練習者對老師、隊友甚至對手敬禮表示感恩和尊重。跆拳道用“禮義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十二字作為該項目的精神內容,涵蓋了跆拳道學習所要達到的精神要求和意志品質。因此,跆拳道禮儀和精神修煉以技術練習為載體,大學生通過跆拳道練習,能夠在學習技術的同時進行自我認知和反思,來提高自身的綜合修養。
跆拳道練習需要練習者的精神和身體的直接參與,是對其精神與體力的考驗和鍛煉過程,練習者必須不斷付出努力,全身心投入跆拳道技術的學習過程中,通過不斷學習新技術動作,迎接身體各方面的挑戰,進行成千上萬次重復練習,使練習者認識到付出努力才會有收獲,從而不斷進步,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獲得成就感,提升練習者的自信心。因此,參加跆拳道鍛煉可以培養大學生遇事果斷、不怕吃苦的精神和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
跆拳道項目在全國得到開展和推廣,很多高校將該項目融入到大學生的體育課程中,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高漲的情緒,但是仍然出現一些傳統體育教學的普遍問題和弊端,由于課時安排較少,教學時間有限,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和考試要求,而忽視理論知識的教學和學習,導致學生技術練習基本掌握,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欠缺,不能進一步掌握動作、禮儀、文化內涵等。
跆拳道的練習中有拉伸、旋轉起跳、踢擊格斗等動作,所以練習場地應當設有保護作用的泡沫墊,練習中需要練習者踢擊腳靶,而一些開設課程的大部分學校只是在田徑場或是普通地磚上課,導致教師無法讓學生進行其它地面的動作拉伸和難度練習,在器材設施的配備上也滯后于實際需要,使跆拳道項目在學校的發展和提高受到限制,降低了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空間水平,打擊了教師對于該項目的教學熱情,不利于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阻礙了跆拳道項目在學校內部的發展和針對校外的訓練競賽的展開。
跆拳道項目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要求學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后進行實踐,跆拳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既要讓學生熟練掌握和運用基本技術及運用方式,又要強化跆拳道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同時培養學生的運動精神和運動能力,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所學的內容進行展示,并充分講解其中的技術動作的運用方法和存在價值,讓學生可以真正的認識到所學動作的意義,明白練習該項目不是為了應付考試任務。學校應該制定規范統一并且包含跆拳道禮儀和跆拳道文化的書面教材,使教材適合大學生學習的要求。此外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練習時結合音樂,使學生展現跆拳道學習方向的多元化和練習形式的多樣化。在教學中多使用小組競賽的形式,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能力,樹立團隊意識,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學習和練習,讓學生具備積極健康的心態和勇敢無畏的人生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
當前國內高校的體育場地器材較為落后,良好的練習環境能夠激發學生參與鍛煉的激情,大部分的學校對于跆拳道場地器材的投入力度不夠,導致學生對跆拳道的學習和訓練的體驗感較差,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學校應該適當增加對跆拳道場館建設的投入力度,并定期對場館進行維護,在保證學生上課練習安全進行的同時,來提高學生對跆拳道學習的積極性。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還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理念和知識,積累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素質,發現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之處,汲取更多新穎教學方式,豐富自身教學手段。教師要合理利用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特點,針對性的使用教學方法,上課時期多與學生交流互動,活躍課堂氛圍,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錯誤動作,鼓勵學生,使學生樹立自信心,主動自覺的進行動作學習和課下的練習,掌握所學知識,完善技術動作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1)應積極開展跆拳道課余訓練。
學校應通過組建運動隊、俱樂部、社團和興趣小組等形式,積極開展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為有身體素質好的、興趣濃厚的及具有體育特長的大學生提供學習、鍛煉和展示自我的平臺,積極推進優秀教師帶運動隊,指導體育社團活動。
(2)鼓勵大學生參加運動會。
鼓勵大學生參加校級、市、省運會等專項性運動會。代表學校參加省大學生運動會和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取得突出成績為學校獲得榮譽的學生,學校應適當獎勵帶訓老師和參賽運動員,以競賽促進學習和訓練,提高跆拳道項目在學校的發展,從而提高大學生參與該項目學習和身體鍛煉的積極性,逐步提高大學生身體綜合素質。
(3)營造良好環境。
充分利用報刊、廣播、及網絡等多種途徑手段,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新聞宣傳力度,總結交流經驗方法,傳播帶有正能量的大學生身體鍛煉觀念和參加競技比賽的思想,營造重視和支持學校體育的良好氛圍。
綜上所述,科學合理的跆拳道教學,可以不斷的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建立大學生優秀的意志品質,樹立自信心和進取心,在生活和學習中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在大學生跆拳道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的學習新穎的教學理念,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將基礎理論知識和跆拳道技術訓練相結合,不斷完善跆拳道教學場地和教學設施,注重體育競賽的組織與建設,提升大學生跆拳道課程的教學效果,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