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忠華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深化階段,企業改制重組與合并不斷進行,企業的產業結構、組織結構和人員結構不斷調整,給國有企業工會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只有充分認識到外部環境的改變,努力發現新問題,不斷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才能無懼挑戰,充分持久地發揮工會組織在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保障與調節作用。
(1)服務對象復雜化。隨著國有企業的不斷發展,管理結構與制度的改變,職工的群體劃分更加清晰,產生了多樣化的訴求,協調勞動者勞動關系時,提出了更高質量的要求。每一次國有企業的改制與重組不會涉及較大的人員變動,企業以提高管理效率與質量為目的進行組織機構和人員的精簡、壓縮,企業為了自身生存想方設法保留現有崗位,導致職工之間的矛盾變得激烈,有關于企業用工方面的勞動爭議問題逐漸增多,企業面臨的維穩壓力增大。
(2)工作模式和方法老化。當前,工會組織仍在沿用十幾年前的工作方式,沒有完全適應企業的發展與改制,工會組織缺乏對新時代背景下工會工作的前瞻性研究。工會干部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無法有效利用信息時代下的新技術開展工作。制度與技術的發展都要求工會干部更新觀念與知識,來適應企業的發展需要。
(3)組織和隊伍建設弱化。很多國有企業的領導存在重經營、輕工會的認識誤區,導致工會工作沒有受到重視,更沒有認識到工會工作對穩定企業與職工關系的重要作用,專職的工會工作人員很少,大多由其他崗位人員兼任,工會部門也經常與其他部門合并辦公,工會工作人員的主要精力也無法放在工會工作上,組織結構會嚴重削弱,工作效果大打折扣,使工會難以承擔穩定企業與職工關系的重任。
(1)將政治方向作為工會工作的核心指導方向。工會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各級工會組織團結在以黨委為核心的黨組織周圍,參考企業發展戰略與目標開展工作,為黨組織與職工、企業與職工搭建通暢的溝通平臺,做好企業職工關系的穩定劑。
(2)工會工作要從職工利益出發,將職工的困難與訴求作為工作重點,將職工滿意作為衡量工會工作的唯一標準,在國有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工會工作的優勢,調動企業職工的積極性,維護職工的民主權利,多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為職工創造健康向上的工作環境,為企業營造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
(3)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開展豐富的工會活動。工會應該根據企業經營狀況,積極開展工會活動,通過各類文體、競賽、勞動活動來豐富職工的工作與生活,為職工搭建展現風采的舞臺,調動職工參與工會活動的積極性,在企業內營造積極向上的精神氛圍。探索出一條多渠道并進、全員參與工會活動的道路。例如通過讀書、學習、比賽等活動展現職工的勞動技能與風采,推動建立拼搏進取的國有企業文化。
(4)努力維護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工會組織作為廣大職工的代表,有義務維護企業全體職工的合法權益,這也是工會組織的核心職能,工會組織應開展各類活動,保障職工參政議政的權利,為職工建設合理使用民主權力的平臺,在企業管理中發揮群策群力的紐帶作用,提高企業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程度,提升職工的幸福感。
圍繞中心開展工作,樹立服務于大局的意識永遠是工會工作的主旋律。各級工會組織必須按照上述要求有序開展工作,國有企業改革已經進入全新的階段,正處于改制和轉型的關鍵節點,這就要求全體工會干部轉變觀念,積極投入工作,把握工作的重點與關鍵點,發揮創新、創造精神,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保駕護航。首先,要努力做好勞動技能競賽組織工作,使競賽逐漸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道路,在企業內建設一批精品賽項,形成對職工思想與企業生產的全面促進。其次,要做好“工人先鋒號”建設工作,通過相關活動在組織內形成愛學習、愛勞動、爭先創優的良性競爭氛圍。最后,要提升職業培訓活動的效率與效果。工會要多開展業務培訓、崗位練兵、業務比武等活動,激發國有企業職工的競爭意識,使廣大職工認識到提升自己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幫助企業建成一支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干部職工隊伍,使企業的人才推動更加合理,為企業的全面發展與深入發展提供必需的人才。
一是建立健全維權服務機制。以維護職工基本權益為工作出發點,全面貫徹民主協商制度,建立和完善科學高效的服務于職工的維權體系,工作中要把握當前最緊迫的問題,高度重視國有企業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和群體性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增強工會組織服務于職工的能力,提高維權的規范性與高效性。使廣大職工設身處地地感受到組織的支持與關懷。二是幫助企業構建和諧的勞動雇傭關系。及時處理勞動關系矛盾,建立和諧共贏的規范化新型國有企業勞動關系,進一步規范勞務合同簽訂、薪酬激勵機制、勞動條件改善等與職工利益息息相關的企業行為,消除職工的顧慮,為企業建設良好的用工環境。三是建設“職工之家”,增強對困難職工的幫扶力度與能力,努力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基層工會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將視線更多地放在基層,將工作重心向基層轉移,第一時間解決基層工作中的困難與問題,使工會組織真正成為基層職工的堅強后盾,真正起到聚人心、攏人力的作用。
工會組織要充分發揮國有企業民主建設、職工維權方面的作用,努力做好和諧企業的建設工作。一是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推動與監督制度的落實,充分維護企業職工參與企業決策的民主權利,尤其是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事項,必須經過職代會審議,并形成完善的監督與管理體系,發揮職代會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監督職工提案的落實和解決情況。二是進一步深化企業管理決策的公開透明機制,監督和落實企業經營活動等各項公開內容的及時性與真實性,充分保障企業職工的知情權與監督權。
推進民主管理,保障民主監督,是工會作為職工代表維護職工權益的主要表現形式。一是監督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與落實,嚴肅認真地做好職工代表選舉工作,提高職工代表參與企業議事的能力,提升職工代表的政治覺悟,選取一批能夠真正代表廣大職工說話的職工代表,發揮職工代表參與企業管理、監督企業領導干部工作的職能。二是規范企業用工的勞動關系,審核企業勞動合同的內容,監督合同條款的執行和落實情況,增強國有企業用工的規范性和科學性,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三是做好職工的代言人,及時了解國有企業職工的意見,對職工所提的意見和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盡快給出解決方案,提高企業職工促進企業發展的積極性。四是做好困難職工幫扶工作,工會組織不僅要發揮自身在困難職工幫扶工作中的作用,還要積極爭取企業黨委與各部門的支持,建立和完善困難職工幫扶體系,進一步規范困難職工幫扶的內容和流程,真正解決職工的實際困難。
國有企業工會必須緊緊圍繞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開展工作。將自身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結合,保障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穩步進行,推動國有企業依法治企,實現國有企業的穩定長遠發展,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完成國有資產持續提質升值的目標。這也是檢驗工會工作成效的金標準,廣大工會干部應更新觀念,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動國有企業發展與職工個人利益同步,團結廣大干部職工,圍繞黨的政策方針,將國有企業建設成黨和國家的柱石。工會還應發揮在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推動作用,團結廣大干部職工堅定道路自信,推動國有企業在社會發展中承擔重要的角色。團結廣大干部職工堅定發展自信,促進國有企業做大做強,打造世界強企、民族強企。
進入的歷史時期后,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深化階段,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面對新問題、新挑戰應轉變思路、更新觀念,多策并舉推動國有企業長遠穩定發展。國有企業工會工作;一要圍繞中心任務,做企業改革發展的“助推器”;二要突出維權職能,做企業改革發展的“穩壓器”;三要注重民主管理,做企業改革發展的“潤滑器”;四要強化群眾基礎,建立健全工會工作機制;五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六要堅決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總體布局,充分發揮工人階級的作用。在新的歷史時期內,團結廣大干部職工堅定四個自信,推動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向世界一流企業的行列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