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瓊
摘要:作業設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但長期以來,語文作業設計的效果并不顯著。事實上,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實踐經驗,才能真正發現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對策。基于此,以下對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設計;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教師為什么要布置家庭作業呢?布置家庭作業的內容主要包括什么呢?家庭作業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是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的,是幫助學生鞏固和掌握本課知識的有效手段。對于低年級學生的作業,教師應注重作業內容的實踐性和作業形式的多樣性,借助作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一、優化語文作業設計
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應將知識技能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尤其是作文,教師日常就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生活事物的觀察興趣,若學生善于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素材,就能把作業和學生對生活的探究興趣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從書本走向現實,使作業成為學生生活的向導。語文教師布置作業應關注到“統一要求與選擇性相結合”,加大學生作業分層差異性的執行力度,設計的作業要有可供學生選擇的自由度,能盡量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能力、興趣需要,使學生能在不同的學習基點上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首先要了解學生現有的水平現狀,對學生的知識儲備、經驗水平、能力高低等方面的情況做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在契合學生發展水平的基礎上,作業的難度可層層遞加。其次,除了考慮到學生的“現有水平”,還應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布置相應梯度的作業。最后,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發展道路上的向導,需在必要時提供一些幫助學生學習的方法和資料,作業的數量和難度要遵循適宜原則。
二、增加作業多樣化,讓學生產生新鮮感
針對當下低年級的小學語文作業,其內容與形式應該一改傳統作業的留取類型,采用多種類型的布置模式,如,教師可以分層次的進行作業的留取,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根據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定把學生按照高、中、低的層次,綜合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在進行基礎知識的應用、加強的同時增加其拓展能力為主,多選擇具有創造性的題型;綜合水平能力中等的學生,教師可以注重穩固其基礎知識的水平側重于引導學生對語文作業完成的興趣;在綜合水平較低的學生當中,可以更側重于引起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自主完成作業的意識,然后逐漸加強對語文基礎知識的理解。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布式布置作業,可以幫助不同成績和能力的學生實現整體的學習水平提高。教師還可以改變布置作業的方式,比如,低年級學生以識字為主,以往教師布置作業多通過“抄寫生字詞”來讓學生鞏固知識,達到熟練記憶的效果,為了更好地提高效率,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來布置字詞作業,如小學生喜歡看動畫片,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看與所學生字詞相關的動畫片,讓家長陪同學生學習生字詞,并進行檢查,這樣學生學習生字詞的效率就會提高。
三、利用拆字游戲,布置讓學生記住生字結構、字形的作業
部編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就是識字的內容。學生初學漢字,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呢?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讓學生記住生字結構、字形的作業,而作業形式可以是制作生字卡片,從而幫助學生識記。漢字分為獨體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和全包圍結構,大多數漢字是可以被拆分的。基于此,教師可以讓家長帶領孩子把小學低學段經常用到的基本的部首先用卡紙做出來,如“亻” “讠” “艸” “彳” “阝” “口” “門” “扌” “氵”“纟”“土”“犭”“忄”“攵”“穴”“彡”“衤”等。在復習生字時,家長可先帶領孩子讀一讀這些生字,讓其把字音讀準確,在記住字音后,就可以帶領孩子玩拆字游戲。家長可這樣引導孩子:“這些生字是什么偏旁呀?”“你能在這些卡片中把它的偏旁部首找出來嗎?”“部首找出來了,你還能把剩下的部分用基本筆畫把它拼出來嗎?”就這樣兩個卡片一合,一個生字就生成了。通過這些小游戲,學生記住了漢字的結構,激發了識字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觀察和組合能力。
四、體現語文作業設計的綜合性
課本呈現的內容往往有限,若作業設計也只局限于課本,那學生接受的知識就會十分淺顯,尤其無法準確獲悉很多書本外的知識。因此,在設計語文作業時,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將課內外的知識相結合,這對開闊學生的視野有著莫大的幫助,更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比如,在對課文進行賞析時,教師可讓學生提前對文本進行預習,感知文章的內容。另外,語文作業設計也可以和其他學科進行有機結合,如與美術進行結合,學習海報標語時,可讓學生設計一份“元旦海報”;和音樂結合,進行古詩文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演唱、彈奏等方式來對一些古詩詞進行記憶。多種學科相結合的作業設計,不但提升了語文教學效率,而且使語文作業設計的綜合性特點更加鮮明,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優化語文作業的設計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小學語文教師應在優化作業設計中遵循系統性、以學生為本、效率為先的原則,而且要在優化過程中體現多樣性特點,增強語文作業設計的趣味性,體現語文作業設計的綜合性,以此來實現作業設計的目標,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牛茜.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后作業的分層設計與實施[J].品位經典,2020(09):171-172.
[2]蘇濤.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有效性的嘗試與思考[J].科幻畫報,2019(11):117.
[3]王玉珍.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