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勐輝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健全黨員評價機制和考核辦法,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黨員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全力破解黨員管理“考核難量化、成效難體現”問題,進一步激發企業黨建活力,公司黨委結合現代企業管理,探索黨員管理工作的新模式,以黨員“四講四有”為評價準繩,引入了黨員積分管理,把具體的工作和要求進行細分量化,用分值來進行衡量,季度進行檢查、公示、考評,形成一套閉環管理機制,解決評價標準模糊等問題,力求充分激發企業黨建活力,促使黨員干部在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當先鋒、做表率。
由于公司為梯級流域開發模式,形成了兩地(成都、阿壩)四點(本部、集控中心、兩個分站),黨員分布呈現點多、面廣、線長的特點。通過現場調研、座談訪談,綜合黨建考評、政治巡察發現問題情況,公司黨員教育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公司黨委所屬各支部以往在黨員管理上沒有明確的目標,缺少明確的考核規則,近年來,伴隨集團公司黨組、四川公司黨委一系列關于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文件出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持“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制度上有了“定勢”,但黨員管理依然存在對考核評價尺度把握不一致,量化考核不夠具體,發揮作用缺乏定性和定量評價,評優選先、民主評議黨員等工作缺乏直觀依據等問題。
在日常工作和活動中,少數黨員黨性意識還不夠強,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沒有按照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黨員,甚至將自己等同于職工群眾,個別情況下出現自律意識較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未充分發揮。
通過座談顯示,90%以上黨員渴望得到上級黨組織和身邊干部職工的認可。公司黨委在以往的對于先進典型的選樹主要依托年度先進、兩優一先及專項評選開展,對于日常工作中黨員作用發揮的“閃光點”挖掘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員履行自身職責、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積極性。
黨員積分管理,主要是為了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黨員評價指標體系與實際工作結合不夠緊密、無量化標準,缺乏生命力和載體;二是為了扎實穩步推進“示范黨支部”創建工作,解決部分黨支部存在的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三是擴大黨建工作作用,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促進部門中心工作,形成一體化工作體系。
黨員積分制管理,以分類為基礎,量化是關鍵,以周期內累計得分作為考評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一項管理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幾項問題。一是貼實際。要貼近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實際、貼近員工思想狀況的實際、貼近基層黨員群眾需求的實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體現價值。二是好操作。就是要選好載體,注重操作性和實用性,使基層支部便于操作。三是能見效。要圍繞“能”字下功夫,樹立良好的工作態度,確定更高的工作標準,建立良性的工作跟蹤推進制度,形成有效的壓力傳遞和動力傳導機制。
以《黨建日常工作管理考核標準》《黨建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等制度為依托,研究制定《黨員積分制管理實施細則(試行)》,以“四個合格”黨員標準,建立黨員積分體系,分為基礎分(基礎工作)、任務分(任務安排)、獎勵分(參加活動)三個部分。
一是組織生活參與度。以黨員參加“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及其他黨建活動的參與度為準,予以加減分。二是先鋒模范貢獻度,將政治理論學習、履職奉獻、工作作風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作為積分制管理中的加分項目,從先進表率和推動創新方面進行加分。三是黨規黨紀執行度,從“兩個維護”、嚴守紀律規矩、狠抓工作落實等方面設置加減分項目。四是一票否決制。對于違反黨的“六大紀律”或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等行為,實行一票否決制。
黨員積分管理的實施,解決了以往黨建工作中的部分定量模糊的問題,使黨建工作更具活力,也為打造“示范黨支部”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是圍繞中心工作,促進作用發揮。黨員量化積分管理主要目的是加強黨員日常管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增強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同時,圍繞落實工作任務目標設置積分項目,黨員要立足本職崗位、履職盡責做表率。
二是實行動態管理,滾動調整積分。利用數字化積分進行黨員動態管理,建立“自我評價、支部評審、季度公示、年度總結評定”機制。以80 分為基準分,并以上月基準分作為基數,滾動調整積分數值,并與民主評議黨員、評優選先、預備黨員轉正、年度績效考核掛鉤。
三是堅持客觀公正,確保簡便易行。在積分設置上,公將做“合格黨員”作為積分管理的標準,統一評價標準、參照每季度在支部黨員大會上通報確認,并報公司黨委備案,減輕支部工作負擔、避免年度一次性公開而產生懷疑聲音。
四是強化宣傳引領,激發黨員活力。每季度開展“黨員之星”評選結果,并通過“黨員之星”事跡宣傳,引導全體黨員“比學趕超”,進一步提升黨員組織生活參與度、愛崗敬業奉獻度,有力推進“示范黨支部”的創建工作。
執行積分管理體現了黨建工作過程管控的優勢,保證了黨組織的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每一步流程都能落到實處,使黨建工作更加“剛性化”,克服了過去組織生活會上黨員互評時“講情面、當好人”,促使黨員參與黨組織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普遍提高。
積分管理實施以來,將黨員所做的每項工作實事、參與的每一項活動都進行量化積分,以有效促進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黨員之間相互比著干,通過“掙分”“積分”,使量化“數字表”變成了工作“助推器”。黨員“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內民主生活會等組織活動的參與率明顯提高。
將黨員所做的每件事都以“積分”的形式表現出來,并按照黨員的積分情況,進行積分評定排名公示,在評價黨員時既有規定內容,又有定量標準,評價體系變得更直觀、更合理,在各類活動中能夠對號入座,凝聚黨員隊伍形成戰斗合力。各黨支部還通過每月意識形態及員工思想動態的收集,傾聽員工聲音,及時答疑解惑,團結全體員工,凝心聚力,形成支部戰斗堡壘,煥發基層黨組織的生機與活力。
圍繞“四講四有”和黨員履職盡責情況,將黨員積分情況與黨員個人績效、職務晉升掛鉤,進一步激發黨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推動黨建考評與企業績效管理深度融合;針對生產經營階段性任務和重點、難點工作開展工作,通過“黨員示范區”“黨員示范崗”“黨員突擊隊”等主題實踐活動,推動了黨建載體與生產經營任務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通過積分制管理,為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賦予一定分值,使得黨員的行為能夠有對應的分值作為評判,有力解決了黨員量化考評問題,促進了黨員教育管理科學化、制度化、精細化、常態化,黨建工作質量考評有了數據化、可量化的評價指標。
通過黨員自我申報、支委會初審、黨員大會、年度綜合評價的積分評定模式,有效形成了自我監督,黨員監督管理由“模糊管理”向“精細管理”轉變,進一步增強了對黨員作用發揮監督的科學性、真實性、可操作性。
通過這種正向激勵與反向懲處相結合的方式,使黨員干部的黨性觀念明顯增強,黨員干部自覺帶頭執行黨組織安排的各項任務和決定,對于黨組織布置的需要攻堅克難的任務,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明顯提升,也使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實施黨員積分制管理可以有效構建黨員管理與評價體系,有效解決了支部工作以及黨員作用發揮方面“要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的問題。通過積分制管理,把具體的工作和要求進行細化量化,用分值進行衡量,季度進行檢查、公示、考評,形成一套閉環管理機制,解決評價標準模糊等問題,有效提高了黨員教育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