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摘 ?要】 ?思維導圖的呈現不僅能引領學生的思維,激活學生的參與,更能給學生框架式的建構,幫助學生站在更高的高度審視所學的內容,促進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認知深度,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同時也引領了學生的一種思維方式,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整體提升。
【關鍵詞】 ?思維;初中數學;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邏輯脈絡,促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一、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思維導圖的一大特點,就是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具有邏輯關系的知識體系,這對于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來說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初中生缺乏知識經驗,他們很難自主構建數學知識體系,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習障礙。基于此,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發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幫助學生構建具有邏輯脈絡的數學知識體系,從而不斷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例如,在中心對稱圖形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如圖所示。
通過這個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解從軸對稱圖形到中心對稱圖形的圖形變化過程,促使學生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動態呈現數學知識的邏輯脈絡,引導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變化過程,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促使學生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脈絡體系。
二、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發展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教學注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如果缺乏了思維訓練,數學課堂就如同一潭死水,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終影響了教學效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發揮自身邏輯思維能力,運用自己喜歡的線條、符號去自主繪制思維導圖,如此一來,不但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讓學生擁有了個性發展空間,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例如,在相交線教學中,當學生學習完直線相交知識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自主繪制思維導圖。首先,教師提出問題,直線相交有幾種情況?只存在兩條直線相交嗎?三條直線相交與兩條直線相交有什么不同?這些問題是為了幫助學生明確直線相交的兩種情況,即兩條直線相交、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其次,自主構建,當學生明白了相交線的兩種情況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所學自主繪制思維導圖。比如,有一個學生如此繪制了思維導圖:①中心標題:相交線。②二級標題:兩條直線相交、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③三級標題。兩條直線相交產生對頂角和鄰補角;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產生同位角和內錯角。這個思維導圖,是學生對于相交線的認識,這反映了學生思維活躍性。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自主繪制思維導圖,借助問題啟發讓學生在自主繪制過程中構建知識脈絡,幫助學生認識數學知識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不斷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三、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
當然,對于初中生而言自主繪制思維導圖具有一定難度,教師不能對學生提出過高要求,而是幫助學生不斷構建思維導圖。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問題,教師不應當批評學生,而是需要和學生一起總結完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明確認識自己不足,如此才能更好激發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熱情,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從而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例如,在相交線教學中,針對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對頂角存在怎樣的數量關系?鄰補角相加等于多少?內錯角存在怎樣的數量關系?什么是同位角?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明確相交線所涉及的角度問題,引導學生認識不同角度之間的數量關系,促使學生掌握這些知識的本質內涵。當然,這個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檢查學生繪制的圖形是否科學合理。比如,一個學生在同位角圖形中如此標注“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但是,這個學生卻在圖形中畫了兩條非平行線,即兩條直線可以在圖片外相交。此時,教師點撥學生:什么是兩條平行線?我們需要怎么畫平行線?只用一個直尺就可以畫出兩條平行線嗎?教師可以立足學生問題,指導學生進行查漏補缺,幫助學生不斷完善思維導圖。
總之,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幫助學生更好完善數學思維,如此可以促使學生顯著提升數學素養。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初中重點資助課題《初中數學“學材再建構”研究》(課題編號:E一a/2016/06;主持人:施俊進、徐強)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海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