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 江蘇 南京 210023)
萬事開頭難。多年的懶散,錯誤的思想,體育的忽視,師資的不足,不是一次強制就能改過來的,不過是增強體育鍛煉的針對性,提高國民素質的開始。硬性規定出臺了,學校的體育老師要有能力去認真的教學,構建一個性能良好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網絡平臺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監測,達成健康體質標準。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
人類的認識運動,以及由認識運動而獲得的知識,這是個長期的過程。人類許多方面的系統知識都建立在固有的相對對象之上,一但發生改變,就象房子動了基腳,要重新構建。體質健康與規律運動等認知所依據的信息存在缺失,也就是所謂的“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是人類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的問題。人在生活中的任何時刻都可能發生幸存者偏差的認知錯誤,并且有些認知偏差可能還藏得很隱蔽,一時半會很難意識到。那運動訓練與體質健康這個具體的領域中,幸存者偏差就遍地都是了。
傳統人工統計測量已不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來滿足處于蓬勃發展階段的高等教育統計應用需求。譬如,在體質健康測試測試環節常常被忽略,但又是最重要的測后歸納整理環節,借助計算機后臺的大數據運算以及互動分享窗口為大學生們提供數據咨詢、針對性評價以及指導性建議等服務,來串成一條完整的體質健康測試鏈條。通過測試流程的完善與測試設備的升級,借助精良的管理服務,真正實現對學生體質健康數據的歸納統計,得出切實反映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體質狀況,并通過后續指導幫助他們強健體魄,在達成國家測試標準的同時說花樣做出內容,不流于形式。
擁有健康的身體是每個人都應對自己負的責任。想要達到健康考核標準,需要花費一些功夫去強健體魄。身體素質對個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發展非常重要。現在的人身體都太弱了,很多人覺得亞健康就算是健康,對于這個“亞”字無動于衷,對于健康完全是模糊且不在意的觀念。再就是現在國家都大力推行健康觀念,推行預防醫學,恰恰大學生是國家未來新一代的棟梁之才,一旦身體都不好,那就又重復清朝末年的覆轍,成了“東亞病夫”了。而新標準的出臺,體質健康監測平臺的搭建無疑是給這些愛生活但身體頹廢的人一劑最強的強心針的最佳契機,能否激起學生的運動激情是其在進行設計搭建時所需要考慮在內的。嘗到改變自己的甜頭,學生便能有所頓悟:如果你連自己的身體都控制不了,又如何控制你的人生呢。
鍛煉身體這件事非三兩句話能解釋清楚,需得有切身體會才更加深刻。實踐才能出真知。只一味地注重改變“懶癌患者”的運動認知信息差補充,倒不如讓他們練起來,通過強健體魄的蛻變過程收獲意想不到的益處。運動出汗對排毒、增強免疫力都是有好處的。一個好的體魄給人們帶來一個好的精神氣以及積極向上的心理心態。強健的體魄對于心理健康的影響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影響卻極為深刻。教師存在的意義也絕非只是培養出那些頂尖的好學生,應當是讓大多數不那么優秀的學生慢慢變更好,信息技術時代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網絡平臺亦如是。譬如,對身體差的人不能高強度訓練,科學性地循序漸進,長期調整,短時間高強度的訓練安排,想一口吃個胖子,不會有什么進步的。通過體制數據監測以及分析給不同素質的學生,不同的訓練計劃參考是標準的大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平臺需要重點考慮的伏內容。
一個課程設立是由需求程度來制定的,并不是按照通過率。先天有分類,日后有專攻。所以現在教育提倡專業分類,而不是綜合一把抓。這是基于不同的人對不同事物適應能力不同,也是為了適應日后不同的領域。所以在刻板的運動指標之上,更需要考慮的是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通過自律來達成人人健康的倡議號召。自律也會上癮。當所有良好的感覺和上癮的積極態度形成以后,會改變生活。關于監測標準的更新、體育課程的改革這一系列操作背后的內核一直不曾改變,即通過規律性鍛煉培養當代大學生積極運動的意識,并指導個體進行科學性的體育訓練,強其筋骨。運動監測平臺存在的意義便是通過一定的激勵或者鞭策監督大學生去行動,在保證他們生活學業正常開展的同時,知曉身體好的重要性,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那這門課的開辦目的就達到了,這才是課程的本質。這就需要平臺設計充分考慮個體健康數據的監測分析以及適當的運動激勵方式。
體能這種東西也是有天分的,有的人生來就是跑步不好,定一條標準線來劃分體質合不合格是非常不科學的。構建基于新標準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網絡平臺的本質應該是為提高學生整體體質而服務的。但是借助計算機運行的大數據,它的卻是要搞統計的。牢牢把握去中心化思維模式,別讓所謂的運動KPI指標影響了學生的運動熱情,像拳擊那樣按量級給標準就挺不錯的。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做好前期用戶需求調查,為共建運轉安全,檢測有效的人性化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網絡平臺制定科學策略。
體質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系統建設需要從平臺的設計搭建之初做好程序規劃。把控好測試前的準備工作,測試中的操作內容,以及測試完成之后的數據統計上傳與分析工作。不規范的操作,有漏洞的監管難以保證系統數據收集的真實性,學生無法真正了解自己的體質健康數據去進行下一步的體育項目訓練,反而會成了運動路上的絆腳石。且從一個標準的出臺角度來說,設置標準是來杜絕濫竽充數,而不是分離群體,看誰厲害誰熊的。可以劃分為不同的模塊,保證每個模塊的特性,學生通過自己的學號或者是校園卡磁條登錄本校的學生體質健康數據測試的網絡平臺,進行設施時間查詢,往期測試料獲取以及校內運動的排名,甚至還可以與后臺的指導教師進行互動答疑。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們根據自身的體質特點、運動方式找到解答自己運動疑惑的答案。通過有效連接的良性有機循環系統讓學生真正在體育訓練中獲得增強體質,強健體魄的全面系統化鍛煉。
安全預案是進行體質健康數據測試平臺搭建的重中之重。大學生現有體測的內容其實大部分都是為了改善大學生長期伏案學習而設立的,全部是以核心肌群為主。運動中極易出現不可避免的運動損傷,尤其是在集中性的項目測試中,這需要在測試期間有足夠的防護設施以及科學測試方案來保證學生的測試安全。
傳統人工數據測試以及檔案記錄整理交由現代精密儀器進行運作,借助圖表把數據可視化,生動形象地給服務對象一個全面的身體素質情況細分展示,有助于激起服務對象的興趣潛能,且能為下一個運動周期的體質監測提供對照。這就需要一個更大的運算后臺來幫助系統管理人員把握測后的評價與反饋,建立一個完整的數據輸入與產出機制,儲備一個完整的校內大學生體質健康數據庫。通過對學生體質健康數據的建檔立案,實現學生體質數據的可持續跟蹤服務并做好數據備份,亦為后期進行體育訓練方式、國民體質分析等方向的研究探討備不時之需,提供覆蓋面足夠廣、專業度足夠深的數據對照表。
“運動處方”的開具功能是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逐漸衍生出來的及時性、針對性反饋機制。這對學校基于標準搭建的健康數據網絡平臺有了更高設備需求以及后臺要求。先進的測試器材能夠更加充分的納入多項指標,精確化的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對應的訓練方案指導,真實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運動質量與效果,這不是以往給出一個籠統概括性的答案能達到的反饋效果。
體質健康測試關乎每位學生。如果說讀書時代是壓力大導致亞健康,那工作了之后基本上嚴重程度要乘以三到四倍。亞健康自然是躲避不了的,想改善體質基本上是人人訴求。在高校推行體育教學改革,構建專業、科學、合理的體質健康測試與數據查詢平臺,在學校內部的實現推廣普及,為學生掌握自己身體狀況提供方便的自查自糾的途徑,久之養成運動的習慣。譬如,通過課外體育活動的指導來加強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網絡平臺的后期健康干預效果,能夠實現對學生運動處方執行力的監督。進而助力國家在學生體質增強、國民身體素質提升這一方面戰略部署的實現。
測試不僅是一項規定與強制措施,也是一種教育手段,一種激勵與喚醒方式。查詢功能所以讓學生及時地獲取自己身體狀態,進行項目鍛煉后獲得的體質轉變,通過進行微信等社交軟件進行分享,通過人文化的肯定與關懷放大了運動對他們的激勵力度。平臺的交互性設計可以幫助學生點燃運動激情,在未來的體質健康管理以及運動關系處理中化被動為主動,真正的管控好自己的身體素質。
學校有這個責任把學生教育好,不管是從知識還是身體都是合格的。這需要學生自己去實踐去堅持且是大學里長期的過程,更是對未來學生踏入工作崗位的一種保證和責任。構建合理的體質健康測試平臺,能夠為學校的體育教育增添一份趣味,更大的保證學生合理以進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