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翠玲
(廣西貴港市桂平第四中學 廣西貴港 537200)
傳統教學觀念有很多不足,需要進行改進,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教師需正確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與探究的欲望,讓他們獲得知識并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傳統教學方式下,教師只在課堂上進行教學,完全不顧學生的想法與感受,課堂效果一般。現今的教學方式要以問題為主,積極引導學生在發現、探索、分析及解決問題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缺少對學生的關注度,學生只能默默地在座位上聽講,缺少對問題的思考。新模式下的問題鏈導學,可以在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時,要把所學知識點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出一些與生活情境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思考與質疑所學,在質疑中發現問題并思考,進行解決問題,同時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及綜合水平[1]。
例如,講述“不等式”這一章節時,教師首先要進行問題導學環節,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路程問題為例:甲乙兩地相距s千米,卡車從甲地到乙地勻速行駛,速度不能超過c千米每時,卡車的運輸成本與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數為x,為了使運輸成本最小,汽車應該以多大速度行駛?通過設計與生活相關的問題,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激起學生進行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興趣。設定一些有關生活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能夠提高數學小組課堂合作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在問題鏈導學設計中,問題要充分發揮作用,教師要通過設定問題,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思考,對問題的探究與分析。在設計問題時,教師可以運用一些生動有趣、有吸引力的趣味游戲把所學知識點融入其中。生動有趣的游戲可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并在解決問題中對所要學的知識形成初步的了解。此外,游戲化的問題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內在潛力,更能使學生快速找到新的解決方法,在游戲的同時加深他們對問題的探究,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2]。
比如,在課堂講解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為學生展示一款學生喜歡的商品,如電腦,告訴學生它的價格區間,讓學生輪流猜測,對于學生給出的答案,教師要給出偏高或偏低的提示,讓學生思考如何能快速猜測出它的價格,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積極討論,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把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對接下來問題鏈導學的引入有重要作用。
為了讓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成功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選擇恰當的問題內容。教師在選擇小組合作探討問題的內容時,要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根據各小組的特點對問題進行分配,分配各小組善于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討論中進行學習,在學習中掌握將要學習的知識點[3]。教師在選擇問題時,要重點選擇一些有研究性的問題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有研究性的問題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合作機會,讓學生去挖掘問題的本質,并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充分發揮問題鏈導學在數學小組中的作用。
例如,在“函數的導數定義”的學習中,教師先對本問題進行導學,然后在課前準備好一些問題:什么情況時函數導數存在?這個命題是函數導數存在的重要條件,還是……?函數導數存在的情況下,如何用定義求出它的導數?函數的求導有沒有比較方便的計算方法?課上對各小組分配問題,讓學生討論本課中關于導數與單調性的概念。讓學生解決合適的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鍛煉自己的數學思維,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可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綜合性水平。
綜上所述,在小組模式下進行問題鏈導學,可以更好地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效果。教師要為學生制定有效的問題,通過講解有效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問題,進行分類討論,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他們的數學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