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針對骨科病人在圍術期進行快速恢復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本試驗選取了近一年時間內在我醫院完成骨科手術的80名病人為試驗對象,依照護理模式不同,將其分成實驗組以及參照組,其中參照組病人40名,對其實行常規圍手術期護理模式,其余的40名病人則納入實驗組,并對其采用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模式。由此來比較二組之間的平均住院時長、相關費用,和在手術完成后二周的并發癥情況。結果實驗組的病人無論住院時長、費用還是術后二周并發癥的出現情況,均明顯的低于參照組。結論針對骨科病人在圍術期采取快速康復護理模式,能夠有效的減少病人住院時間和相關花費,并且明顯降低術后并發癥產生的概率,同時能夠有助于病人早日正常工作生活,因此具有較大范圍的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快速康復護理;骨科患者;圍術期;應用效果
一般情況下骨折病人由于自身創傷和痛苦的影響,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心理負擔,并且因為在骨科手術后還必須進行較長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所以隨著時間的延長,在很大程度上就會影響到病人的護理依從性,從而大大的降低了臨床護理療效。快速康復護理是針對圍術期進行的一個優化護理,最終目標是為降低病人的痛苦指數和術后并發癥,由此來提高病人的恢復周期[1]。目前,快速康復護理在肝癌與子宮肌瘤等病人的護理中都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因此,已經有部分醫生開始對骨科術后病人圍手術期進行快速恢復護理,以此來協助病人早日正常工作與生活。本文通過挑選在我院接受骨科手術治療的80名患者, 對其中半數患者實施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具體實驗見下文。
一、實驗資料
本次實驗選擇近一年時間內在我院進行骨折手術的80名患者,并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其中參照組患者40名,平均年齡(43±0.27)歲,其余40名患者納入實驗組,平均年齡(44±0.57)歲。兩組患者基本數據具備對比意義。
二、實驗方案
(一)實驗方法
針對參照組患者給予圍術期的常規護理模式,手術前八小時限制病人飲食,四小時內不得飲水,同時對病人開展各項檢查,以此來保證病人位置擺放合理,其次,還必須根據患者的引流量和出入量等狀況進行實時監測,最后,由護理人員引導病人進行康復訓練。
對于實驗組患者采取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具體實施方式包括在術前進行有關快速康復護理的講解,使病人能夠更明確的了解到快速康復護理的優勢,提高病人的護理依從性。在病人住院后的第一時刻,護理人員要通過疼痛視覺模擬評估表,來分析并評估病人的痛苦指數,然后每隔四小時完成一次評估,并針對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手段。病人在進行術前護理時,人員要協助其做好早期墊枕,早期營養管理,早期把關,術前床活動指導和早期下床。在對病人實施手術的過程中,必須做好輸液管理,以避免因液體量過大而增加病人的心臟負荷,加之輸入過量的晶體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創傷愈合[2]。基于此原因,在患者手術中需要針對液體輸入量,特別是對于晶體溶液加以嚴密的把控,另外手術過程中還需要加大對于手術室溫度的把控,盡可能的將溫度穩定在25℃左右,不要讓患者的皮膚暴露。患者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對其實施鎮痛處理,在患者麻醉藥物失效之前,給予其鎮痛藥物。COX-2因其自身具有較為顯著的鎮痛效果,因此是骨科手術后鎮痛的第一選擇,若是此藥物的鎮痛效果不理想,可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增加阿片之類的藥物。患者在手術結束后的一小時可以飲水。在等到患者的麻醉效果完全失效后,護理人員要引導并鼓勵患者進行床上康復鍛煉,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要定期按摩患者的肢體,最后要針對病人的實際狀況,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方法。
(二)對比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之間的住院時間與其住院期間的相關費用,同時根據兩組患者手術的并發癥進行對比。
三、結果
(一)兩組患者住院時長與相關費用對比
通過實驗數據可以發現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長與相關花費顯著的低于參照組患者。詳情見表1.
四、結論
隨著我國私家車擁有量的日益提升,同時生育率下降導致老齡化問題嚴重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骨科疾病的發生率日益提升[3]。針對骨科患者護理的臨床觀察中發現,骨科手術患者不僅住院時間長,且還需要進行長時間的康復訓練,不僅阻礙了患者日常工作生活,同時由于康復時間較長,也導致患者的自信心喪失。其次患者在進行骨科手術后需要忍受饑餓、麻醉與疼痛等多個方面的折磨,同時較為容易出現術后并發癥,嚴重阻礙了患者的康復[4]。常規的骨科圍術期護理模式無法全面的滿足患者的康復需求,因此快速康復護理模式逐漸被護理人員所重視,作為一種較為先進的護理方式,根據患者圍術期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隱患,基于醫學角度實施有效的應對措施,以此來提升骨科患者在圍術期的護理質量。在縮短住院時間、減少相關費用的同時,切實有效的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幫助患者可以早日恢復,盡快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之中。
在這個實驗的表1中可直觀的發現,相比于傳統的臨床護理模式,快速恢復護理很有效的減少病人的住院時間和相關花費,同時也很明顯的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的產生。針對采取快速康復護理方式的病人,使用超前止痛的方法來緩解病人的疼痛感,這也是和傳統護理模式有所不同的地方,通過超前鎮痛,為手術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次,術后早期鎮痛措施和早期恢復飲食在較大程度上提高了病人的住院舒適度,也提高了對病人的依從性和信心,從而達到了促進病人痊愈的目的。本實驗組病人術后并發癥出現率均明顯低于參照組病人,究其原因有很大可能是由于在手術過程中的輸液管理、溫度控制以及與術后早期恢復相關,因此必須開展更加深入的探析[5]。
但毋庸置疑的是針對骨科病人在圍術期實施快速康復護理模式,能有效加快病人的恢復周期,并具有大范圍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金平湖.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在骨科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23):2168-2170.
[2]劉力瑞. 加速康復外科在老年全髖關節置換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D].延安大學,2018.F49E27F6-7601-41AE-9654-FB5951763E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