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鴻慧 代犇
【摘要】目的:研究動態心電圖對老年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的診斷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1~12月間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冠心病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常規組和動態組各45例,分別實施常規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檢查,對比兩組患者心律失常檢出率和ST段指標變化情況。結果:動態組患者心律失常檢出率高于常規組,同時動態組患者ST段下移長于常規組且維持時長短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動態心電圖對診斷老年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癥狀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心律失常檢出率,同時患者ST段指標變化更明顯,建議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動態心電圖;老年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診斷
冠心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見多發性心血管疾病,在對該疾病進行臨床檢驗時,部分冠心病患者會出現無癥狀心肌缺血,這給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增大了難度。老年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的主要客觀依據為心肌缺血,但是該疾病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一般在老年患者日常生活、運動中會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心悸,嚴重情況下會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必須及早進行診斷和治療。如今臨床中診斷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主要采取心電圖檢查,常規心電圖檢查操作比較簡單且花費時間較短,但是,常規心電圖檢查獲取的患者心率信息比較少,因此無法準確判斷疾病,隨著我國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動態心電圖檢查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雖然該技術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收集信息,但是可以實現對患者病情的全面監測,從而獲取大量心率信息,進而保障檢查結果的精準性。基于此,本次研究對90例老年冠心病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展開了動態心電圖應用效果的分析,現將分析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90例老年冠心病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和動態組,所有患者均于2020年1~12月間在我院接受診治,其中常規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齡42~83歲,平均年齡(64.92±4.26)歲,病程2~6年,平均病程(4.13±0.27)年;動態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齡42~84歲,平均年齡(64.83±4.25)歲,病程2~6年,平均病程(4.17±0.2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顯示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心電圖檢查,其中對照組接受常規心電圖檢查,所使用設備為CEMAC1200型心電圖檢測儀,檢查之前,患者需要休息15min以保持情緒穩定,檢查期間,檢測儀需要與患者保持一定距離,以免病床等設備對儀器造成干擾影響,同時,檢查室內禁止使用其他電器,以此來避免對儀器造成電磁干擾。檢查過程中保持患者平臥,將心電圖檢查走速控制在25mm/s,嚴格記錄患者心率變化,對患者檢查后活動情況進行記錄,避免患者出現不適癥狀。動態組采取動態心電圖檢查,所使用設備為十二導聯心電圖機,患者采取平臥體位,持續24h對患者進行動態心電圖監測,同時嚴格記錄患者心率變化,在此過程中患者需要避免洗澡、運動等會影響檢查結果的活動,對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情況進行判斷,分析ST段變化情況,與常規心電圖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心律失常檢出率(室性期前收縮、房性期前收縮、心房顫動)和ST段指標變化情況(ST下移、ST下移時長)。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25.0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數據,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以X2檢驗和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心律失常檢出率
動態組患者檢出室性期前收縮、房性期前收縮以及心房顫動等心律失常癥狀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ST段指標變化情況
動態組患者ST下移長于常規組且下移時長短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多發于老年人群中,主要表現為冠狀動脈狹窄,進而誘發心肌缺血、心絞痛。老年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患者癥狀不夠明顯,因此臨床中相對難以診治,患者在不明確自身疾病的情況下進行運動,容易導致心悸和猝死,對患者危害極大,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手段進行診治。
傳統臨床多采取常規心電圖檢查,該方式檢查結果不夠準確,尤其針對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難以快速確診。基于此,本院采取動態心電圖檢查,可以實現對患者心率變化的長時間全方位監測,有相關研究表明,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臨床診斷主要表現為ST段指標變化,當缺血癥狀越嚴重ST下移越長,基于此可以實現對患者的準確診斷,從而及時診治,保障患者健康安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常規組相比,動態組患者心律失常檢出率更高且ST段指標變化更為明顯。
綜上所述,在老年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患者診斷中,應用動態心電圖檢查效果理想,檢出率高,有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尚瀾, 李同, 范丹丹,等. 動態心電圖在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診斷中的效果[J]. 中國實用醫藥, 2019, 14(02):38-39.
[2]鄒桃秀, 羅菊. 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的臨床診斷價值[J]. 飲食保健, 2020, 007(010):88-89.
[3]王余慧, 楊燦標, 周愛玲,等. 動態心電圖應用于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診斷中的價值研究[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0, v.4(13):148-149.
[4]孫聯國. 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的診斷價值[J]. 中外醫療, 2019, 38(09):34-36.
[5]王瑞峰. 動態心電圖在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0, v.5(11):130-132.88AF6179-F410-4A29-A3A2-02E2C92BE5D6