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00)
隨著我國新式課程整改措施,高校課程計劃也逐步走向多元化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興課程也被各高校所接受。現如今,各大高校引進了樣式繁多的體育器械和改造了體育場地,游泳課程也逐漸被列入到了體育課當中,并在廣大學生中的反響也很熱烈。但對于這種非文化類的課程,有的高校存在一些內在的問題。比如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分配好教學內容,教學模式過于單一。以至于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很快的學習好游泳的基礎知識,缺少了實際訓練。
游泳作為一種有生存技能的運動,它不像陸地運動那樣的激進,比如籃球和足球,游泳不僅可以讓我們身強體健,保障了我們的人身安全,還可以在危險境地時保護他人的生命。那么本文主要通過對于當前高校游泳教學現狀與發展進行分析。目的是為了不斷加強學生們參與度,加大運動強度,也能更好地轉化教師的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
對于當今社會上游泳教學的現狀分析,需要考慮的有教學計劃上的安排,教學模式上的創新。那么從當前高校的教學體系來看,在游泳課程的引進還有著很多障礙。那么為了給師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場地和學習指導,各高校就需要在已有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有所加強。那么接下來將對游泳教學時具體的幾點現狀進行分析。
現如今游泳教學作為一種新興課程,能夠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是一種很好的開端。但是從各高校教學課時分配上來看,很難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掌握游泳技巧。由于游泳是一種要求人們不僅要在身體呼吸及心肺功能的一種基礎,還要人們掌握一定的靈活性,強化身體機能。但由于游泳受到季節和場地等因素的限制,以至于有些高校(如北方的學校),就很難合理地安排課時。在正常的課時安排中,可能還會出現有的非體育類高校不能對于像游泳這種非文化課加以重視,這可能就會導致那些對于游泳充滿熱愛的同學受到了阻礙。缺少了最基本的教學訓練,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同學對于游泳技能的提升。
那么從現在各大高校對于游泳課程的時間安排,在很大程度上都很難滿足學生們的上課需要。并不是每個學生對于游泳都有著良好的基礎,所以,老師應當合理安排上課時間和訓練比賽的時間。不要一味地追趕課程進度而忽略了學生們的感受。如果一堂課上老師教授的東西,同學們沒有很好地消化,那么像在游泳這種實踐性較高又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的課程中,學生很難突破自我,敢于挑戰,最后學到的也僅僅只有書本中所學到的一些基礎性的知識。在當今社會,我們不僅需要讓學生們把理論知識學好,還要讓他們擁有敢于實踐的精神。如果在學校里不能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全面地掌握這項技能,那么到最后他們也就無法在實際比賽或是活動中去嘗試與挑戰。
綜合以往的游泳教學來看,教學內容是主要教程的基礎,所以有的老師可能會執著于教學方案,就會忽略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忘記去創新教學計劃。游泳是一項具有競技精神的體育項目,在最基礎的游泳運動中蛙泳和自由泳是老師最先教授的課程。但是這兩項基本的運動項目它們的動作強度相對于學生來說較為困難的。這不僅要求學生有良好的心肺功能,還要掌握一定的身體柔韌性能。而對于有的學生來說,這二者很難兼顧到。這就需要老師在其中進行適當訓練,并針對其自身條件進行適合的訓練。
在闡述教學模式傳統時,我們也不能忽略了教師的教學能力。相比于其他學科的教師,游泳教師需要在引導和訓練當中有著獨到的教學理念。一堂課上結果的好與壞,老師的教授方式也起到很大的影響。這就需要游泳老師掌握一些不同風格的教學方式,能夠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還需要高校在師資方面的多加納入與培養。因為一所學校如果想要追緊教育改革之風,讓游泳這種新興學科更好地在校園內發展,那么在師資力量方面就應該有所加強。
游泳作為一個綜合性學科,也被認為是奧運會的第二大運動項目,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但游泳時也會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教學其中存在問題也就被師生所重視。在游泳教師教學過程中可能會過度地注重安全問題,在教學時就會有所局限。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應該對游泳時所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響應措施的排除。但有的時候,在上游泳課的過程中,教師過于擔心安全問題,拘于一小氛圍的課程,只教授學生一部分安全的課程。不敢帶領學生進行實踐,害怕出現意外后,學校與教師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樣不單單讓學生們的學習范圍受到了局限,還讓學校的投資有所浪費。
游泳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在上課時就應該加強學生們的自我安全保護的意識,不應該讓老師一直將重心放置在學生們的安全上,卻忽略了本應教授的課程。各高校也應當不斷加強學校的師資團隊,在真正發生意外時,需要教師具有較快的反應力,馬上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當然教師要及時一定的急救措施,避免更大的安全事故發生。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保險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便民利民。所以學校和教師在授課之前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學生保險,為學生家長與校方多加一份保障。
游泳運動作為21世紀最受歡迎的一種運動,它的形式具有多樣化,難易程度皆有,老少皆宜。此運動的發展旨在調動全民的健身積極性,讓各校學生在德智體美勞上全面發展。那么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游泳不僅僅是在體育競技上才會出現,在文藝匯演,電影電視中都開始出現了游泳運動的身影。但在當前各所高校中,傳統的游泳教學方式與當前學生們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卻有著很大的落差,教學質量與教學結果也就可想而知。那么作為學校中的一門新興課程,游泳教學的發展又將會如何呢?
體育老師在安排游泳課程安排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身體情況與心理承受能力來制定教學計劃,并要根據學員的不同情況進行合理安排。游泳課時的安排需要按照教學計劃進行規劃。比如在某所高校所開設的游泳課時一學期有25個課時,這樣的課時安排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游泳技巧(如換氣,劃水等基本技能),并能了解游泳中的基本常識。
除了課時分配上的合理性,在人數上教師也應當合理進行分化。一個班級的人數不應當過多或者過少,15-20人是合理的。因為老師是一堂課的主干力,不僅要顧及學生的安全問題,還要把學習內容教授給學生,這其中教師可能還需要進行演示。所以合理安排上課課時與上課人數,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那么在教學方法上就需要采取一些多式多樣的學習培養計劃,多建議學生們在課堂下多多練習。因為游泳課又不同于其他的體育課,需要對于場地和溫度都要有提前的記錄,就需要在上課之前制定好教學內容。并合理安排期末考核制度,從學生的動作,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等方面,綜合性地評定期末考核的成績。
我國對于游泳的管理方法與訓練方式都存在著多樣化,并與時代一同進步發展的,在各大全國比賽中我國也取得了很優異的成績。當然我們國家現在的少年方面的游泳教學階段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各高校應該對于現在所存在的問題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解決。校方與教師應該適當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從現代教學的理念出發,站在大學生的學習興趣角度出發,從教學理念和方式上進行改變與創新,讓學生們科學又有效地學習游泳的基礎知識,更好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現在各大高校都開展了提倡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那么如果將這種學習模式投入到游泳教學里面,是否能夠更好地提高自我學習興趣。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自身不同的興趣與能力,進行不同課時難易程度進行分配,并提前讓學生們自主預習。因為在自主學習時,學生們是可以通過自己最大的能力去鉆研,雖然游泳課是一門實踐性較多的學科,但是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很重要。學生主動學習,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學習質量,在教師教學時學生們也能更好地跟隨老師的思路。
綜上,在游泳教學中合理搭配科學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師生在課堂上更有默契,能夠讓課堂效果達到最理想的狀態。所以各大高校應該加強游泳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提高本校的師資力量、提高學生對于游泳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現如今我國對于體育事業的人才培養極為重視,隨著社會科學的進步,國家在人才培養方面也加大了投資。國家的教育部門也在2008年提出了要加大社會的人才培養,針對社會所需要的進行培養。現階段我國各高校在體育方面的教育制度還有待創新,所以在進一步加強國家對于各高校人才培養的措施還需與時代同步發展。那么當前各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著一些阻礙,比如教學模式過于單一,這就很難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進行加強。所以加強教學質量、轉換教學模式、增強師資力量,是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一定基礎的作用。要在學生專注于學習的同時,更要注重身體鍛煉的方面。
為了響應我國目前對于人才培養的積極調動性,各大高校不僅要在學員培養方面加大力度,還要多加舉辦運動會,讓學生們自主參與到體育競技當中。多加鼓勵學生們參與其中,讓體育人才培養更貼近生活,讓全民都能夠積極參與并知道培養體育人才的重要性。當然,各高校和當地政府也在其中起到一定重要性,制定相關的教學方式,增強考核制度,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體育型人才。
當今社會我國大力支持全國人民投身于體育事業當中,在青少年同樣實用,“少年強,則國強。”游泳是一項能夠讓人們愉悅身心,并能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的一項運動。各高校應鼓勵學生勇于加入國家的體育事業當中,努力成為為國爭光的綜合性人才。隨著科學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科技應用到了教學事業當中,各高校只有合理運用到了教育當中,我國的教育事業才會有所提高。尤其在體育教學當中,引進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教學當中,多修繕運動場地,為游泳學員們打造最良好的學習環境。
綜上所述,我國的游泳教育事業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各高校只有合理對當前游泳教學深入了解,尋找合適的教學方式應用到游泳教育事業當中。讓每一個熱愛游泳的學生更好地了解游泳的實用性,促進學生們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那么像游泳這樣新興的學科在以后教育事業中會發展的更理想。不要局限于傳統模式教學理論,勇于創新,并加強培養游泳人才的目標。那么在未來我國的游泳事業會越來越好,我國也會涌進越來越多在掌握基礎知識理論的同時有具備綜合性實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