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學體育部 陜西 西安 710048)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大學教育又是人才培養的關鍵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是高校教學的目標。體育教學是高校教學的一項主要內容,體育教學在培養高素質人才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體育教學將重點放在了提高學生的技術動作方面,缺乏了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也不能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也較少,這很不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因此,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意識到人文理念滲透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策略實現人文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進行人文理念的滲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當前,我國推崇的素質教育理念,旨在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體育教學是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一個重要途徑。在體育教學中進行人文理念的滲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還能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道德素質水平。人文理念以學生為本,體現了人文關懷和團結協作,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幫助,能夠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水平。人文理念的滲透也有利于學生堅韌意志的養成,使學生面對激烈的競爭壓力時能夠化壓力為動力,積極地完成工作,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高校體育教學中進行人文理念的滲透還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大學生進入社會后需要面對激烈的競爭,生活及工作中的各種困難也對學生的自信心有著很大的考驗。大學生只有擁有較強的自信心,面對困難及挫折時才能夠勇往直前,從容面對。所以說,自信心不僅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素質,還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它能夠鼓舞大學生積極地去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進行人文理念的滲透,鍛煉學生的意志,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從而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進行人文理念滲透還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高校體育教學并不是使學生的體育成績達到合格就算完成教學任務。體育鍛煉是終身的,只有養成日常鍛煉的好習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進行人文理念的滲透,使學生意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進行人文理念滲透也有利于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水平。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人才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水平,還要求人才具備較高的素質,更注重人才的綜合能力。人文理念的滲透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體育觀,從而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人文理念的滲透也有利于高校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的轉變,創新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從而能夠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進而提升了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水平,也能夠推動高校體育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高校體育教學中進行人文理念的滲透對推動社會的進步也有著一定的意義。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科技及物質發展取得了很大進步,人們對精神層面有了更高的追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國的目標。高校進行體育教學時進行人文滲透,以學生為本,關懷學生,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從而培養出具備人文情懷的學生,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出良好的環境,從而推動社會的不斷發展,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
高校體育教學中進行人文理念的滲透效果并不樂觀,其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缺乏對人文理念滲透的正確認識。受到社會及環境多方面的影響,學生認為在大學的體育課程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存在,只是為了取得學分,順利畢業,沒有真正意識到人文理念的內涵,對體育的價值和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也必然認為人文理念是可有可無的東西,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人文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效果。
高校對人文理念的重視程度不夠也是其在進行體育教學時無法進行深入滲透的原因。受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高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時過分地注重了體育運動項目技術動作的教授,并通過日常的訓練,努力提升學生的技術動作水平,而忽略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堅強意志、奮斗精神等的培養,不重視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升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忽視了人文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使得其滲透效果不佳,高校的體育教學質量水平也較低。
人文理念沒有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得到有效滲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高校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較低。教師是體育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人文素養水平關系著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及人文理念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效果。但是,就目前而言,高校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較高,但是人文素養較低,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無法將人文理念滲透到體育教學中,也沒有意識到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理念的重要性,從而導致了人文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效果欠佳。
評價體系不完善、不科學也是人文理念無法有效滲透到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原因。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只是注重學生的體育運動成績,而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團結協作能力水平、意志力等沒有進行評價,這就導致了學生不注重人文素養方面的培養,只是在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術動作水平,導致人文理念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沒有得到滲透。因此,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將人文素養方面的考核列入到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才有利于人文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
人文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得到有效滲透,首先要加強高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高校對體育教學不重視,在高校的教育系統中,體育教學一直處于劣勢的地位,學校及相關領導對體育教學也不重視,導致了體育教師及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逐漸降低,學生的積極性逐漸下降,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水平也較差。因此,高校應該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提高體育課程的地位,意識到體育教學在整個高校體育教學課程中的重要性,并將人文理念滲透到體育教學中,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科學性、專業性及應用性,從而能夠更好地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教師是體育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人文素養水平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因此,要想使人文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得到有效的滲透,就要提升高校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水平。高??梢栽O置相關的福利政策,對外吸引體育教師人才,要求體育教師人才既要有專業的體育知識又要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從而能夠影響整個體育教師的隊伍,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水平。此外,高校要完善培訓教育機制,對現有的體育教師進行人文素顏的培養,使教師掌握人文理念滲透到體育教學中的方法,并不斷地加強實踐,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實現人文理念的有效滲透。
要想實現人文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還需要創新高校體育教學的方式。在人文理念下的體育教學,應該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實現差異化教學。學生的性格特點不同、興趣愛好不一樣、體育運動的基礎水平也不同,如果采用統一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易導致體育運動基礎好的學生難以得到更好的發展,而基礎差的學生又不能掌握所需內容,導致自身自信心的降低,久而久之,學生逐漸失去對體育課程的興趣,不愿意進行體育運動,導致體育教學的質量水平較低。因此,教師因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從而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水平。
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也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教學的方式,從而能夠使人文理念在體育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滲透。教師可以采用新媒體技術播放大型的國際、國內的比賽視頻,使學生感受到體育的激情和魅力,從而能夠愛上體育,激發自身的體育熱情。教師也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播放優秀的運動員的事跡,體育明星的圖片等,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增強課堂的效率水平。再者,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教學動作的視頻,通過慢動作、重放等的功能使學生能夠更清楚地掌握技術動作,提高自身的技術動作水平,提升自身的自信心。
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去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針對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教師要鼓勵學生去積極思考,引導學生去討論、辯論等,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并逐漸總結出規律性的結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大膽去質疑,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的能力,逐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
完善的體育教學評價系統也是實現人文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有效滲透的一個重要途徑。高校的體育教學評價系統不僅應該重視學生的技術動作、體育知識的掌握情況,還應該將學生的學習態度、意志力、品格、進步程度等納入到評價體系中,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從而也能夠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水平,促進高校體育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進行人文理念的滲透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有利于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水平、對推動社會的進步也有著積極的意義。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人文理念滲透存在著學生對人文理念滲透缺乏正確的認識、高校對人文理念的重視程度不夠、高校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較低、高校體育教學缺乏完善的評價體系等的問題。因此實現人文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應該加強高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提高高校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水平、創新高校體育教學的方式、建立完善的體育教學評價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