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樂
(甘肅省隴南市徽縣江洛鎮江洛小學 甘肅隴南 742305)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我國教育現代化進程的進一步完善?;ヂ摼W技術作為先進的科學技術,它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氛圍,對于提升小學生的注意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師在低年級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學生在教師剛剛講課的時候,都會十分認真的聽講,但是在之后的課堂中,隨著時間的變化,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都會被外面的事物或是其他同學的行為所吸引,導致了學生雖然沒有認真聽講,但是,在整節課堂中同樣也沒有閑著。[2]學生注意力的重新回歸,往往都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的時候。有的學生在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還會故意發出奇怪的聲音,引起其他學生的注意,造成更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最終影響學生整體的學習成績。注意力,對于人們的工作、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據了解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通常能夠保持20 分鐘左右,而小學課程每節40 分鐘,違背了他們的身心發育規律,導致小學生無法適應長時間的學習,這也成為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文提到低年級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一個原因,同時,也說明了小學生注意力問題屬于小學階段教育中常見的問題。首先,通過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升小學生注意力,能夠幫助小學生將基礎知識掌握牢固,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其次,學生注意力的提升,有助于小學生獨立、主動學習習慣的養成,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后,幫助小學生解決注意力問題,還可以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為學生身心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關于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學生自身。由于小學生整體系統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中,大部分系統、能力并不完善,其外在表現即為活潑好動,因此學生注意力無法持久。另外,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變化,不僅體現在低年級學生對環境的適應,也體現課程時長的不同,很多小學生難以適應這種變化。
低年級學生,相較于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更加具有特殊性,他們處于幼兒園和小學生兩種身份之間,而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低年級學生的特性,采用針對高年級學生的教學設計、內容和方法,大大增加了低年級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同時,也讓低年級學生更加懷念幼兒園的生活,這樣從側面提升了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概率。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低年級學生的大部分行為舉止,都和家長有著莫大的關系。在家庭中,家長對待學生教育的問題、學習的問題是否足夠關注和關心,學生在生活和學校學習中遇到了困難,家長能否給予正確的心理輔導和行為指導等等,都會直接影響到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從而誘發學生注意力問題。
語言,對于很多人來說只是溝通的工具,而對于教師而言,語言還是一門藝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必然離不開語言的使用,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升教學語言的藝術水平,幽默的語言風格和真情實感,不僅能夠使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而且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打破傳統課堂中的枯燥、乏味,輕松提升學生的課堂注意力。[3]首先,需要教師在整節課堂中,從導入部分到評價部分,語言的運用都應該從低年級學生的角度出發,保證語言內容、方式、節奏和語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溝通方式,拉近小學生和教師間的距離,改善師生關系,為提升低年級學生注意力工作的開展做好鋪墊。
例如,教師在教授拼音的時候,不能簡單地說,“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拼音,拼音是學習漢字的基礎”,也不能生硬地說,“大家都往黑板上看!今天這節課非常重要……”,這兩種教學語言的使用,都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只能讓學生的注意力短暫地集中在課堂當中,隨著課程的推進,學生的注意力也就慢慢地不在課堂上了。正確的語言運用方法。應該是:“小朋友們,知道我們今天學習什么內容嗎?是拼音哦!學習拼音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下面我們就一起到拼音王國里去看看都有哪些字母朋友吧!”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技術,將這些字母以圖片、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從而抓住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
低年級學生之所以注意力往往不高,關鍵原因在于課堂教學內容。沒有捕捉到小學生的興趣點。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一旦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而且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因此,作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格外留心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從而找到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點,提升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隨著現代化教學進程的不斷加深,現代化教學設備?;疽呀浽谖覈行W中得到普及和推廣。例如,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構建情境教學課堂。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教學視頻、影視劇視頻、音樂音頻等內容,將課堂布置成有助于提升學生興趣的情境。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積極性,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通過角色間的對話,感受人物情感,提升課堂氛圍,從而高效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此外,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采用多種方法融合搭配,降低學生對同一種教學方法產生的麻木感,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生在課堂中的專注力。
求知欲,在人們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個求知欲在100%的人,可以調動80%的潛能做事情;而求知欲在60%以下的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只能發揮出20%的能力。由此可見,低年級學生求知欲的重要性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想要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并不難,難點在于如何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4]求知欲,即學生潛在的動力源泉,只有將“死水”重新喚醒,成為“活的”源泉,學生才能主動集中精神和注意力,專心于聽講和學習,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和實效性。
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互聯網技術,將當下的時事熱點融入課堂教學,以熱點為案例,通過調動學生對熱點的情緒,從而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課堂內容的討論和研究中。另外,教師還可以對低年級學生的好奇心或好奇物進行調查統計,根據學生好奇的內容,結合教學教材,利用互聯網技術,一邊解決學生的好奇心,一邊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將學生自身的好奇心或求知欲,從其關心的內容上,轉移到教學中來,這種“移花接木”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紓解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抵觸情緒,而且還可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堅實的基礎。
故事,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并不陌生。相反,不少低年級學生非常喜歡聽故事,部分學生還會講故事。故事,既是低年級學生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也是師生間、生生間的一種溝通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進行課堂內容的教授,不僅會讓學生感受到親切舒適,而且還會讓學生對教師地好感,從而更加愿意配合教師開展教學工作,認真聽講、積極完成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故事元素在小學教學中的融入,從本質上豐富了教學內容,也讓教學形式變得更加多元化,順應了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同時,也是尊重學生特點、個性的一種體現。
故事元素在教學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它可以用在課前,當作教學導入內容,通過故事導入的方式,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還可以在課中,將故事滲透到教學案例中,讓學生借助自己熟悉的卡通人物學習知識,這樣就可以抓住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故事形式對學生進行批評和引導,讓學生通過對故事人物的行為的評判,意識到自己在課堂上行為的錯誤,從而加以改正,這同樣可以起到提升低年級學生注意力的作用。
總之,解決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問題,是每個低年級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為此,教師需要通過最大限度地解決低年級課堂學生的注意力問題,探索出更多的解決策略和方法,圍繞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效果,努力朝著高效化課堂的建設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