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亞東
對黨史的研究和學習在黨員干部思想教育的培養中具有指導性作用,也是做好新時代黨的建設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環。尤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疾控政工干部如何發揮黨史、疾控防疫史的積極作用,調動和激勵黨員干部在疫情防控中攻堅克難,全面打贏疫情阻擊戰,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總體要求,黨建工作不斷推向深入,切實發揮了黨建工作正人心、聚人氣、合人力的作用。而其中,對黨史的研究和學習在新時期黨的建設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在全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正在進行,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不僅使黨員干部提高思想站位、感悟思想偉力,更是起到對黨建工作強大的助推作用。徐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始終堅持把政治理論學習作為提高政治素養、促進黨建工作、增長干事本領的根本途徑。通過研究黨史的重要性地位,分析現階段黨史、疾控防疫史的學習教育在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更好地發揮歷史作用、提升黨建工作質量、譜寫“強富美高”新徐州建設現代化新篇章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拼搏、不懈進取的奮斗史,是黨留給廣大人民群眾的寶貴精神財富,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具有指導性作用。要想建設好我黨就不能脫離黨史教育工作,這是黨史工作資政育人的核心環節。我們黨從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到探索社會主義建設、從實施偉大的改革開放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均取得一定的成績,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黨對黨史的不斷學習和總結,并加以應用。為了更好地解決當前的一些問題,我們應該吸取黨史當中的經驗教訓,總結黨成功的寶貴經驗,使黨史的研究能夠高效地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
不斷地從黨的歷史經驗教訓中吸取養分,使我黨在黨建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黨史是我黨由弱小到強大的一部崛起史,黨在發展過程中打倒了比自己強大的敵人,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其中所積累的對歷史規律的認識十分值得學習。今天面對著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要想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不斷獲取黨史當中的智慧和精髓,對于我們黨在發展過程中的寶貴經驗、優良革命作風和我黨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優秀精神,應當長期堅持并大力的宣傳,指導黨在今后的發展中走得更加地順利,避免犯不必要的錯誤。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離不開對黨史的深入研究和總結,而黨建工作質效的提升更能促進政工干部從黨史的經驗當中汲取養分,反哺對黨史研究的投入,黨史與黨建具有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作用。黨史工作對于推進黨建工作中的理論創新具有重要意義,黨的歷史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可以說是我黨理論的發展史,我黨當中的許多重要的理論都是在不斷地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使得我黨的理論不斷地完善。黨的歷史是我們黨優良作風和優秀精神的歷史,是進行黨員教育和愛國教育的最好教材,它可以幫助我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在繼承黨的優秀精神和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根據時代的發展進行創新,這是黨史教育在黨建工作當中的重要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公共衛生事業和衛生防疫工作,逐步建立了衛生防疫體系,開展各類有效的衛生防疫工作,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了鼠疫、天花、霍亂等烈性傳染性疾病。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停息,各級疾控工作者仍持續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新中國衛生防疫史作為黨史、新中國史的一部分,對疾控工作者來說,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徐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身徐州市衛生防疫站)自組建以來,成功應對了“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 流感、抗震救災等各種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嚴峻挑戰,積累了大量的技術人才儲備和豐富的抗疫實戰經驗,尤其期間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事跡是激勵和調動新一代疾控工作者最好的范例。通過學習疾控防疫史,可以不斷增強自身業務工作能力,傳承老一輩疾控人的偉大抗疫精神,更好地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增添干勁;通過學習疾控防疫史,能清醒地認識到黨和政府強大的政治動員能力是抗擊疫情的核心力量,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迅速建立起響應快速、高效暢通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為打贏阻擊戰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通過學習疾控防疫史,更能切身體會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八個字的沉重分量,檢驗著疾控黨員干部是否踐行黨的宗旨,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時至今日,黨史學習教育仍如火如荼地進行,在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一是對黨史學習教育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不夠。當前階段,黨建和業務工作“兩張皮”現象仍然存在,“工學矛盾”依舊突出。一些黨員干部尤其是年輕黨員,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業務工作和學習上,認為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是可以付諸實際行動的,認為黨史多是一些“又大又空”的理論知識,難以理解透徹,而且跟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沒有太大關系,放松了自我要求。
二是對疾控防疫史的不了解。各級疾控機構在應對全國流行性傳染病、地方流行傳染性疾病上均有豐富的經驗和事跡。但媒體宣傳報道較少,并且伴隨著老一輩疾控工作者的退休,“80 后”“90 后”一代的疾控工作者對前輩們的工作知之甚少,沒能起到很好的傳承作用。
三是教育方式老舊。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們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方式進行總結和反思,在梳理的問題中教育方式的老舊尤為突出。在對黨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一味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教學形式上更多的是依托支部“三會一課”等規定動作,理論知識照本宣科,基本以灌輸為主,導致黨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降低。
四是教育缺乏針對性。很多年輕黨員,尤其“90 后”一代,成長環境、生活條件相對優渥。他們對百年黨史的認知,主要源自學生時期的課堂書本和現代影視劇作品,對我們黨歷經磨難的創業歷程缺乏感同身受的認知。在教育細分化和針對性上有待加強。
五是黨史教育專業人才的缺乏。做好黨員教育工作就必須擁有一支理論水平過硬、教育水平突出的政工隊伍。在現有的政工隊伍中,真正投身到黨史、疾控防疫史教育和研究的人員很少。專業人才的匱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員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是提煉創新黨史學習內容。在今后的黨員教育工作中,要更多地融入黨史教育內容,不斷從百年黨史和現實生活中收集凝練各種資源和素材,通過現實題材對黨史資源和信息進行挖掘,引入英雄模范、先進事跡等,將思想內容從抽象知識中展示出來,以動態的形式吸引黨員干部主動學習,呈現高質量教育內容。
二是發揮老黨員、老干部的作用。積極邀請老一輩疾控工作者現場授課,將他們經歷過的革命歲月、歷史史實,尤其是疾控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言傳身教,增強新一輩疾控工作者歷史榮譽感、工作責任感和個人使命感,傳承疾控工作者優良傳統,教導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厲、勇攀高峰。
三是發揮網絡宣傳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目前處于一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網絡平臺也是黨建工作的新陣地,因此,黨員教育工作也應當順應時代的變化來進行革新。加大網絡宣傳力度,弘揚革命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利用網絡的便利性,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強化黨員干部對黨史、疾控防疫史的學習和理解。同時,要加強網絡陣地建設,把握輿論主動脈,促進黨史內容學習和交流,提升黨員干部意識形態能力。
通過黨史、疾控防疫史的教育和普及,新時代下疾控系統黨的建設工作中要投入更多理論素材和思想內涵,借助日新月異的網絡平臺和信息化發展,可以更好地對百年黨史中的各種資源進行搜集、創新和宣傳,善于運用先進人物事跡進行教育,不斷豐富和改進教學形式,從而推動黨員教育工作的質變,提升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促進黨建工作的提升,進而做到“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貢獻疾控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