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蓉蓉
摘要:采編是公共圖書館重要基礎業務工作之一,對公共圖書館各項服務開展具有基礎保障作用。而在科學技術發展以及網絡技術廣泛普及背景下要求圖書館采編工作模式能夠向現代化模式轉變,并應用多樣化采編工作方法,不斷提升采編水平。但就實際而言,目前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仍存在一定問題,難以有效保證圖書質量,不利于圖書館藏資源的建設。基于此本文則對當前圖書館采編工作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相應優化策略。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策略優化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當前社會背景下人們的文化需求有了顯著提升,相應地對圖書質量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圖書是人們獲取知識、開闊眼界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與圖書質量的提升存在緊密聯系。但隨著當前讀者服務需求越加個性化、多樣化,傳統采編工作相對難以適應當前公共圖書館發展趨向。為此在新形勢下有必要針對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存在的問題,結合社會當前讀者對圖書質量服務的個性化要求不斷改革優化,在促進圖書館長期發展的基礎上滿足公眾圖書閱讀需求。
二、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采訪收集文獻忽略了讀者需求
目前部分圖書館在采編采訪工作對讀者需求關注度相對較低,選擇的圖書并未以讀者需求展開,導致圖書作品對于讀者可讀性較低。同時部分公共圖書館過于追求圖書采編在文學方面的質量,選擇的主題與讀者個性化需求存在較大偏差,進而導致采編工作偏離基礎原則與本質,嚴重影響圖書館對讀者的服務能力。
(二)書目數據質量存在問題
通常情況下公共圖書館書目數據質量對圖書資源的共享、利用效率等均產生重要影響。盡管部分公共圖書館以及采編部門認識到書目數量的重要性,并大力購置新書,以此充實館藏數量。在此背景下,圖書數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圖書編目工作量,進而選擇即將圖書采編工作外包[1]。而在外包過程中部分承接外包商在落實中仍存在疏忽與紕漏,加上公共圖書館對采編業務外包商監管力度小,難以及時發現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或沒有對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管理處理,進而導致書目數據質量較低。
(三)采編人員能力素養偏低
參編人員能力素養參差不齊是當前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中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圖書采編工作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具有較強專業技能,各科知識,如計算機技術知識、科學文化知識等,對綜合能力素養較高人員需求較多。但對公共圖書館實際情況分析,目前部分采編人員水平較低,主要體現在學歷方面、科研能力以及實際工作水平方面等,缺乏專業技能做支撐。部分采編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隨意性較強,缺乏責任心理,即并未嚴格按照具體工作流程展開工作,對讀者需求采訪不積極,整體服務意識較差。
三、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優化策略研究
(一)提升采訪質量
采編人員開展工作時首先應對讀者需求進行采訪,通過各種途徑與讀者間接、直接交流溝通,充分掌握不同層次讀者對圖書的需求與偏好,以此為文獻采編提供基礎。其次做好文獻采訪工作,即采訪人員對公共圖書館內圖書與書源展開調查分析,結合前期讀者采訪結果有目的、有計劃地對所需文獻資料進行采集。但需注意由于讀者文化與閱讀需求的提升,其對圖書專業化、個性化的要求相對更高,因此在讀者實際采訪中采訪人員需保持良好服務意識與態度,深入到讀者中,掌握不同讀者所處專業的動態變化發展。同時積極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構建圖書采訪系統,加強線上采訪質量,結合圖書采訪系統引導讀者選擇所需圖書。而采訪人員則及時對系統中讀者圖書需求進行收集整理,在有限資源內不斷提升采編質量、效率,提高公共圖書館服務能力。
(二)加強采編業務外包監管
就實際而言,目前部分公共圖書館針對采編工作應用外包管理方式,若對采編外包優化管理不到位則容易降低采編質量。為此加強采編業務外包監管更是優化重要內容。這就要求公共圖書館在與外包商簽訂采編工作和同事,應由專業人員對合同進行分析確認,并在合同中明確各項責任,規定合作范疇、工作內容以及數據質量相關問題,為采編質量提供基礎保障[2]。除此之外,在日常工作中公共圖書館還需加強對外包商監督與管理,對于存在的錯誤嚴格按照合同要求確認責任,而負責審核人員則應做好校對,針對出現的問題應及時協商解決,減少并避免對后續采編、圖書管理工作的影響。
(三)注重采編人員綜合能力
一方面積極加強對采編人員業務能力培養培訓,定期對采編人員專業理論知識展開教育,拓展其對自身工作的認識。對此可制定小組培訓方式,由小組長對其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收集整理,并進行糾正,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同時對各小組進行評比,采取獎懲制度對綜合表現良好的小組進行獎勵,對于綜合表現較差小組合理懲戒,以此調動采編人員參與工作與培訓等積極性。另一方面則應對其職業道德進行培養教育,主要包括采編人員工作服務態度以及服務風險意識,能夠規范自身采編工作,對公共圖書館采編崗位與讀者負責。
(四)積極轉變并優化采編模式
首先采編部門應能認識傳統采編工作存在的問題,了解采編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積極對選書決策模式、著錄以及采編整個工作流程進行合理規劃,以此實現各個環節間有序配合,提升采編工作效率。如在公共圖書館分編工作中,將傳統流水線操作模式進行改革,以每個工作為獨立單位完成采編各項工作,包括圖書分類、加工等。這一工作模式與以往傳統采編模式相比對采編工作人員個人職責要求更高,不僅能夠強化采編人員工作態度負責效果,同時有利于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但在采用這一采編工作模式時需要設置專業技能水平較高、具有較強責任心的人員進行標引、加強審核,減少甚至避免傳統模式下由于員工工作職能變動致使工作停滯問題,以此保證圖書質量。
總結
圖書采編工作是保障公共圖書館穩定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影響圖書采編質量,提供讀者服務質量的關鍵。但影響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效率、水平的因素較多,加上傳統采編工作仍存在相應問題。因此這就要求公共圖書館能夠結合自身發展需求,及時對采編工作優化改革,不僅提升采訪質量,轉變采編工作模式,同時還應重視對采編工作人員綜合水平的培養與提升,加強對外包采編業務的監管,以此提升采編服務質量,滿足讀者多樣化讀書閱讀需求。
參考文獻
[1]孫靜靜.芻議網絡技術對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的影響[J].蘭臺內外,2021(09):79-80.
[2]王思.公共圖書館采編業務發展的現實問題及優化路徑分析[J].文化產業,2021(18):84-8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