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初中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否達到預期,在根本上決定于德育教育的總體實施導向以及教育媒介手段。近些年以來,農村初中德育教育的推進速度逐漸增大,路徑也呈現出多元化特征。初中德育教育應當緊密結合立德樹人的宗旨理念,將農村初中生培育成為具備優良人文道德品質的人才。因此,文章重點分析農村初中德育中的立德樹人理念的價值作用,探討完善與創新農村初中德育的具體實踐要點。
關鍵詞:立德樹人;農村;初中;德育教育措施
初中德育教育的總體實施目標就是培育具備優良人文道德素養的初中生,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發育給予必要保障,引導初中生樹立更為牢固的是非觀念意識。初中德育教育若要實現良好育人效果,關鍵要點就是秉持立德樹人的思路理念。農村初中教師應將立德樹人的舉措融入滲透于日常教學中,全面增進農村初中生以及農村教師的人文情感交流,突顯初中德育措施的優良實踐效果。
一、 農村初中德育教育中的立德樹人理念內涵
(一)立德樹人理念的基本內涵
立德樹人理念構成了初中德育工作領域的核心理念,立德樹人理念的本質就是將學生培育成為擁有優良道德品格以及崇高人文情感的合格人才,充分突顯學校在育人工作中占據的關鍵地位。因此從根本上來講,立德樹人理念的著眼點應當體現在塑造學生的道德品格,依托多元化的途徑與媒介平臺來完成學校育人工作任務。在目前的現狀下,立德樹人理念正在被普遍融入農村初中的育人實踐工作中,展現立德樹人理念在培育塑造初中生優良道德品格中的重要影響作用。在學校德育的范圍內,立德樹人理念應當被視為核心思路理念,指引學校教師以及管理人員培養塑造優良的實踐型人才。
(二)農村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對農村初中學校來講,深入落實以及全面推進初中生的德育工作舉措具有顯著實踐作用。初中德育教育有益于初中生鞏固與樹立正確的人文道德理念,引導初中生養成優良行為習慣,并且可以幫助初中生達到更好的心理健康標準。農村初中生所處的日常學習生活環境較為特殊,客觀上展現學校德育各項工作舉措有序推行的必要性。農村初中學校針對初中生必須要全面普及與推行學生德育實踐,切實保障農村初中生的健康成長,培育塑造具備優良人文道德素養的實踐人才。
農村學校在當前背景下必須要面對全新德育形勢,客觀上決定學校教師以及管理人員需要深刻認識德育教育的路徑方法創新價值,對全新的德育教育理念必須貫穿融入于初中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實踐。初中生的思想價值理念以及行為方式習慣都處于非常關鍵的養成階段,德育教育在引導初中生樹立崇高道德理念的層面上占據關鍵地位。現階段的網絡信息數據正在加快傳播速度,因此導致農村初中生比較容易遭受網絡不良信息的侵害干擾。學校面臨網絡數據傳播擴散的全新發展形勢,學校管理人員有必要將創新政治與思想教育實施模式置于關鍵地位,確保初中生喜愛多元化的德育教育開展方式,啟發學生接受更高層次的思想道德境界。
在農村德育的開展實施中,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占據初中育人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學校教師與管理人員不僅需要承擔傳授課程知識的職責,同時更加應當著眼于學生德育舉措,確保將初中生塑造培育成為優秀實踐人才。創新當前背景下的德育教育開展模式,關鍵思路要點應當體現在積極采納網絡智能化的初中德育媒介平臺,增進學生與初中教師的情感聯系。創新農村初中現有的德育教育途徑,關鍵舉措應當體現為正確利用網絡智能化的全新技術手段,選擇多元化的德育教育開展媒介,進而達到初中生參與熱情得以調動的目的,培養與樹立初中生的價值取向。
二、 農村初中德育教育的目前實施開展狀況
(一)德育教育工作未能引發師生普遍重視
農村初中目前推行與開展的德育實踐工作仍欠缺必要關注程度,根源體現在農村初中生以及農村教師習慣忽視學校德育工作,認為德育工作與農村初中生的課業成績之間并不具有直接聯系。在上述思維認識的影響下,農村初中生就會表現為不良的日常行為習慣,對正確的人文情感價值理念沒有產生深刻認識。由此可見,忽視德育教育的狀況將會明顯阻礙農村初中生的良好情感價值觀念建立,甚至還會給農村初中生的未來成長發展帶來較多的不利影響。
(二)農村初中現有的德育教育路徑手段存在滯后性
具有滯后性與單一性的農村初中德育開展路徑手段將會讓初中生感到乏味,不利于農村初中生形成喜愛德育教育的情感態度。在目前的情況下,農村初中的管理負責人員針對學生德育教育未能積極創新現有教育模式,因此就會停滯于單一枯燥的德育說教方式。初中德育教育沒有緊密結合農村學生的真實生活情境,無法達到激活農村初中生思維的效果。除此以外,農村初中教師對網絡技術媒介沒有全面貫穿于初中德育領域,初中生無法享有優質的網絡德育教育資源。
(三)農村初中的德育教育欠缺物質資源支撐
農村初中學校的德育教育舉措在當前背景下已經獲得了政府教育部門關注,教育管理部門針對初中德育教育增大扶持力度,依靠法規與政策支撐手段來深入推進初中德育舉措。然而從總體上來講,農村初中學校德育仍表現為物質資源相對匱乏的弊端。例如在部分農村學校中,德育教育的專門場館與基礎設施設備缺失,因此就會明顯阻礙農村初中的各個層面德育工作深入開展。
三、 基于立德樹人的農村初中德育教育完善優化對策
(一)轉變農村初中師生的德育教育思路認識
農村初中教師、學校管理人員以及初中生目前針對學校德育工作都要轉變現有的態度認識,確保農村初中的全體人員都能夠準確認識德育工作價值。具體在立德樹人的初中德育實踐范圍內,教師應當給予初中生更多的情感價值觀念引導,充分確保農村初中生對于崇高的人文道德情感能夠予以接受。學校管理人員針對初中生的日常德育工作必須要增大物質投入力度,全面修繕與維護農村初中現有的德育基礎設施體系,致力于為初中生提供更好的德育教育環境。
例如針對初中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來講,語文課的總體教學實施目標應當體現在立德樹人,依靠語文課堂的媒介來傳播正確崇高的思想價值理念,引導初中生接受優良的人文情感熏陶感染。在現階段的科目大綱體系范圍內,思政元素已經被完整貫穿于大綱各個關鍵組成部分,深刻展現了思政元素加入語文授課實踐過程的必要性。思政課堂的實踐效果必須要借助于潛移默化方式,因此決定了教師應當更多關注于啟發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的課堂環境氣氛中傳遞思政教育元素。課堂不能缺少思政元素的滲透融入,思政元素只有在充分融入貫穿于課堂的情況下,學生的崇高道德情感才能獲得全面激發,有益于學生接受正確道德理念的引導,鞏固良好人文綜合素養。
(二)引進多元化的德育教育媒介技術手段
德育教育賴以開展運行的網絡新媒體手段應當逐步得到豐富,農村初中生同樣應當享有網絡新媒體資源的共享使用權利。在此基礎上,農村初中的管理人員針對多媒體平臺必須要積極引進于學生德育領域,倡導初中教師更多結合網絡媒體資源來推行學生德育。初中生如果能感覺到網絡新媒體給自身帶來的強烈情感沖擊影響,有益于農村初中生形成喜愛學校德育教育的全新思維理念,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整體實踐成效。
農村初中教師對于初中生應當給予全方位的情感觀念指引,運用漸進性的學生德育實施路徑來鞏固初中生的正確思維認識。初中教師目前有必要將學生德育舉措全面融入日常課程教學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日常學習中接受正確的人文情感觀念,摒棄存在偏差與錯誤的思維認識。農村初中教師對于更加新穎的學生德育工作表現形式應當積極展開探索,啟發學生自身生活中發掘德育教育案例,并運用師生分享的方式來樹立初中生的正確理念。
而且,初中德育教育與全新網絡媒體平臺的融合有助于初中生保持正確價值理念,啟發初中生對主流價值理念與崇高人文情感進行接受。教師目前應當善于引導初中生增強是非鑒別判斷能力,對網絡中的復雜數據信息能夠自覺進行正確的篩選處理。對校園借貸給初中生帶來的身心危害性而言,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媒體短片與真實的視頻場景來引導初中生,啟發初中生正確看待校園貸的潛在危害性。初中生在觀看真實與生動的網絡媒體視頻短片過程中,學生針對校園貸將會形成必要的警惕認識,有益于初中生自覺控制物質需求欲望,遠離各種類型的校園貸款陷阱。網絡技術手段本身具有立體化與動態直觀的獨特實踐運用優勢,農村初中教師對信息化以及網絡化的德育教育媒介必須要正確進行利用,引導初中生轉變針對德育教育的狹隘認識。
(三)為農村初中德育提供必要資源保障
政府教育部門針對農村初中有必要提供學生德育工作的物質資源保障,劃撥更多的政府教育經費用來支持農村學校德育。教育管理部門對于農村初中現有的網絡媒體設施、德育教育場館以及其他基礎設施都要全面加以修繕,更新現有的德育教育基礎設施。教育管理部門針對農村初中德育的支撐保障政策體系應當盡快加以完善。農村教師以及初中生必須要保持平等與友善的良好人際交往氛圍,激發初中生對德育工作的自覺配合意識,保持初中生的良好精神風貌。
除此以外,農村初中教師針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引導力度必須要全面進行增加。初中生的內心情感較為敏感脆弱,部分學生在遭遇外界挫折或者陷入生活學習困境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將會遭到威脅。師生之間需要保持友善平等的良好人際關系,讓初中生感覺到教師對自身的關懷支持,幫助初中生形成更加向上與樂觀的良好情感態度傾向。現階段的初中生由于面臨外部環境以及自身心理情感因素的波動變化影響,因此比較容易導致初中生陷入消沉與倦怠等情緒中,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構成損害。教師必須要及時關注與發現存在不良心理情緒的初中生,對陷入情感心理困惑的初中生進行耐心幫助。
四、 結語
經過分析可見,農村初中的德育教育工作不能脫離立德樹人理念,農村教師以及學校管理人員都要將立德樹人滲透于學生德育日常工作。然而在目前的情況下,部分農村初中現有的德育教育工作并未引發全體師生關注,德育教育路徑手段存在滯后性,并且德育教育欠缺物質資源。為了在根本上促進農村初中的傳統德育模式實現轉變,農村學校師生首先需要實現自身的思維認識創新,應用多元化的德育教育媒介技術,同時應當為農村初中德育提供必要資源保障。
參考文獻:
[1]羅正業,黃喜華.關于加強和改進山區農村初中德育教育的探討[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11):74-76.
[2]童澤娟.新時期農村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20(35):52-53.
[3]李清清,婁博華,劉曼.農村寄宿制初中校園欺凌起因的德育審視[J].教學與管理,2020(24):63-65.
[4]李文.提升農村中學德育有效性的路徑研究[J].才智,2020(17):201.
[5]陜彪.農村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5):211.
[6]閆永生.基于核心素養的農村初中德育工作思考[J].發展,2020(4):95.
[7]陳新.農村初中德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52.
作者簡介:
孫建斌,山東省萊西市,山東省萊西市馬連莊鎮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