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宇
(重慶市巫山縣烏龍學校 重慶 404706)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軟實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沃土,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思想來源,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時俱進、永葆活力。傳統文化有助于培養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文化藝術修養、審美素養、人文素質等優良品質。青少年是祖國的生力軍,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引導他們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滲透傳統文化,成為了21世紀人才培養的需要,教師應該提高意識,注重傳統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學生只有充分了解了傳統文化,才能為以后傳播中國文化打下基礎,讓更多的人認識中國、了解中國[1]。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要引導者,是向學生傳輸信息的主要力量。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教師如果自身觀念不夠正確,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不夠深入,即使掌握再多的教學技巧,也無法靈活地把課堂知識和傳統文化進行結合。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中西文化結合的能力,吸取傳統文化的精髓,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培養西方的“送經人”。對于學生來說,生硬的教學方式帶來的課堂體驗極差,不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利于學生快速融入課堂學習。在英語課堂的文化滲透中教師要以身作則,在提高自己的素養后,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靈活利用自身積累,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使學生受到影響和熏陶[2]。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I’d like some noodle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前準備和自己積累的傳統文化知識在課堂上向學生滲透中國的面條文化。中國人食用面條的歷史很悠久,大約從東漢時期就開始有了面條的前身,到了宋朝,面條開始正式稱作面條。并且,面條的種類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延伸出了非常多的變化。在講述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各種面條的英文說法,比如spaghetti長面條、Cellophane Noodles綠豆面條、Egg Noodles雞蛋面、Rice Noodles米線、Rice Sticks米粉、Wheat Flour Noodles小麥面條、instant noodles 快餐面、shaved noodles刀削面、ramen Noodle拉面、beef noodles牛肉面、noodles with soybean paste炸醬面等。
多媒體設備是目前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技術設備,學校給我們配備的多媒體設備有助于向學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音頻、視頻、圖文等形式,向學生展示傳統文化,增強傳統文化的吸引力,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讓學生更好地把傳統文化與課堂應用知識結合起來[3]。
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下冊“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這個單元主要講解了一些關于傳統文化的故事。教師可以針對這個單元的內容組織學生觀看相關的英語電影、視頻,比如組織學生觀看大鬧天宮的英文版《Havoc in Heaven》,讓學生在電影中學習英語知識,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并且學會將傳統文化與初中英語有機結合在一起,學會用英語講述中國文化,讓傳統文化國際化。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也是很好的教學輔助手段,教師可以結合課堂進程,組織一些傳統文化與英語緊密結合的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傳統文化。
例如,開展一些校園英語知識競賽、傳統文化英語話劇表演、英語成語接龍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同時,這些活動還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意識,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傳統文化和英語知識,做到傳統文化在初中英語教育中的良好滲透。例如,人教版九年級英語“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這個單元主要講述了一些中國傳統節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傳統文化的英語話劇表演活動,引導學生用英語話劇的形式表演中國傳統的節日活動,如春節拜年,中秋節賞月,重陽節登山等,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含義,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合理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具有深遠的意義,學生未來走向社會、走向世界后,會化作傳統文化的種子,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和學習西方先進文化,還要提高自身意識,在課堂中合理、有效地滲透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使學生多方面地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增強當代青少年的使命感,從而使其更加積極地投身于學習,為建設更加美好、繁榮昌盛的祖國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