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 琰
《黨章》中明確規定企業黨組織需要與企業經營深度融合,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明確表明黨建工作至關重要。黨建工作的開展需要服務于企業生產,將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作為企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并將企業經營效果作為判斷黨建工作的主要標準。在新時代下,國企要想實現自身發展優勢,要緊緊圍繞生產經營實踐,加強基層建設,打破企業與生產經營之間的隔閡,以此來更好地實現雙促雙進發展的目標。
黨建工作將“人”作為主要工作對象,重點在于對國企員工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之間存在顯著區別,黨建沒有涉及對國企財產和人的分配與管理,因此黨建的作用是間接地增長國企的實力。現如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導致更多企業側重于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國企也不例外。因此在部分國企之中,出現了明顯的“重經營,輕黨建”傾向,而且部分國企領導者錯誤地認為黨建工作并不重要,導致黨建的核心地位被弱化,國企黨組織的能力逐漸下降。
部分國企領導在生產經營方面十分“上心”,但是在黨建工作方面只有大量官話和套話,認為開展黨建不過是“要面子”的工作,不愿意將自身的精力用于黨建工作,在臨近檢查或者考核的時候,運用多種手段蒙混過關。長此以往,必然造成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脫節的問題。部分國企在探索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策略的過程中,對于黨組織核心作用的重視程度低,黨組織在發揮核心作用過程中,做不到緊密配合、無縫銜接,導致黨中央從嚴治黨、發揮引領作用等無法得到有效落實,企業也難以解決發展深層次的問題。
當前,國企正在進行深化改革,其生產經營活動得到不斷優化,且受到現代化企業管理理念的引導,國企需要從時代需求以及自身需求出發,對原有的黨建工作形式進行改善。但是對于國企的基層黨組織而言,在基層學習和了解到的國家政策和決策部署大多屬于宏觀層面,并沒有在生產經營之中得到細化,而如何讓黨建工作服務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成為基層黨組織必須面對的難題。國企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工作,通常內容單一、形式陳舊,例如在學習政策的時候“照本宣科”,所有人坐在一起讀文件,久而久之會導致員工對黨建產生厭倦和抵觸情緒,黨建工作因此變得毫無活力。在開展黨建工作過程中,缺乏對黨建工作在生產經營工作中發揮引領作用的分析,難以實現與生產經營工作的深度融合。
新時代下,國企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優化與完善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為此可以提高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提升自我競爭地位,為實現自身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國企黨組織需要與發展的核心工作緊緊圍繞,進一步實現企業在新形勢下發展過程中的經營目標與黨建工作核心思想的融合和優化,可以充分發揮出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在整個工作中能夠基于發展目標優化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從而促進企業綜合競爭實力的提升。
根據我國目前企業發展情況,企業整體經營水平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但是在企業內部工作發展中如果企業員工自身業務能力水平有限,或者工作能力較低,都會對整個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升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在新時代下,加強國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有效結合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除此之外,還可以提高員工在工作中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進一步加強自身的責任意識,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突破國企黨建工作在目前經濟發展形勢下的瓶頸狀態,進而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軟實力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充分體現黨建工作中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等實質性的內容。全面提升企業軟實力,需要在自我發展的過程中與黨建工作齊頭并進,共同發展。加強理論專業知識的學習,可以深入學習中央下發的重要文件,加強對重要問題的思考和探討,不斷在學習中提升自我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充分提高工作人員的思想境界。通過加強黨建工作,黨員可以認清發展形勢,厘清發展任務的核心內容和目標,激發自我奉獻精神和模范帶頭作用,可以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健康、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進一步提升企業軟實力。
國企黨組織主要職責是把控大方向,掌握大局,貫徹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基于此,在參與企業決策的基礎上需要做好對政治和政策的把關,確保各項制度貫徹落實。規定制度中要明確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對問題進行討論并做出相應決策。實現制度管人,嚴格按照規章制度流程辦事,實現企業管理的制度化、透明化、民主化。另外,國企黨組織需要積極把控企業的政治發展方向,確保企業走向正軌,符合當前社會發展潮流,企業中各項決策需要落實黨的大政方針,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建工作與企業工作的高度融合。很多國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充分響應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沖鋒在前,勇于擔當,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抗擊疫情,保證生產,為實現雙戰雙贏,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廣大國企充分突出政治功能,全面推動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提升企業凝聚力,積極解決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現實問題。可見,實現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能夠有效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將提高企業競爭力作為國企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此來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不斷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為黨建工作的發展目標與生產經營相一致,關鍵需要找準實現二者深度融合的有效方法。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目標分解成多個支點,盡可能劃分到每個基層黨組織中,實現部署、觀察、落實同步,并采用統一化考核目標完成評估。其次,開展多樣化的活動來促進目標更好地實現。通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來發揮黨員作用和價值,在工作中起到帶頭的作用,為員工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從而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開展核心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可以讓黨員在生活和工作中牢記使命,用黨的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激勵更多黨員和員工貫徹黨的思想主張,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企業黨建管理部門廣泛吸納員工參與黨內活動,實現自身利益與企業發展目標一致,與企業并肩作戰,共同發展、共同促進。
黨建文化能夠將新時代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合理地應用在國企制度的建設中,可以為企業發展指引良好的政治方向,企業文化為黨建文化更好地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只有發揮好黨建文化,才可以確定黨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才可以推動企業在競爭中提升自我發展水平,同時也可以加強企業的核心凝聚力,促進企業文化發展。基于此,二者之間需要實現深度融合,切忌將二者單一劃分。首先,傳承和發展國企的紅色文化,突出企業發展的目標和核心愿景,提煉企業的發展使命,塑造基于當前企業黨建文化的紅色文化。其次,企業管理人員需要起到模范和帶頭作用,給員工做好榜樣,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在工作中發揮自身的優勢,配合各個管理部門人員確保工作順利完成。最后,規范企業文化基本準則。利用企業所制定的有關文化制度來約束員工的行為,積極引導員工遵循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照工作流程開展各項工作,確保工作的合理性、有效性。除此之外,需要加強企業文化的貫徹和落實,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對推動企業健康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加強國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能夠有效促進國企發展,解決國企改革過程中“兩張皮”的問題。近些年,國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有效深度融合,有效提高國企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競爭實力,實現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協調發展,是目前新時代企業發展的新目標,也是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