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雪枝
和諧企業的構建是持續性工作。無論黨建工作亦或是工會建設,都應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工作中結合和諧企業建設需求以及企業發展現狀逐漸發揮其應用價值。所以,各企業黨組織應與企業、工會組織聯合起來,以黨的先進政治理論為指導,為工會工作提供思想引導,為和諧企業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
在企業的發展建設過程中,工會不僅是群眾組織,同時還是維護企業員工權益以及協調員工之間內部關系的重要紐帶。黨執政后的最大風險是脫離群眾,而工會是企業范圍最廣的群眾組織,代表著廣大職工的權益訴求,二者相輔相成。但是,隨著國有企業的發展,工會組織的作用有所削弱,諸多企業的工會組織在履行組織義務時沒有嚴格參照自身職能,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的能力有限,如只是發揮組織員工參與活動和宣傳的作用,在監督及協調方面所發揮的功能作用不足,工會真正的價值無從凸顯。而國有企業中黨組織雖然占據著主導地位,但在新形勢下,因國企黨建工作方式不夠新穎、僵化單一,帶來了一定局限性,黨建與工會工作的融合深度和廣度不夠,有時趨于表面化、形式化,群眾性和融合性不足,不能有效反映基層職工群眾的需求和反饋。將黨建與工會工作有機融合在一起,能夠更好地揚長避短。工會組織在團結員工和群眾方面功能突出,而黨組織則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和政治性,二者之間充分融合,互為補充,可以更好地推動企業相關工作的實施,提高企業綜合影響力。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黨建作為第一生產力,企業積極創造黨建品牌,有效發揮黨建積極引領作用,嚴格把控化解廉政風險,有利于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黨支部作為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可為工團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支持專業多角度的建議和意見,提高企業整體管控質量,加強凝聚力,提升軟實力。組織建設突顯政治擔當,黨組織在企業組織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有利于增強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培養,搭建高效多維度的人力資源體系,提供企業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通過黨組織建設,企業各層級可以及時地了解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對職工進行積極正面的引導,促使企業上下統一思想,凝聚共識。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工會工作建設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保證工會組織的群眾性。企業工會組織并非為單獨個體謀福利,而是為全體職工經濟權益提供保障。如果企業工會喪失群眾性,不能真正地了解職工群眾的愿景和呼聲,那么其就難以把準職工的思想脈搏,無法把工作做到職工的心坎上。二是保證工會組織的實效性。作為職工的“娘家”,工會與職工的血脈相連,職工在日常工作以及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突發性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可能會對職工的工作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威脅職工安全。基于此,企業應當保證工會組織具有較高的組織協調性,在職工遇到問題時能第一時間為其提供幫助,進而保證各項工作的有序實施。三是保證工會組織的基礎性。工會作為基層組織,應做到應設盡設,并完善工會小組設置。與工會組織密切相關的工作都屬于基礎工作,只有做實做細做深工會的各項基礎職能,才能切實全面保障群眾權益,發揮工會基層群眾組織的服務和聯動機制。
國有企業是國家的脊梁,是黨執政興國的基石,是中國共產黨治國方略的有力執行者和貫徹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基礎,是振興國民經濟的保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是國企改革中創新制度必須遵守的原則性問題,無論什么時候都是不能動搖的。
作為無產階級政權的重要組成力量,工人階級和工人運動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中國革命發展建設歷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國有企業是工人階級的重要載體,是衡量我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是否正確的最高標準,決定了在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企業黨建需要堅持群眾路線,聚民心,暖民心,匯民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企業黨建更多體現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而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圍繞人民開展的工作。保持國企黨建的人民性,防止黨建工作的虛化與弱化,有利于防止國有資產的無形流失,實現人民利益的最大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下紀檢工作的根本指導和基本遵循,國有企業紀檢巡查部門在新時代承擔著繁重的任務。紀檢巡查部門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應當堅持帶著問題學、融會貫通學。在學習中,深刻領會新時代環境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切實用以提升理論武裝水平,指導實踐,不斷提升紀檢工作水平。
新時代風云巨變,黨建與工會傳統的工作模式以及方法已經難以滿足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在施工企業發展建設過程中,之所以將黨建與工會融合在一起,對相關模式進行創新應用發展探索,極為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更好地推進企業的發展建設。例如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其所承接的建筑工程項目通常比較復雜,施工周期長,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往往以千萬上億計算,如果在其生產經營活動期間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和監督,那么相關工作就可能出現問題,工作難以有序地開展。基層黨組織是我黨的重要組織建設陣地,是攻堅克難的戰斗堡壘,其在社會以及企業發展過程中承擔著監督的責任,而工會的主要成員則是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基層職工,其對于企業各項工作的實施情況最為了解,其可以在監督工作實施期間,提供最為有效的信息。將二者有效融合在一起,有利于提升企業職工主人翁的意識,更好地發揮組織的監督監管職能,凝聚企業發展共識,促使企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壯大。
國企黨組織所要承擔的管理職能是較多的,計劃、組織、領導、監督等均是不可忽視的,這就要求黨組織依據具體的職能開展黨建工作,進而使自身的作用能夠得到真正展現。將黨建與工會工作結合在一起,既是新時代黨建工作的要求,也是工會發展的必然發展趨勢。企業必須始終堅持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做到有黨組織的地方就要有工會組織。新成立的黨總支應申請成立分工會委員會,各分工會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在各項目黨支部設立工會小組。工會始終堅持黨的既定目標,服務工作大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宣傳弘揚社會正能量。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強調,要通過加強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
(1)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員活動,確保黨的先進性能夠長期保持。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要充分展現,能夠投身生產一線中,引領廣大員工履行好自身的職責。以文體活動形式創新黨史學習教育載體,讓黨史學習教育“動”起來。如黨組織聯合工會開展“學黨史、聽黨話、跟黨走”親子紅色運動會,在提升員工凝聚力和幸福指數的同時,把紅色基因作為國有企業文化的核心符號。通過工會活動,為企業黨建共建創造載體,深化黨建共建成效。發揮基層黨建特色,擴大黨建輻射范圍和深度,加強與周邊村委、街道及相關單位的黨建共建,實現互聯互通互助。
(2)對黨建工作制度予以完善,明確工作標準。黨建工作開展要做到有理可依有據可行,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若想更為規范,必須保證黨員隊伍的建設力度得到強化。黨組織要將建設目標予以明確,同時,從黨員的實際情況出發,確保培訓工作更具針對性。開展培訓要選擇合適的方法提升廣大黨員參與積極性,優化培訓機制,推進理念創新、手段創新確保黨員隊伍建設工作能夠更加規范。
黨建與工會工作是貫穿國有企業發展始終的一部分,黨建工作的開展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工會工作則意在為職工權益提供保障,將黨建與工會工作結合在一起是二者創新發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其不僅可以保證企業的發展質量,還可以促進員工工作效率的提升,進而促進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